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4 13:32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师从何业恒教授,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师从谭其骧教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6年晋升副教授,2000年至2001年于日本爱知大学作访问研究,2003年晋升教授,2004年任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复旦大学光华人文基金青年学者。2011—2012年度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1年7月到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2011年8月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
主要研究历史文化地理及其相关领域。较早开展佛教地理研究,对研究理念及资料处理方法有所开拓。最先从事区域历史文化地理,博士论文《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为该领域的开创之作。近年来致力于探讨文化与环境之间的感应、人类行为的环境效应,致力于从本土的经验事实中提出科学问题。对与历史文化相关的领域,如历史政治地理、社会文化史、历史人类学等有强烈兴趣。喜欢做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以理科的背景,做文科的事业。主张用科学的理念讨论人文问题,追求科学、人文与艺术的结合。
1.1997-19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湖历史文化区域及其形成过程》。
2.1996-2000: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两湖历史文化区域及其形成过程》。
3.2003-2006: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4-9世纪中国佛教地理研究》。
4.2004-200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4-9世纪中国佛教发展的地域差异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2005-2007: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历史地理与可持续发展》。
6.2006-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三角洲人地关系过程中的佛教因素》。
1.《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2.《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琳琅梵宫》(合著),长春出版社2007年。
5.《中国佛寺探秘》(合著),长春出版社2007年。
6.《湘江》,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
7.《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中华书局2014年。
1.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上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
2.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辑。
3.行政建置对湖南文化发展的影响,《中国方域》1993年第6期。
4.湖南岁时习俗的区域差异,《求索》1994年第2期。
5.试论湖南的历史文化区域,《地理学报》1995年第1期。
6.湖南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区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7.湖南隋唐时期佛教的地理分布,《佛学研究》1995年第4期。
8.中国佛教地理研究史籍述评,《地理学报》1996年第4期。
9.湖北历史文化格局及其与交通变迁的关系,《历史地理》第1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湖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1.唐宋时期峡江女性的形象及日常生活,《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2期。
12.楚语的演替与湖北历史时期的方言区域,《复旦学报》1999年第2期。
13.湖北历史时期的感觉文化区,《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讨鼓旗——以女性丧礼为中心的经济与法律问题,《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卷第2期。
15.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与地理意象,《唐代地域结构及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16.学问中的证与悟——陈寅恪、唐长孺先生对《桃花源记》的解读,《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7.用区域研究锻造本土的思维工具,《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
18.亲情的变迁及地域类型——以湘东南的再婚女性对子女为中心,《历史地理》第2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9.唐代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辑。
20.吴淞江两岸寺院发展的时空过程,《历史地理》第2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1.中古文学作品中“江汉”含义的再讨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2.竞争与互补:两个毗邻单岸城市的关系——以宋代的鄂州、汉阳为例,《历史地理》第2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3.历史学家缺席的中国佛教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4.社会史如何贴近社会——读《清代嫁妆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0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