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增

更新时间:2023-05-13 23:14

张天增,男,汉族,1953年元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71年参加公安工作,开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原支队长、正县级调研员,三级警监警衔。

人物生平

张天增同志从警三十六年始终战斗在公安刑侦工作的第一线。三十多年来他从当初仅有初中文化的下乡知青,一步步成长为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赫赫有名的刑侦专家,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神探”,被干警们称为“刑侦灵魂”;三十多年来他带领民警共破获刑事案件近万起,其中破获命案2500余起,抓获嫌疑人两万余人,抓获命案嫌疑人1600余人,破获了难以计数的震惊全国、全省、全市的大要案和疑难案件,“9.18”馆藏文物被盗案,“2.10”特大抢枪杀人案、“4.8”岳飞庙文物盗窃案等数千起重特大案件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三十多年来他数十次面对犯罪分子的枪口、尖刀,历经生死;三十多年来,他二十一年执掌开封刑侦队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侦察员、优秀技术员。张天增同志多次受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表彰,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带领集体荣立一、二、三等功数十次,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严打先进个人”,荣获“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被《开封日报》评为全市“2005年十大风云人物”;三十多年来,他处处关心爱护同志,但自己却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终因长年身体过于透支,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牺牲在他毕生为之奋斗的刑侦战线上,年仅五十五岁。2007年7月开封市公安局发出向张天增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全市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张天增同志学习的活动。2007年10月,河南省公安厅党委在全省公安机关和民警中开展向张天增同志学习的活动。

一、坚定信念,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刑侦队伍

张天增同志从警以来,始终注重自身政治修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他把政治建警和干警业务素质的提高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并以他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坦荡胸怀和人格魅力带出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能征善战、屡破大案的开封刑侦队伍。在他担任刑侦支队长二十一年间支队政委换了五任,班子成员调了多次,他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带领大家保持着每一任班子的团结,从而增强支队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张天增同志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始终坚守在苦、累、险的刑侦岗位上。在他的培养下,刑侦支队先后有近40名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正处级干部3名,副处级干部8名,科级干部28名,并涌现出一大批刑侦专业人才,因此刑侦支队也被誉为干部的“摇篮”。在2003年全省刑侦系统办案质量练兵比武活动中,开封刑侦支队代表队一举夺魁,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在2004年全省刑事技术练兵比武活动中,开封刑侦支队获得优秀组织奖;警犬队还被选拔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全国警犬技术比武,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以上点点滴滴的成绩彰显了张天增同志的心血和忠诚,也充分显示了开封刑侦支队是开封公安的“领头雁”,是一支政治合格、能征善战、业务技能过硬的队伍。

二、思维敏锐,机智果敢,在各类重特大案件侦破当中大显身手

1992年9月18日夜,开封博物馆62件馆藏文物被盗案震惊全国,案犯遗留在现场的玻璃刀、平绒布、铁夹子以及吸盘等物品分属4个不同产地,销售地有数十个城市,侦查范围难以准确认定。一筹莫展之际,张天增一锤定音,“查找这些遗留物证在市场上的交叉点,交叉点在哪里,哪里就是侦查重点。”随着物证销售交汇地武汉的出现,侦破工作打开了突破口,为最终案件的成功破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6月19日,通许县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被害人被奸杀后抛尸井中,经过细致的现场勘查,张天增依据现场遗留赤足脚印和行走路线,当场推断凶手就在该村附近居住。一周后凶手落网,果如张天增所料。2004年9月17日,我市南郊一妇女被杀死家中,张天增结合勘查现场情况,及时勾画出凶手与受害人熟悉且年龄不大的特征,为侦查指明方向,使案件在短期内侦破。3天后凶手被擒,作案人正是死者未成年的外甥。

在多年与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张天增同志把心理学知识和他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总结出各种灵活多样的讯问策略,斗智斗勇,设计用谋,善于寻找嫌犯的突破口和弱点,适时抛出证据炸弹,灵活运用政策攻心,使许多铁嘴钢牙的嫌疑人败下阵来。震惊中外的“9.18”大案主犯刘农军青岛被擒,刘犯是案件的一号人物,曾经在公安院校就读数年,有极强的反侦查能力,前期审讯中刘农军凭着自己能言善辩,孤傲狂妄,层层设防,使审讯工作出现僵局,久攻不下。张天增同志临危受命,连夜赶往青岛突审,他一改过去的审讯方式,利用刘农军爱炫耀、虚荣心强的特点,采取欲擒故纵,诱敌深入的战术,先满足刘的表现欲,诱其多讲,然后从中找出破绽。刘农军果然放松了警惕,口若悬河地大讲按照自己逻辑编造的理论,终于千虑一疏漏出破绽。张天增看准时机,主动进攻,并以铁的证据打消其侥幸心理,不给其任何喘息机会,使其无路可退,经过三天三夜的较量,刘农军最终败下阵来,交待并亲笔书写了预谋策划参与“9.18”案件的整个过程。

三、勇猛顽强,无惧无畏,从容面对各种险境,置生死于度外

刑警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又是高危职业,时刻要面临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30年多来,张天增同志无数次参加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无数次参加侦破重特大疑难案件,无数次执行抓捕任务,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面对黑洞洞的枪口,面对带血的尖刀,他没有丝毫的彷徨与怯懦,犹豫和畏惧,总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勇敢地冲在最前面,集中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政治本色。

1990年冬,郑州发生一起恶性案件,一名公安民警和其女儿双双遇害,凶手杀人抢枪后逃至山东。天增同志接到省厅命令后,连夜带领侦查员、防暴队员赶到罪犯藏匿的住处,他第一个翻墙进入院中,没想到从房门到凶手藏身的卧室要经过一条狭长的室内通道。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内,寂静的夜色中传来一阵枪支上膛的咔咔声,令人毛骨悚然,一些年轻干警握枪的手不住地打颤,谁冲在前边就完全暴露在敌我双方的枪口下,张天增毫不犹豫地对大家说:“时间紧迫,我是队长,先打头阵,如果我中弹,你们就拿俺我作掩护,直接击毙罪犯”说罢,直扑犯罪分子的住室。

1993年的一天深夜,张天增带领民警到开封市南郊抓捕一名持刀杀人犯,和往常一样,破门后的一瞬间,张天增又是冲在最前面。面对凶手迎面劈来的砍刀,他眼疾手快,闪身躲过,疾步上前反手将其抓住。不料,穷凶极恶的歹徒用另一只手从被窝里“嗖”地抽出另一把尖刀,照张天增的脖子舍命砍去,千钧一发之际,紧跟进来的侦察员纵身上前,死死按住了歹徒这只手,张天增才幸免于难。

2002年5月19日,开封市翠园小区发生一起特大入室杀人案,狡诈的嫌疑人焦红已逃往太行山腹地。为尽快将焦红抓捕归案,张天增亲自带队前往山西抓捕。一路上风餐露宿,星夜兼程。到达山西后,由于山内外温差大,他去时身着单衣冻得浑身打颤。为节约办案经费,他和干警挤睡在车中休息,为跟凶手抢时间,他和同志们一起打破“夜不走太行”的禁忌,连夜开车上了崎岖的山路。可刚刚拐上山道不到一个小时,天空竟下起雨来,一时间风雨交加,道路泥泞,温度骤然下降。“开弓没有回头箭”,退缩惧怕不是张天增的性格,他和同志们一道凭借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和过硬的驾车技术,硬是向着大山腹地驶去,天越来越暗,雨越来越大,风越来越狂,道路越来越泥泞,能见度越来越差,不时还有从山体滚落下来的巨石坠入山谷,汽车只能像蜗牛一样紧贴山体向前慢慢蠕动。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行车,稍不留神车轮就会打滑导致车身倾斜,这很容易让车子有掉进万丈深渊的危险。意外还是发生了,车辆在一个陡坡拐弯处一个轮胎处于悬空状态,险些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为了防止意外,他亲自冒着大雨,踩着泥泞,紧挨悬崖,带领同志们艰难的把车推到山道上,就这样,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胆略硬是闯过了道道“鬼门关”,及时将出山无路的犯罪嫌疑人焦红生擒活捉。

四、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使他逐步成为知名的刑侦专家

张天增同志入警前,仅有初中文化程度,为适应新时期刑侦工作的需要,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总结刑侦生涯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加强学习,更新刑事侦查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各项新的法律法规,潜心研究犯罪心理学。从警三十多年来他阅读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刑侦专业知识,撰写了二十多本读书笔记,总结了四十多本工作日志和上百起案例。刻苦的钻研,知识的积累使他成为我市、我省少有的集技术、侦察、预审深厚专业于一身的专家型人才。在多年的刑侦工作中,张天增同志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对每起重特大刑事案件他都亲临现场,以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侦查方向,刻画犯罪嫌疑人。分析案情中他独辟蹊经,思路开阔;侦查指挥中他运筹帷幄,精心部署;突审嫌犯中他设计用谋,斗智斗勇。

善于攻坚,敢啃硬骨头是张天增同志刑侦生涯中的另一亮点。2006年夏,某铁路公安部门一刑警队长夜晚回家途中遭到袭击,抢救月余后不治身亡。案件影响恶劣,久攻不下,受害人系少数民族,其亲属召集近千人准备赴京上访。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领导点名让当时已退二线的张天增出马破案。由于被害人当初报案时说是被抢劫,加之时间跨度较长,证据缺乏,嫌疑人和知情人均为公安民警并订立了攻守同盟,前期侦察工作一直在歧途中徘徊,使得案件长期搁浅。张天增同志接手案件后顶着巨大压力,立即调兵遣将,排除一切干扰,冲破重重阻力,现场勘查、侦察试验、调查取证、走访知情人,一切从“0”开始,他果断地将传统侦察手段和先进的技术侦察手段、测谎技术综合运用。经过连续三天三夜的艰苦鏖战,终于使这起扑朔迷离的民警之间酒后伤害至死案件真相大白。

在2005年,53岁的张天增被公安部和省公安厅聘为“刑侦专家”,这是他刑警生涯中的又一次重大转折。从此,张天增的战场不再仅仅局限于开封,而是由开封逐步扩展到全省。几年来,从淮河之滨到太行山区,从豫东中原到秦岭脚下,他的脚步遍布全省各个角落。2005年7月12日至9月15日,豫北濮阳市连续发生3起强奸杀人案,在市民中间造成了极大恐慌,一时间女工不敢上夜班,妇女不敢出夜门。也引起了濮阳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为尽快侦破这一系列恶性案件,杜绝案件的再次发生,濮阳市市长梁铁虎同志(原开封公安局副局长)和公安厅点名邀请张天增同志赴濮阳协助破案。到濮阳后他认真听取案情介绍,亲自反复勘查现场、走访受害人,进一步明确了并案侦查的可靠依据,提出“立足现场,辐射四周,科技开道,重点突破”的侦破思路和方针。特别是通过访问,张天增了解到一位受害妇女曾经被抢走一部手机的情况后,他果断提出运用技术手段锁定嫌疑人的侦破途径。3天后,濮阳市局通过运用此手段很快抓获了准备再次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及时消除了一大隐患。事后,濮阳梁市长亲赴开封对张天增表示感谢,同时也给予开封公安高度的评价和赞扬,此案的成功侦破再一次证明了张天增同志作为省部级“刑侦专家”的实力。

五、亲民爱民,清正廉洁,时刻保持一名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张天增同志在公安工作中,不断筑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为了迅速侦破各类刑事案件,让受害者家属欣慰,给人民群众创造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时常夜以继日,无私奉献,真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的一身正气、为民除害的举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也进一步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在办理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中,张天增同志清正廉洁、严格自律,多次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拒收贿赂、吃请,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杰出典范,是全市公安民警队伍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时代先锋。张天增同志坚持从严治警,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坚持抵治不正之风,重塑队伍良好形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在办案中,他身先士卒、深入一线,和侦查员们同吃同住,共同奋战,成为战友心目永远的楷模。在他的带领下,全市各级刑侦队伍和广大公安民警打牢思想基础,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以惩防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教育、监督力度,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以查处违反“四个坚决”和治理“五大顽症”,落实“五条禁令”和“十条规定”为重点,整治队伍中的突出问题,树立了刑侦部门的良好形象,努力开创刑侦支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付的各项任务,为维护全市的社会稳定和治安大局的平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把毕生精力献给挚爱的刑侦事业

由于刑侦工作的特殊性使张天增的生活极不规律,他常常深夜三点还得不到休息,早上六点不到就准时起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就连坐车的时间他也都用在了思考案件上。一次他让副支队长金念庆一块外出执行任务,金队在楼下等着,眼睁睁看着张天增正楼上楼下着魔似的转了圈圈,连叫几声都没反映。等他反映过来时对金队说:“对不起,我在想前天那起案件。”张天增的妻子说:“老张不经常在家,回到家里还常常拿着笔在本子上写写划划,不让任何人打扰。”他女儿说:“他连睡着的时候,眉头都没有展开过”。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张天增同志已全身心的沉浸在案件的思考中。

张天增同志常年在外奔波办案,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全省许多地方,可他从未带过老母、妻儿逛过公园、外出旅游。回忆起张天增,他的妻子泣不成声的说:“老张走的前几天我问他‘啥时侯能带我出来旅游啊?’老张答应我‘现在忙,等我退休有时间好好陪你们娘俩转转’。”可这已成为夫妻永远无法实现的心愿。

案件的突发,工作的繁忙使张天增经常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和亲人。2003年元月,通许县发生特大杀人案,经省厅刑侦总队认定与“豫南系列杀人案”并案侦查,他从发案就一直在一线指挥破案,家里打来电话,告诉他年过80岁的老母亲因车祸住进医院,他直到把当天的工作布置完才在深夜赶到医院,将母亲的治疗和看护安排完就又连夜匆忙赶回现场,临走前母亲一句话没说只是拉着他的手落泪,母亲的眼泪包含着对儿子的理解和眷眷不舍。这一次,他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在医院停留总共不到十分钟,也是这几十年来,他和母亲交流时间最长的一次。同样是在杞县“1.28”特大投毒案突破的关键时刻,他年迈的岳父、岳母深度煤气中毒,昏迷不醒,一周后等他将案件侦破匆忙赶回家中时,岳母已经去世,岳父也因严重后遗症不久离开人世,为此让他愧疚终生。无情未必真豪杰,自古忠孝难两全。他曾经说过:“我是先尽忠后尽孝啊,等退休了,把老母亲接回家享享天伦之乐”,在母亲节那天,张天增专门给母亲买了一双千层底布鞋,这是他第一次想起为老人过母亲节,也是最后一次,没想到这双鞋竟成了他与老人诀别的永恒纪念。

2005年他从支队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同志们一致要求他继续主持工作,他本人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全市的刑侦工作中,直到生命终止。2007年6月24日是个星期天,为了尽快侦破上级交办的几起案件,张天增和往常一样放弃休息时间来到单位加班工作,准备将几起案子再重新梳理一下,他听取了顺河分局“2.7”案件专案组的侦破进展情况汇报并与专案组的同志一起研究了案件侦破工作,鼓励参战民警坚定信心。下午,他又听取了刚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的刑侦三大队干警关于两起信访案件的工作情况,并为下步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部署。当日傍晚7时许,忙碌了一天极度疲惫的张天增同志感觉身体不适,心脏难受,浑身出虚汗,呼吸困难,在被急救车送至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虽经省市专家全力抢救,但终因身体常年超负荷运转,精力体力严重透支,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于2007年6月28日15时牺牲在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刑侦战线上。

噩耗传来支队干警们泣不成声,河南省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全省十七个地市刑侦部门领导参加了他的追悼会,一些闻讯赶来的群众也不约而同地匆匆到这里为他送行。全市数百名民警身着庄严的制服,最后送别曾经与大家并肩战斗的老领导、好战友。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在刑侦战线奋斗了36年,张天增同志始终战斗在侦察破案第一线,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捍卫法律的尊严,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忠诚,以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以对党的事业的赤胆衷心,担起了保一方平安的重任,为开封的社会大局稳定和治安平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