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3 15:28
火神庙又名炎帝宫,由自贡盐场的烧盐工人发起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修建。除拜神求佛外,还起到协调工人间纠纷和处理同行间事务方面的作用。其建筑风格属于两层楼的抬梁式木结构建筑,门楼和戏台融为一体,戏台两侧有抱楼环绕,在演戏时要男女分座,各占一半,穿过天井就是正殿,正殿中供奉着炎帝——神农皇帝和关圣人的神像,因此这里也禁演三国戏,以免有嘻戏关公、对神不敬。这里的神像也与众不同,特别讲究,别处的神像大都是泥塑或石雕而成,而这里的神像却是木雕的。而今正殿已毁,遗下片地菜地,后面靠山脚处,尚有杂树野花,留下一点都市中难得的景致。
炎帝 宫火神庙是烧盐工人的帮会组织,他们曾在道光年间与自流井最有势力的西秦灶主集团-陕帮八大号进行法律搏斗,维护了烧盐工人的切身利益。在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中,炎帝宫里里外外发生过许多事件,其多数是为帮会利益的斗争。光绪初年的掉换毛钱和灶户打官司;民国初年为每锅增工钱四百文与灶商会的罢工斗争;在抗日战争时1939年盐工反抓壮丁的总罢工;1941年争取被遣散工人的遣散费,攻打国民党市党部,盐工们以生命和鲜血得来《各类盐工遣散给资办法》;1949年11月盐工代表在炎帝宫举行会议,动员盐工们保卫盐场,迎接解放。
回龙场位于大安区回龙镇。该场山环水绕,迂回曲折,形若游龙。据史料介绍,场上古建筑不少,主要为四宫一庙一寺,即天后宫、南华宫、禹王宫、万寿宫、川主庙和半边寺。其中,川主庙首屈一指,堪为川南庙宇佼佼者。
陪同记者的友人介绍道:“川主庙建于道光十五年,坐北向南,占地二亩半,庙前雷打山,到春天时,桃红柳绿,山花灿灿,与丽日争妍,是一天然屏障,为川主庙的配制景点”。刚进入庙宇区域,就见一道高高的石梯坎横在眼前。石梯保存还非常完好,只是满布苔藓,可见已经是很久无人问津了。
眼前的川主庙,由于年代久远,保护较差,已没有昔日的壮观与辉煌,但古典庙宇的气势还“风韵犹存”。举目看去,眼前川主庙的主殿、戏台和耳房还在,房屋建筑很有些气势,建筑材料很讲究。特别是庙宇周边的围墙,均由长约1尺,宽6寸的青砖砌成,很有特色,砖面烧印的“川主庙”三个字还清晰可见。庙宇建筑所用立柱都是楠木,主殿黄色琉璃瓦,戏台是青灰色琉璃瓦,滴水瓦为“吞口像”图案,殿堂戏台设计科学,布局合理,风格独特,聚中国古建筑之精华,尽显民族特色,扬劳动人民无穷智慧与力量。
据友人介绍,川主庙的大门,朝向雷打山,有门无路。意思是平时不常开,只有庙会才开启,抬川主菩萨进出行香。“门前右侧有一棵千年黄桷树,茎大形怪,象征着回龙场的繁盛。
“那时,殿堂外观气势宏伟,含苞欲放的荷花形花蕾,宝顶金鸡独立,高耸入云端,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四根粗长铁练自宝顶向下前后左右檐上由四大金刚拽着,任凭风吹雨打,稳如泰山,固若金汤,二龙抢宝彩色磁石塑花压脊,两侧山墙形似小生头帽,别有风韵。墙上描龙绘凤,人物战场,题字题词,绝妙无比,令人赏心悦目,纵观整个建筑,翘角飞檐,巧夺天工,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哟。”
来到正殿前,友人介绍说:“在正殿中央,是川主菩萨,身旁啸天神犬,左右侧分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如来佛。各尊神像栩栩如生。殿堂前设大吊钟、大铜鼓,虔诚的信徒,信佛的人们,为追求幸福,热爱生活,前来焚香、卜卦、抽签、问卜、诉求平安富贵及第高中等。这个时候,和尚擂鼓鸣钟,施主纷至沓来,毫无喧声,殿堂内显得肃穆、幽雅、圣洁,只见香烟袅袅,烛光闪闪。
时过景迁,岁月洗礼,眼前的川主庙已没有当年的风采,庙宇冷清门可罗雀,石板地上苔藓斑斑。除了几家住户在里居住,有些人气外,已没有游人涉足。告别川主庙,回味那古韵尚存的庙宇,颇有感触,若有关方面等招商引资,将川主庙予以修复用于旅游,应该说是难得的一个好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