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6 17:48
张修己(1908~1986),原山东省顾问委员会委员。又名铁夫。山东文登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9月后,曾任中共胶东特委巡视员,组织胶东地区“11·14”武装暴动,并就任第二大队政委、中共文登县委书记。抗战爆发后,参加领导了天福山起义,就任胶东人民抗门救国军第三军军械部长,中共胶东区党委保卫局局长兼军法处处长,区党委民运部部长,胶东参议会副参议长等。1949年后,曾历任中央建筑工程部司长,华北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兼党委第二书记。1960年后,就任淄博建材学校党委书记,淄博市副市长,中共淄博市委常委,淄博市革委常委,山东建材学院顾问等职。并当选为政协山东省第三,四届委员会常委,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7月当选为山东省顾委委员。
张修己,曾用名张铁夫,1908年10月24日出生在文登沟于家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张修己11岁入本村小学读书,14岁时,由于父亲病重,家中又缺少劳力,他不得不辍学参加农业劳动。17岁时,父亲去世,张修己挑起了养活全家的重任。1932年,本村群众推举他为学董,负责本村已经倒闭的小学的恢复工作。1933年1月,停办了四年的小学终于重新开学了。
1934年8月,在同校老师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9月,张修己任胶东特委巡视员,帮助张连珠巡视文、荣、威三县的工作。11月18日,胶东特委在沟于家小学召开军政联席会议,决定在胶东举行武装暴动,并制定了暴动计划,张修己任东路暴动队伍第二大队政委。会后,张修己积极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秘密进行联络,组织起义队伍。因多次变卖家产作地下党组织活动经费,被同志们誉为“老贴”。其家亦成为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胶东特委曾多次在此召开重要会议。
“一一四”暴动失败后,在各级党组织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张修己提议重新组建文登县临时县委,为了与上级取得联系,千方百计找关系,终于通过西字城村党员刘庆华,找到了在中共河南省委工作的邓汝训。经过多次联系,邓汝训介绍好友理琪来到了胶东。
1935年12月,任中共文登临时县委书记。1936年4月,任新成立的中共文登县委书记。1936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理琪在烟台被捕。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负责胶东党的工作的同志偏听偏信,误认为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搞独立王国,有土匪习气,便有意孤立削弱这支游击队。一天,特委的交通员通知张修己,要他以文登县委的名义通知全县党员不准收留游击队队员。张修己断然拒绝。后来,特委负责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让张修己出面做昆嵛山红军游击队长于得水的工作。张修己没有计较在这件事上对他的错误处分,接受了任务,立刻动身到昆嵛山北麓一带找到了于得水。在张修己的努力下,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终于又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
1937年12月15日,中共胶东特委重新组建,任特委委员。12月24日,参加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4月,张修己转到地方工作,先后任胶东区党委保卫局局长、山东分局第三区委会民运部部长、胶东区党委会群委会书记、各救会长、胶东参议会副参议长等职。
1949年5月,青岛解放后,任青岛市军管会房地产部长兼市政府房产局局长。1947年6月至1948年3月,华东局在土改复查中推行了“左”的错误做法,张修己遭到了错误批判和不公正待遇,被停止了工作。
1950年入中央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54年9月,从中央马列学院毕业的张修己,被分配到中央建筑工程部任行政司司长。1955年12月,他调任华北工程管理总局副局长。1958年6月,张修己调到北京建筑学院任第二书记。1960年9月,上级征询他到淄博筹建建筑材料学院的意见,他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携全家从首都北京下到了偏离市区的一个小镇。1962年12月,他调任淄博市副市长。
1971年11月,张修己离职,回到家乡烟台休养。但他并没有停止工作,他欣然接受了向烟台市的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任务。从1972年到1973年两年的时间里,张修己共作报告近700场,人民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从1977年到1985年,张修己历任四届省政协委员、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建材学院顾问、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6年11月病逝。终年78岁,他的骨灰被安放在灵山革命公墓。
贾若瑜赋诗一首《悼修己同志》:
星沉日落不胜悲,凝仁海天珠泪垂。
半岛烽烟擎赤帜,三齐风雨展旌魔。
毕生奋斗张正义,一世辛劳建丰碑。
痛是哲人留不住,子规啼血唤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