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5 15:40
张伯江,男,汉族,语言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院长。长于现代汉语的研究。
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圣巴巴拉加州大学语言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曾任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甘肃省酒泉市挂职市委副书记;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评论》杂志执行主编。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院长。
长于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特别在汉语功能语法、构式语法等方面有开拓性的贡献。注重从语用的角度来观察和解释汉语语法现象。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文》主编,《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语言科学》、《汉语学习》、《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汉语语言和话语学报》(荷兰)杂志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用语规范化专家咨询委员,商务印书馆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与方梅合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从施受关系到句式语义》,商务印书馆,2009。
《什么是句法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说把字句》,学林出版社,2019。
《汉语句法的语用属性》,商务印书馆,2022.
《汉语句法的语用属性》,商务印书馆,2022年4月。
《论〈女神〉的诗体创新——为〈女神〉出版100周年而作》,《文学评论》2021年第6期。
《复杂句式的扁平化——纪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中国语文》2021年第1期。
A Research on Functional Grammar of Chinese, with Fang Mei, Routledge, 2020.
《现代汉语“VP的NP”结构的非论元提取性》(与王倩倩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4期。
《什么时候用把字句——基于文本的一项考察》,《世界汉语教学》2020年第2期。
《文艺评论话语建设的学术基础》,《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3期。
《郭沫若新诗创作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郭沫若研究》2019年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说把字句》,学林出版社,2019年10月。
《新中国70年语言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光明日报》2019年8月28日第11版。
《吕叔湘:语言研究中的破与立》,《光明日报》2019年6月10日第11版“光明学人”栏目。
《消极修辞的灵活度》(与郭光合作),《当代修辞学》2019年第3期。
《现代汉语的非论元性句法成分》,《世界汉语教学》,2018年第4期。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语言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年8月7日。
《构式语法应用于汉语研究的若干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4期。
《传统文化的反思、改造与自新——从新文化运动两项文化遗产的百年实践看》,《中国文学批评》,2018年第2期。
《汉语句法中的框-棂关系》,《当代语言学》,2018年第2期。
《文风问题的学理思考》,《光明日报》,2017年8月14日第11版。
《语言主观性与传统艺术主观性的同构》,《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3期。
《从“叫”的个案讨论汉语句法格局的形成方式》,《语文研究》,2017年第1期。
《功能、语用、认知研究的深化》,《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16年3月。
《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二)》(主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3月。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裁判手记》,《汉字文化》,2016年第1期。
《言者与听者的错位》,《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期。
《春联里的语言艺术》,《光明日报》2016年2月21日,第7版“语言文字”专刊。
《北京话儿化词的语言学价值》,《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1月21日。
《邓小平“三个面向”重要思想与现代语言学研究》,王伟光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建者——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9月。
《法律法规语言应成为语言规范的示范》,《当代修辞学》,2015年第5期。
《语言学在新媒体时代的理论优势》,《中国语言资源动态》2015年第2期。
《汉语句式的跨语言观——“把”字句与逆被动态关系商榷》,《语言科学》,2014年第6期。
《汉语句法结构的观察角度》,《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七)》,商务印书馆,2014年10月。
《从“来”的代动词用法谈汉语句法语义的修辞属性》,《当代修辞学》,2014年第4期。
《现代汉语同位同指组合的性质》,(与刘探宙合作)《中国语文》,2014年第3期。
《汉语话题结构的根本性》,《木村英树教授还历记念,中国语文法论丛》,日本白帝社,2013年5月。
《近、现代汉语里“给+VP”的形成》,“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Beyond(综古述今,钩深取极)”,台湾中研院,2013年9月。
《什么是句法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
《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6期。
《释汉语“指·量短语”的两种意义——兼论定冠词问题》(与吴早生合作),日本朝日出版社《现代中国语研究》第14期,2012年10月。
《双音化的名词性效应》,《中国语文》,2012年第4期。
《吕叔湘:学习语文就要“较真儿”》,《语言文字报》,2012年9月14日。
《从〈语法修辞讲话〉的写作谈吕叔湘先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郭继懋合作),《世界文化》,2011年第12期。
《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语用结构》,《汉语学习》,2011年第2期。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第1期。
《冯先生,胡老师》,《我们的学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纪念语言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主编),商务印书馆,2010年6月。
《语言研究所六十年》,(执笔),《中国语文》2010年第4期。
《汉语限定成分的语用属性》,《中国语文》,2010年第3期。
《吕叔湘:学者以学为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 月15日。
《时势之必需,学术之大业——设立语言学一级学科的重要意义和学理基础》,(与刘丹青合作),《语言科学》,2010年第1期。
《语言之妙,妙不可言》,《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0日。
《受事和施事的不对称》,《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出现句”在近、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商务印书馆,2009年8月。
《从施受关系到句式语义》,商务印书馆,2009年6月;学林出版社,2016年4月。
《〈激进构式语法〉导读》,《激进构式语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1月。
《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句式研究》,沈阳、冯胜利主编《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5月。
《动词及物性的语用变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四)》,商务印书馆,2008年6月。
《追忆林先生》,《燕园远去的笛声——林焘先生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10月。
《北京方言浅说》,《文史知识》,2007年第8期。
《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修辞学习》,2007年第2期。
《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研究综述》(与史金生合作),《中国语言学年鉴1999-2003》,商务印书馆,2006年10月。
《存现句里的专有名词宾语》,《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
《关于“索取类双宾语”》,《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三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语言的交际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术讲座荟萃》,第二十四辑,2005年5月。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语言科学》,2005年第6期。
《篇章中的无定名词主语句及相关句式》,Special issue of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omputing, Singapore,2004年10月。
《吕叔湘——纪念吕叔湘先生百年诞辰》(主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6月。
《深化汉语语法事实的认识》,《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一)》,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
《1994-1997现代汉语研究评述(三,语法方面)》,《中国语言学年鉴1995-1998》,语文出版社,2002年2月。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语言学》,2002年9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语言学》,2002年9月。
《“死”的论元结构及相关句式》,《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
《施事角色的语用属性》,《中国语文》,2002年第6期。
《“是NP”和“是(一)个NP”》,(与李珍明合作),《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
《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中国语文》,2001年第6期。英文版由林忠译,Linguistics in China, No 1.,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8月。
《无定式把字句在近、现代汉语中的地位问题及其理论意义》,(与陶红印合作),《中国语文》,2000年第5期。
《纪念语言研究所成立五十年》,(执笔),《中国语文》,2000年第4期。
《汉语连动式的及物性解释》,《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商务印书馆,2000年3月。
《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语言研究》,2000年第1期。
《汉语疑问句的功能解释》,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
《名词功能游移研究》,邵敬敏主编《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名词的指称性质对动词配价的影响》,《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吕叔湘先生与青年一代》,《中国语文》,1998年第4期。
《吕叔湘先生生平》,《中国语文》,1998年第3期。
《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与李讷、安珊笛合作),《中国语文》,1998年第2期。日文版由于康、山田忠司译,《语気词と语気》,[日本]好文出版株式会社,2000年9月。
《汉语名词怎样表现无指成分》,《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建所45周年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6月。
《性质形容词的范围和层次》,《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
《认识观的语法表现》,《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2期。
《疑问句功能琐议》,《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与方梅合著,第一作者),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商务印书馆,2014年1月。
《否定的强化》,《汉语学习》,1996年第1期。
《语言研究所四十五年》,《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北京口语易位现象的话语分析》(与方梅合作),《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
《1993年现代汉语研究综述》(语法部分),《中国语言学年鉴1994》,语文出版社,1995年8月。
《北京话指代词三题》(与方梅合作),《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1月。
《近年来的中国汉语研究》(与杨平合作),《国际汉学》第一期,商务印书馆,1995年1月。
《汉语词类归属的理据》(译文),《国外语言学》,1994年第4期。
《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1994年第5期。
《领属结构的语义构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2期。
《汉语句法的功能透视》,《汉语学习》,1994年第3期。
《汉语口语的主位结构》,(与方梅合作),《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N的V”结构的构成》,《中国语文》,1993年第4期。
《京味儿——开放型文化传统影响下的语言艺术》,(与金汕合作),《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王朔小说的语言艺术》,《长白论丛》,1993年第4期。
《〈中国语文〉四十年》,《中国语文》,1992年第6期。
《动趋式里宾语位置的制约因素》,《汉语学习》,1991年第6期。
《关于动趋式带宾语的几种语序》,《中国语文》1991年第3期。
《施事宾语句的主要类型》,《汉语学习》,1989年第1期。
《再说“之所以”》,《光明日报》,1987年12月22日。
《“别X”和“别不X”》,《中国语文通讯》,1985年第3期。
《关于副词“分别”的用法》,《光明日报》,1985年4月16日。
《〈现代汉语词典〉单音节同音词统计》,(与刘菊黄、吕克农合作),《文字改革》,198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