更新时间:2021-04-16 10:06
1975.00——1978.03,在辽宁复县插队并曾任公社团委书记;
1978.03——1982.01,吉林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82.02——1986.10,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综合处干部;
1986.11——1988.10,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普查处副处长;
1988.11——1990.12,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普查处处长;
1990.12——1996.06,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见习副司长、副司长,人口与就业统计司副司长;
1996.06——1998.07,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司长;
1998.07——2004.06,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司长;
2004.06——2004.07,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
2004.07——2009.12,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9.12——2010.04,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2010.04——2016.12,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2016年12月,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张为民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职务。
在统计方面,主要从事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就业失业调查有关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工作,作为主要组织者完成了中国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1987年和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年度1‰人口变动调查,年度劳动力调查,世界妇女生育力调查(中国部分),中国残疾人调查等工作。
对出生、死亡、人口预测和数据评估进行过深入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
1991作为联合国专家在朝鲜工作一个月,指导和咨询朝鲜1990年轮的人口普查工作。
1996年参加了联合国主办的“联合国关于2000年轮人口和住房普查的原则和建议”专家委员会会议。
1994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副代表之一,参加了在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
01、“中国出生人口预期寿命研究” , 《人口和经济》(1984.3)
02、“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分析” , 《人口研究》(1989.1)
03、《中国儿童发展报告——出生和死亡》 ,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04、“199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评估” , 国际统计研究所报告,卷2,第49部分,1993
05、“人口普查登记方法和质量控制” , “联合国2000年轮人口和住房普查原则和建议”专家委员会会议,1996
06、“当前中国人口发展变化的状况——对中国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的简要分析”,“第二十三届国际人口科学(IUSSP)大会中国人口论坛”,1997.10.11-17
07、“‘铁饭碗’要丢的明白”,《中国国情国力》,1998年第四期
08、“关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若干问题的思考”,《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四期
09、“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分析”,《经济研究参考》,第57期,1998.6,经济科学出版社
10、“2000轮人口普查,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有效地实施2000轮人口与住房普查国际研讨会”论文,1999年9月16-18日,大田,韩国
11、“21世纪的中国人口”,《中国富力》,1999年版,日本出版
12、“中国20000年人口普查与以往人口普查的比较”,第19届亚太美地区人口普查国际研讨会论文,2000年4月26-28
13、“我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特点和应用”,“21世纪中国人口科学论坛——人口发展与人口科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2001.10.17-19,中国人民大学
14、“2000年人口普查实施效果和提出的挑战”, 《人口研究》,2002年第四期,中国人民大学
15、“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准确性的估计”, 《人口研究》,2003年第四期,中国人民大学
16、“当前社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21世纪中国现实问题研究报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1 2月
17、“浅论我国的就业与失业”,中央党校中青班(1 9期)毕业论文,2003年12月
18、“人口变动预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第三章,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6月
19、《中国小区域人口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8月
20、“我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及发展状况研究”,国家统计局“研究参考资料”2002(139期)
21、“失业的测量与分析”,国家统计局“研究参考资料”2003(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