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3 08:18
即墨经济开发区张家烟霞村位于即墨城区东部,南临墨水河,北依盟旺山,西邻青烟一级路,蓝鳌路穿村而过。村庄现有居民360户,人口1200人。南临淮涉河靠舞旗埠村,北依盟旺山,与南杨头村接壤,东接刁家烟霞村,西邻青烟一级路靠东障、蓝家沟村,全村辖区总面积100公顷,现均为工业、商业和居民住宅用地。青烟一级路沿村西而过,蓝鳌路横穿新村前,村东埠惜路与蓝鳌路南北交叉。新村四面环路,村前蓝鳌路,村西青烟一级路,村东埠惜路,村北鹤山路。
1403-1424年(明永乐年间),张氏高祖张文高,由云南“汉阳”迁居柞树庄。至1628-1644年间(崇祯时)张氏兄弟分居,迁居刁家崖下村西建村,时杨姓已先居于此,继之徐、蓝姓人家先后迁入居住。张家烟霞村名由来有三:一说,附会古人“烟霞此地多”诗句,为“烟霞”;一说,时村北盟旺山有烟墩,古战时用来发狼烟传递信号,战事若起,山上便点燃柴火,因本村建于盟旺山南2.5公里处,立村北望,浓烟滚滚在空中回荡,好似一道天然烟雾屏障,由此而得名;一说,村南紧靠淮涉河,河两岸柳树成荫,葱葱郁郁河里流水潺潺,清辙见底,早晨当朝霞从东方冉冉升起时柳林、河水在朝霞的映照下,气雾蒙蒙,缭绕在河岸上空,景色怡人,胜似仙境,人们在这一景观的感悟下,将“烟下”演变成“烟霞”。
1949年4月29日,本村解放,隶属即东县井山区。1950年隶属即东县第10区。1952年,隶属即东县烟霞乡。1956年,即东即西两县合并,称之为即墨县。1958年,隶属即墨县留村人民公社。1993年,撤乡划镇,隶属即墨市留村镇。1998年5月,隶属即墨市潮海街道办事处。1998年11月,隶属即墨经济开发区。
该村位于即墨市中心东4公里处,域内建小学一处和多家内、外资企业。主要街道路面实行了硬化、路两侧绿化、美化、亮化,是居民居住、投资创业的黄金地段。
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户口318户,总人口1152人,现有张、杨、蓝等10个姓氏,均为汉族。
1949年,解放初期,农民只从事农业劳动,全村经济收入0.9万元,1978年78万元,2003年达到2750万元,人均纯收入5172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06%、33.4%、66.54%,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1600万元。
第一产业方面,1949年该村有耕地800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地瓜等,亩产100公斤;农业收入0.9万元,其中畜牧饲养业0.2万元。1951年实行土地改革,全村土地增加到1100亩。1952年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3年,“新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入社100户。1955年冬,包括舞旗埠、南庄、刁家烟霞、刘家烟霞、王家烟霞村联合成立“东方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全部入社,合作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粮食亩产增加至200公斤。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可耕地调整至900亩,亩产300公斤。
1971年,该村大力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到1975年,全村已修机井5眼,其中3眼井径8米,井深10米;2眼井径12米,井深13米。平塘2处,其中100×80×6米的1处,年储水量为48000立方米;30×50×8米的1处,储水量为12000立方米。灌溉渠道3条,其中地下管道2条,直径50厘米的2500米;砖混明渠1条,长1300米,有效灌溉农田面积80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50马力,其中东方红铁牛牌拖拉机1部,解放牌汽车1部,莱阳25型拖拉机2部,莱阳20型拖拉机2部,莱阳195型拖拉机3部,打谷机3部,柴油机6部,40千瓦电机10台,综合面粉机1台。粮食亩产500公斤,比建国前增长了2倍,农业收入20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由1958年的2万元增加到40万元。
1989年后,先后被国家征用土地530亩,村集体陆续建厂房用地175.7亩,村民住宅建房用地375亩,其它用地22.3亩,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第一产业陆续萎缩,到2000年,该村已没有农业用地,村民主要从事二、三产业。
第二产业方面,1953年建立起第一个手工作坊式集体企业——即东砖瓦厂,用工10余人。1975年投资2万元,建起砖窖,改名为张家烟霞砖瓦厂,拥有工人60余人,年产砖400多万块,每年上交集体利润20多万元。1983年,承包给个人,每年上交6万元。1993年,因土地资源短缺,停工。1953年,建立了农具修配厂,投资3万余元,拥有职工20人,年产值20万元。1974年,改为生产汽车配件、塑料加工、配电盘装置,年产值200多万元,上交利润40多万元。1983年改制,由个人承包。改革开放后,该村的集体企业,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市场调查论证,投资60万元,于1993年建立了预制件厂,拥有职工30多人,1995年年产值1200万元,上交集体30万元。至2003年此厂仍属集体企业。
该村注重经济发展,以点代面,点面结合,在集体经济的带动下,个体、私营企业脱颖而出。1997年建立起第一个私营企业——荣利塑料制品厂。到2002年底,有个体私营企业13个。
第三产业方面,1956年生产队陆续办起了豆腐坊、磨坊、小卖部等小手工业和服务业,但发展都很缓慢。1983年后,70余户村民开始从事家庭针织加工,年销售收入200余万元,第三产业进入了持续发展期,至2002年,全村有个体经商户达180户,全村从业人员4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5%。
该村充分利用靠蓝鳌路和青烟一级路的优势,坚持以商业网点兴村的策略。从1990—1997年先后投资100万元,在新村前、蓝鳌路两侧建起占地2000平方米的商业网点房。客户年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第三产业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由于该村地处城区,交通便利,客运量日日增大,村民瞄准了客货运输业。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80辆,其中摩托车50辆,有近20户村民常年从事客货运输,大大增长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村“两委”十分重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以来,先后投资100万元,硬化、整修新村主要街道2条,面积1200平方米。
文化教育方面,建国前,该村群众文化落后,绝大部分适龄儿童不能入学,只有七、八个人读过私塾,1949年,青壮年文盲占青壮年总数的70%。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办学条件逐步完善,村民文化素质明显提高,1956年建立起村里第一所小学,共有教室5间。1978年,随着社会的发展,适龄儿童的增多,又扩建27间,占地3亩。全村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990年,全部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1999年6月,投资45万元新建张烟小学,占地57亩,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可容纳800名学生就读,配备了微机室、图书室和实验室等教学专用教室。修建了能容纳万人的体育场,为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初建时只有本村的适龄学生就读,为了统一管理,开发区管委统一调整,于2001年合并舞旗、南庄、南杨头村的3处小学,并命名为即墨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现有9个教学班,学生400人。全村及其它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历年来全村有30人考入大中专院校。村办企业和私营企业中的技术管理人员中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0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5人。1994年,该村设立了老年人活动室、青年之家、娱乐室,修建门球场400平方米,购置了乒乓球台、麻将桌、锣鼓等文体器材,供村民们休闲、娱乐。每逢重大节日村民自觉地组织起来进行演出,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医疗卫生方面,建国前,全村没有一所诊所,村民有病没钱治,有病无处医的现象非常普遍,霍乱、天花等传染病经常暴发,婴儿死亡率非常高。1949年下半年起,即墨县人民政府开始免费为村民们预防接种各种疫苗,有效的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1966年,全村有3名“赤脚医生”。1975年,村办卫生室1处,有乡村医生1名,村民医疗保健水平得到了保障。1999年,有卫生室2处,医护人员4名,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医室建设基本达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诊,医疗保健水平大有提高。
人民生活方面,建国前,村民年人均占有粮食80公斤,大多数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人均收入不足30元。建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占有粮食180公斤,人均收入40元。1961年全村首次通电。1978年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迅速提高。到2003年,人均收入5172元,户均存款1万元。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住房条件也逐步改善。1949年前,村民住房多为土墙草屋结构,人均住房面积5平方米。1979年村民住房多为砖混结构,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1989年7月至2002年,四分之三的村民搬居新村,全村有150户住进了二层独院楼房,人均居住面积为50平方米。到2002年,本村拥有机动车180辆,彩电320台,程控电话270部,电话普及率达到70%以上。
村庄建设方面,1988年,“两委”研究决定,拟对旧村进行改造。1989年,根据即墨市人民政府《关于对留村乡张家烟霞村建设新村的批复》精神,划出200亩土地开始建设新村。至2001年全村70%以上的居民乔迁新村,主干街道12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1989-2001年,村委先后投入100万元用于新村建设,共硬化整修主街道1000平方米,砌建污水沟5000米。1998年村委出资3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1500米,使本村300户全部用上了自来水。新村实现了绿化、亮化、硬化和路通、水通、讯通,使村庄环境整洁优美,加快了村庄城市化建设的步伐。2001年,又在旧村划出200亩土地实行旧村规划改造,建筑标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层独院楼,共建406户。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0平方米,建筑密度0.31,绿化率30.5%。
事实证明,招商引资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村“两委”班子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村庄经济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实践中,以张敦正为支部书记的村“两委”班子深深感到:企业的兴衰直接影响村集体经济收入,影响到村庄的发展;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又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对此,“两委”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到企业,为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特别是针对企业用工缺口较大的实际,支部书记张敦正亲自跑东跑西、不辞辛苦为企业联系工人,并组织工人进行岗前培训等,极大缓解了企业生产压力,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同时,两年来,村庄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4600平方米标准厂房,并完善配套了基础设施,先后引进了投资 800万元的青岛玉华琪塑胶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的即墨华明机械厂等5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500万元,不仅每年能为村庄增加20余万元收入,而且还解决了村庄部分劳动力就业。
一个个项目的落户也带动村庄商业网点的日趋兴旺。该村从事个体经营的村民已达150余户,将近占全村总户数的一半,二、三产业的兴起极大带动村庄经济发展,2004年人均收入是7539元,而2006年就达到了9000元,增幅达19.5%。
在村庄经济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的同时,村“两委”班子没有忘记当选时对群众的承诺,积极为群众解决热难点问题,真心实意办实事。他们在村庄资金还不是很充裕的时候,几年来筹资500多万元用于改善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先后投资20万元对新村农电进行整修网改,投资10万余元铺设2000多米的雨污水管,投资50余万元对新村部分路面、花墙进行了硬化砌泥,并对村庄周边进行绿化共1.5公顷。特别是2006年,投资20余万元建成了标准较高的社区卫生服务室,投资10多万元购进了图书、娱乐器材、健身器材等,建起了省级一类标准的文化大院,投资160多万元建起了三层综合办公楼。同时,村庄每年拿出40多万元为群众发放大米、花生油等福利,为13个80岁以上的老人办理了体检补助卡,在老人节的时候又拿出4.9万元为老人们发放了补助金。一系列为民措施的实行,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庄连续多年被省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明星村”,2000年被评为青岛市“文明村庄”,2001年被授予青岛市“五个好”党支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村庄。2006年1月被评为山东省千村百镇规划建设示范村。同年被评为青岛市、即墨市“小康村”和“卫生文明村”。
2007年村庄又计划对蓝鳌路两侧20000平方米的旧网点房进行大规模规划改造,实施商业网点兴村的战略。我们相信,张家烟霞村会在在干事创业、团结齐心、积极向上的“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1985年开始,每年由村集体出资30万元为村民交纳“三提五统”费,从1984年开始,每年出资2万元为独生子女交纳保险金直到14周岁。为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老人节”发放生活补贴60元,2002年增至100元。从1998年开始,为村民每年每人供应面粉1袋,逐年递增1袋,至2002年每年每人供应4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