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3:20
张兴亮,男,1969年生,陕西省绥德县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
1992年、1995年和2000年在西北大学地质系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2年获得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美国斯密森研究院博士后
1995年硕士毕业至今一直在西北大学任教,
2003年破格从讲师晋升为教授。
张兴亮是2023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谢树成提名
科研成果
发现多个寒武纪软躯体化石新产地,为揭示寒武纪大爆发和后生动物门类起源与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窗口”,较全面地总结了华南寒武纪Burgess Shale型生物群的时空分布规律,并阐述了这类生物群在时代上的演替关系。提出节肢动物双分叉附肢起源新方案和节肢动物始祖模型,进一步揭示了寒武纪节肢动物的多样性,系统研究节肢动物11属14种(3新属5新种)的演化、发育、系统关系和生活方式等。Naraoiids类节肢动物分布跨越了两个三叶虫古地理大区,可能与新元古代超大陆的分裂有关,进而提出其起源于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假说。前寒武纪宏观化石研究取得重要新认识:金县生物群代表前寒武纪一类新的宏观化石,埃迪卡拉纪化石Dickinsonia被重新解释为两辐射对称动物。参与地球上最早的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工作,将脊椎动物的演化历程向前推进了数千万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在国外出版专注一部,研究论文50余篇,被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他引480余次。
2001年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3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3年获得德国洪堡学者的光荣称号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
2008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14年荣获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团队贡献奖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奖项目名称《地球动物树成型》
主编“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一部。
2002年,开始在西北大学率先试行《地球生物学》的双语教学工作。
国内第一本全英文版《地球生物学》教材于2012年正式出版。
2006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
地球生物学课程于2010年被评选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07年获第六届陕西青年科技奖并被评选为第十八届“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
201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副主席,
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选举委员兼第三阶工作组组长,
寒武纪大爆发国际会议学术委员会和组委会成员
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Encyclopedia of Geobiology编委,Palaeontologische Zeitschrift编委、Acta Geologica Sinica编委,Palaeoworld编委等学术职务。
他从来都知道,选择了做科研,就选择了了过苦行僧式的生活,外面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从此与他隔绝。他深知,从事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他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坚忍不拔的精神。-------陕西省教育工委委员会
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John Paterson将张兴亮发现的节肢动物Kangacaris zhangi的种名以张兴亮的姓氏命名。
哥廷根篇之一:感受party文化“
“我在德国感触最深的是他们的party文化,他们那里有非常的多的party,你若去了会有welcome party,你要离开了会有goodbye party,考试结束了也可以有party。若是在Christmas前夕,你会行走在party之间。很多时候,party上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也都是大家自己带来的,这样就有了一大桌的美味佳肴。Party在本意上与我们的“饭局”颇为相似,但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这是我感触最深的事。”
哥廷根篇之二:与“牧鹅少女”的浪漫相遇“当初为出国做准备练习德语听力的时候,在一篇课文中无意间听到德国牧鹅少女的故事。牧鹅少女是因其对爱人无私的付出而被人们所纪念。她的雕像在哥廷根市,牧鹅少女右手提鹅,左手提篮子。泉水由鹅嘴流出,牧鹅少女被花藤一般的铁质精致高架保护着。大学里有一个传统,凡是取得博士学位的人,都要亲吻牧鹅少女的额头以庆祝。”真正去了德国之后目睹了这样的毕业盛宴,亲自去过了课文中提到的地方,张老师内心定是喜悦澎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