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纯

更新时间:2024-08-27 10:37

1926年旧历二月十八,孝纯先生生于河北省丰南县一个农民家庭。三岁时,过继给伯父张麟阁,从此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6岁时,在伯父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已能背诵“三百千”和《古唐诗合解》中的全部五七言绝句,并开始写五绝诗。

人物评价

孝纯先生一生清正刚直,几十年中在恶势力面前从不动摇。他的两句诗“但使脂膏能被物,不辞粉碎尽余生”(咏向日葵)和“爱君硬骨胜钢铁,历尽风霜锷未残”(题石林)是他品格的真实写照。熟悉他的人都称赞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报告文学家祁淑英在《啊,特级教师》中说他“永远是一个刚直不阿的生命”。

人物简介

张孝纯,名世继,以字行,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生平经历

13岁,在私塾学完“四书”和《诗经》并能熟读成颂。由于功底深厚,中学阶段语文成绩优异,并开始了对“儒学”的广泛涉猎。1945年日寇投降后,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因矢志教育,二年级选入教育系。

孝纯先生1949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先执教于北戴河临抚师范,后入昌黎汇文中学。因学识渊博和教学有方,二十几岁便蜚声唐山专区教育界,可谓年少得志。1958年,被打入“右派”,并发配团泊洼“劳改”。1961年下放隆尧一中,1963年调邢台一中,文革中又惨遭迫害。即使此时,他的学识水平也为世所公认。有“活字典”的美称。阴霾扫除后的1976年,孝纯先生晋升为首批特级教师,此后长期担任全国中语会理事和学术委员、河北省中语会副理事长、顾问。1982年开始在邢台市八中主持“大语文教育”实验。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6年当选河北省政协常委。1992年10月25日因肺癌在邢台逝世。

主要贡献

孝纯先生献身教育事业四十余年,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大语文教育”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训练。“大语文教育”的教学结构由“一体两翼”组成;主题是课堂教学,两翼是课外活动和利用语文环境。这种教学结构打破了千百年来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一味读文、写文的封闭式格局,把学生从旧式语文教学的“狭的笼”中解放了出来。曾仿古自编《乌有先生历险记》,当中故事中信息量极大,包括学生在中学阶段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及能力训练之要点,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百益而无一害的。孝纯先生的多种学术刊物和多位教育专家曾给“大语文教育”思想以极高评价,因而在我国语文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