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协和

更新时间:2023-10-29 06:35

张协和(1920年3月20日~1996年3月10日),原名蒋孝传,出生于江苏省铜山县,中共党员,教授。从延安时期开始,从事的工作涉及机械、冶金、化工、建筑、农业、核能、航天、军工、教育、情报、工艺美术及中医、文史等,取得140余项研究成果(其中8项获国家级奖励),发表论文百余篇;领导创办5所高等院校。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享受副部级待遇的教授,被国家首称为“我党复合型和专家型的领导干部”。

生平简介

早年投身革命

张协和,原名蒋孝传,1920年出生于江苏铜山县,4岁上学读书,才思敏捷,兴趣广泛,天赋出众。青少年时期受其父蒋自明影响,很早就接受马克思主义。蒋自明年轻时为赴法华工,后回国参加革命,在西安以西餐业老板的身份做掩护开展地下活动。受中共西北特别支部委派,经办情报联络站和负责物资供应工作,与林伯渠、李克农、叶剑英、周恩来保持单线联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协和正在徐州中学读书,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联合会活动,宣传抗日,查禁日货,参加赴南京请愿团。1933年初中毕业,因喜爱文化艺术被父亲送到梅兰芳创办的国剧传习所学习京剧老生,后因上台时个子太高与同台演员不相配,经梅先生劝说,终止学戏改读工科,考入山东省立高级工业学校主修机械工程,选修应用化学与建筑工程。他非常注重在学习时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一阶段为他一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35年冬,他在济南上学时发起并组织了该校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显示出追求真理的志向,其领导能力崭露头角。高工毕业后,怀有鸿鹄之志的他又报考了“洛阳航空(学校)”机械学系,决心用知识拯救民族命运。因日本侵华加剧,他决心投身抗战洪流,毅然返回西安参加革命,在我党领导下的难民服务剧团以文艺方式宣传抗日。

屡建奇功

1939年冬,张协和响应毛主席发出的有技术特长的同志转入经济建设战线的号召,1940年奔赴延安。因他在西安时曾帮助父亲做过地下工作,为防止混入延安的CC特务觉察,他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出发时,便将姓名改为张协和。最初他在延安女子大学教授技术知识,后调入中央财政经济部工程处工作,经中央组织部审定,被任命为甲级工程师,成为首批延安少有的高级技术专家,时年21岁。其父闻讯从西安捎话“以你的技术,做器物以留芳人间”,以示鼓励。他根据朱德、李富春同志指示,创办“美坚木作业工厂”并任厂长。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难,美坚工厂生产出数千件美观坚固的家具用具,其精湛的工艺制作水平受到延安各方面的好评,甚至美国军事代表团见到后也前来订货,用飞机运往重庆,由此也被一些党外人士认为延安是有很高文化素质的地方。时至今日,去延安参观的人也对当时有那么好的工艺水平赞叹不已。

在延安各方面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发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张协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就地取材,使用蚕粪、芒硝等原料,研制出不褪色的军装染料。并设计和监造了数千台单头毛纺机,脚踏纺纱机、织布机,对解决八路军的军需装备起了关键作用。

在边区全面推广南泥湾屯垦精神之时,他又组建了“新中国工具制造厂”并兼任厂长,在当时极缺钢材的情况下,他大胆采用古代擦生技术,解决了农具贴钢、夹钢问题,在短期内生产出大批农用工具、运输工具、水力机械等,为延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立下汗马功劳。

1942年张协和被任命为中央直属财经委员会经济顾问、中央管理局技术研究室主任兼中央文化补习学校教师,还在中央直属机关修建训练班教授土木建筑、机械工艺、木器工艺和改进修建技术等课程,并开展多种技术咨询。他还参与设计和指导施工,建成了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又独立设计和指导施工建成延安枣园中央首长办公室、延安中央医院阿洛夫大型手术室、南泥湾干部疗养所,并完成室内装饰及设施用具的配备工作,为保障中央机关的办公和生活,为边区经济建设做出卓越不凡的业绩。

根据朱德同志亲笔信指示,他在延安开创了义肢业,在既缺乏经验又缺乏资料和材料的情况下,靠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对造形艺术倾注了大量心血,很短时间内就为残疾军人研制出既能骑马又能走路的假肢,其外形逼真,质量之好令人赞叹。马海德、宋庆龄同志得知后,专门为他购买了有关书籍托人辗转送到延安以示鼓励和支持。1979年,他将多年珍藏的延安时期制作的假肢连同朱德的亲笔信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1944年,国际国内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边区经济亦趋稳定发展,他根据形势需要对所管辖的工厂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提出各生产工序严格按标准操作,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和检验,在延安最早提出了以责任制为基础的企业管理模式:“半工半料成本经济核算制”、“奖惩制度”、“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为此李富春同志在《解放日报》发表文章,号召边区各生产单位学习推广他们的经验,叶剑英同志也写信给全厂职工给予祝贺和表彰。

他还通过父亲开辟的地下交通线,从西安向延安输送过药品、食品、奶牛、种子、文具等物品。

他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刻苦钻研怀揣多种技艺。当年延安平剧院上演“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的道具和行头也是由他亲手制作的。

延安时期,峥嵘岁月,方显英雄本色,他在纺织、化工、建筑、木器、工具制作、文化建设、边区财政等多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受到中央领导人的交口称赞,叶剑英称其“多才多艺”,中共中央管理局授予他“劳动模范”称号。

创工科院校

1947年3月,张协和随中央后梯队辙离延安,由中央工作委员会派往华东局,到达山东后投入到解放潍坊、济南战役的准备工作。1948年潍坊解放后,他在华东局财办工矿部负责城市接管,同年5月他受命创办华东高级工业学校,出任书记和校长。校址是国民党时期烤烟厂的破厂房,战争中被炸得东倒西歪。他以大无畏的气概,带领创业者们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从残墙断壁中拣出砖瓦、木材,垒墙建房。他亲自教大家怎样砌砖、怎样制作门窗,怎样刻木型上油漆,修理接收敌伪物资的破旧机器作教学设备之用。还亲自带人去外地购买书籍和器材,从延安用两匹马驮来的书籍也全部捐给学校。他还将在延安时期编写的《铸工工作法》、《锻工工作法》、《钳工工作法》、《机床工作法》等专著再次修订做为最初的一部分教材,并亲自讲授。

张协和从延安带来的好作风在学校发扬光大,全校上下人心一致,干劲倍增,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教室、宿舍、图书馆、实习工厂相继而起,他又四方协调调入专业教师,并设置了精干的教学机构和国家建设急需的专业,以超乎常人想像的速度,历时几个月就建起了初显规模的工科学校,创造了建校史上的奇迹。

为培养新中国工业建设人才,结合当时形势,他提出的办学理念是:提倡以辨证唯物主义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教育,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教育,适应国家建设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他主持学校采取的具体办学措施是: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和对新形势的认识,提高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和讨论会,让学生参加“双减”、“土改”、“镇反”等社会活动。

2、树立艰苦奋斗的良好校风。号召师生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困难条件下办学,不依赖国家,自己动手改变现状。师生们边学习边劳动,修建校园,修理旧机器,生产工业产品并出售,对外开展修理加工,完成学校基本建设,解决办学经费。

3、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张协和特别强调课堂讲授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教师既能讲理论又要会实际操作,要求学生把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工人相结合。在学习理论之外,让学生到实习工厂反复拆装机器设备,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业精神,学生们从打铁到做木工,从绘图到加工产品样样亲自参与,在实习工厂与老师、工人师傅一道生产出救火机、大油罐、煤矿机械、卡盘、旋床等产品。土木系的学生还加入到治淮、导沭、整沂的大型水利建筑工程中,边学边干,与工地人员相结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工程中的难题。在这种学风的培养下,学生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学习精神刻苦、热情高涨,毕业后都能很快独立工作,成为骨干力量。学校为新中国培养出一批批专业人才,为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时至今日,人们也不会忘记那段艰苦建校的历史,不会忘记张协和付出的心血和精力。他不愧是延安来的干部,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经常深入到教室和宿舍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大家都愿意找他谈思想谈工作,他的宿舍兼办公室常常挤满了人,他拿出萝卜、花生来招待。他屋里从床上到地下到处堆满各种书籍,他博览群书、才智出众,每天工作学习至深夜两点才熄灯。在教学实习车间,师生们看到他熟练地示范操作车、铣、刨、磨各种车床,无不啧啧称道。对这样一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校长,大家由衷地敬佩。

195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山东工学院,张协和任党组书记兼副院长。在学校定址和总体布局问题上,再次表现了他超前的思路和高起点、大手笔。他既考虑现实办学条件,又考虑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为将来创办高水平的万人大学打下基础。他多方奔走交涉,把校园划地从经十路北到千佛山西麓的1000多亩地,全部征购到手。他设计以南校门为中轴线布局教学科研辅助设施,在千佛山西坡建教授宿舍楼,并打算建造莫斯科大学式建筑群……只可惜,建设规模未如其愿,因受政治运动牵连,被突然调离山工,此后建校初期划定的地域逐渐被其他单位蚕食占用,仅保留现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校址。

建院初期,百废待举,张协和带领师生自己烧砖烧石灰,拆旧城墙,筹备建筑材料,并自行设计施工建起了一条条马路一栋栋楼房,桌椅橱床从设计制作到油漆,他都动手参与,直到今天一些老山工人家里沿用的大方桌、折叠铁椅子都是那时遗留下来的。

学校大门上矗立了30多年的“山东工学院”校牌,仍一直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当时为设计这块牌匾,张协和与校修制厂工人一起刻模、调漆、配色,他一反惯用的白底黑字,独具匠心地设制出紫红色底金色大字的式样,美观大方、别具一格,博得多方赞誉。

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亲自抓招聘工作,通过各种渠道从北大、清华、上海同济等知名大学和留学归国人员中招贤纳士,力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刘先志就是他专程派人从上海诚邀而来的。每位新来的教师他都亲自谈话,对他们团结重用,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他眼里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没有完不成的任务,他以开拓者特有的创业精神,不畏艰险,敢说敢干,竭尽全力为学校建设奠定了必需的基础。

他以我党最早创办工科高等院校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高等教育会议、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全国高校理工学院基本课程教学讨论会。他还参加历次山东省政府行政办公会议,参与研究山东省某些行业的发展规划。

正当他励精图治大展宏图之时,1952年的一场“三反”运动,让他蒙冤受屈,师生们不明白这样一位好干部怎么会……在夹杂着寒意的秋风中,他含泪告别了日益崛起的学校,告别了为之奋斗的这片热土,从此,校园里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再也听不到啸啸马嘶,而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却经久流传。

阔别20多年后,当他再次来到济南,大家纷纷前去拜访,从早到晚络绎不绝,表达了对他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情。

离开山工后他出任山东省建工局设计室主任,虽降级使用,但他不计荣辱仍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以事业为重,显示出兰心蕙性、松柏气节。当时因朝鲜战局紧张为防止美军从渤海湾登陆,他承担了中央军委下达的紧急国防施工任务:山东环渤海“102”工程,以超常的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项国防工程。《人民日报》在头版为此进行了专门报道。之后他又参加了济南、徐州、临沂、烟台、青岛等地的烈士纪念塔、纪念堂和陵园的设计建设。现在济南仍存的“山东剧院”就是他当年主持建造的。后来设计室发展为山东建工局设计院,他出任院长。

军工硕果累累

1956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抽调全国各行业600多位优秀专家荟萃北京。时年6月,在帅孟奇等同志直接关怀下,张协和调往京城出任一机部设计总局副局长。1958年,他参与创建一机部机械科学研究院,任副院长,负责一机部一办军工项目的研制与实施。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成为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国防尖端技术难关的历史转折点。为加快“两弹”研制步伐,加快国防工业建设,1962年11月,成立了以周恩来、罗瑞卿为领导的中央专委,组织全国大协作“协同攻关”。经聂荣臻同志建议并批准,成立了“张协和同志直属研究室”,专门进行中央专委与国防工办直接下达的原子弹、导弹、核潜艇等尖端国防项目的基地建设及配套设备的研制工作,同时进行常规武器及配套的生产设备和测试仪器的研制工作。

他作为技术负责人,亲自承担主要技术工作。这期间,他主持参与并完成的主要项目有:“两弹结合试验”用大离心机及其大蒙皮的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两弹与火箭试验环境模拟用20吨液压振动台及50吨并联电磁振动台;人造卫星用精密离心机等大型试验设备的研制。

1966年,他带领的团队接受了研制原子能反应堆冷却器加工设备的任务,通过分析得出:“西方机械设备多采用原动、传动与从动分离的三级运动方式,中间传动级只能采用齿轮或皮带方式,因而系统总体误差大,能量消耗大且体积笨重”的结论,张协和从中国传统打麻绳方法中得到启发,根据《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中国古代机械以曲拐完成从原动直接到从动的运动方式,独辟蹊径地提出“古为今用”的可行性方案,并主持研制成功“加工原子能反应堆用DZ—01曲拐半自动多头钻床”,其功效超过美苏同类设备7倍,缩短了我国原子能工业关键设备的制造过程,确保了制造精度与质量,其设计思想后被多种行业所采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获一、二机部重大成果一等奖)。

在材料加工和新型材料研究方面,他又独创性地将传统工具钢擦生技术,用于复合材料新型钢种的研究,又与五机部合作完成全钛合金八二无后座力炮、新型大杀伤力枪榴弹、折叠式丛林枪等多种援越军械装备的研制。并在国内率先开展钛合金冷加工工艺的研究,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推动了我国钛合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964年至1967年间,张协和带领研究室的同志团结合作,攻坚克难,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创造精神,遵照毛泽东同志在科研工作中提出的“领导、技术人员与工人相结合”,“科研、生产、使用三结合”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工作十四条精神》,开辟了一条自力更生推陈出新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技术路线,完成了29项高水平科研攻关课题,其中24项得到推广应用,这样的成绩在我国科研领域中是不多见的,这段时间也是他人生的黄金时期。他本人及所在单位、有关同志多次受到国防工办、一机部嘉奖,被授予国防军工协作先进称号。

“文革”期间,他被打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又因所谓攻击江青,打成现行反革命,遭抄家游斗,即使这样,他常常是被批斗完洗洗脸,继续回到实验室或车间工作,一直坚持到1967年7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随着“文革”的深入,他又被关押审查,给予留党察看,免去职务的处理。腰部被打残,卧床一年后又下放干校劳动,直到1978年在胡耀邦同志直接关怀下,才恢复正常工作。1979年至1981年,在还未得到完全平反的情况下,他仍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工作,认真制定设计施工方案,集思广益和同志们一起突破技术难关。

在中央军委下达的供火箭飞行器试验用1.2m×1.2m跨超音速柔壁喷管的研制任务中,他们冒着经济上技术上的风险,坚持自力更生精神,努力提高自行研制能力,如期完成这一任务,不仅全部实行国产化,还填补了我国风洞技术的空白,节约了1000多万美元外汇,使我国风洞技术装备水平从落后世界 30年转而升至国际先进水平(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因他长期在组织管理国防军工协作工作中成绩显著,1985年被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联合授予“先进个人”称号和奖章。

他在回忆自己所走过的科研道路时这样说:“在号称所谓‘知识爆炸’的当今,我们在进行科研时还多少存在一些旧习惯,即习惯于采用现成的理论、学说、概念和常规的工作方法,习惯于根据文献资料作些逻辑推理,而往往缺少深一层的科学反思和独创精神……”“中外科学史一再证明,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是科学的思索,没有这种思索和继承就不能有所作为,更谈不上发明创造……”“缺乏科学道德就容易出现虚伪和不着实际,好高骛远的浮夸风气”“从事科技工作和发明创造的人应具有这样的品质,即爱国之心、民族之魂、正气之歌、科技之华。要鼓实劲,做实事,收实效……”这些都反映出他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高尚情操。

博学多才

了解和熟悉张协和的人,无不为他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多领域的研究成果所折服。

他早在13岁时就从父学习中医,后又跟郭子化(原卫生部副部长)学习过中医药知识,经长期钻研积累而精于中医,工作之外,坚持义务行医且负有盛名,并有多项研究成果与专著。经周恩来总理推荐,他曾兼任过中央保健局医疗顾问,先后为多位国家领导人及国内外众多患者进行诊治,由于他在中医临床与疑难病治疗方面医术精湛,享有“半个御医”之美称。

他是我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中医经络研究的开拓者。从上世纪50年代起,他就利用电子技术进行中医经络研究,经反复试验发明了“经络测定仪”,证明了人体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一时在国内外引起关注。1958年,在周总理直接关心下,《健康报》、《中医杂志》全文发表他的《经络测定的诊病原理与使用方法》,并由健康出版社出版。他还主编了国内第一部经络研究专集《经络测定仪研究》。“文革”中未恢复工作期间,他又继续开展了利用经络原理对肿瘤预测的研究。

他还前瞻性地提出:“21世纪是研究人体科学的世纪。该世纪的医疗技术,一是世界医疗技术比较研究,二是中医整体诊疗观察与西医局部诊疗观察的对话结合,将这两种体系的优点融合起来,医学将有可能取得飞跃式发展,并产生新医学。因此,中西医医疗技术将得到适当转移。”

上世纪60年代,他还曾兼任中央工艺美院《装饰》杂志编委,对古代建筑、古代科学技术史等领域的研究也颇有造诣,收藏了大量文献与实物,曾多次向纪念馆、博物馆提供和捐赠。1989年,他将其父遗留的有关杨虎城将军的第一手珍贵史料,加以研究,与人合作编写了《杨虎城将军与西安事变补遗》(1992年档案出版社出版),并为有关西安事变的展览、电影和著作提供了资料和指导。

建功立业

他毕生致力于所热爱的科技事业,发表各种论著100多篇,主持并参与的研究成果100多项,其中八项获国家级奖励。还担任多个全国性一二级学会和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及高校客座教授。198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工作委员会根据他在“全国机械装备失效及预防工作”中作出的重大贡献,授予他特殊贡献奖,并颁发金质奖章。1992年10月,国务院为表彰他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作出的贡献,首批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他淡泊名利,始终践行“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的行为准则,每年将此款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他经历坎坷,从50年代“三反”运动就遭受政治诬陷,被撤销甲级工程师和人民代表资格,受到行政职务连降3级(原行政9级)的错误处理,并为此蒙冤几十年。“文革”中又受极左路线打击迫害,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他坚持真理、心怀坦荡,多次申诉要求澄清和纠正对他的错误处理。1985年3月,中共山东省纪委对他在山东工学院任职期间的错误处理给予平反。1988年6月,机械委宣布:文革中强加于他的罪名给予彻底平反,恢复职务和待遇。1990年10月,中组部批准他享受副部级待遇。

199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第八版刊登新华社北京电:原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协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3月10日在京逝世,享年76岁。

人物评价

疾风知劲草,时危见臣节。回忆他的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身处逆境不计个人得失,多次临危受命,出色完成任务,表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忠诚品质和博大胸怀,尤其是他敢为天下先的科学创新精神,对于今天我们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