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和

更新时间:2023-11-17 18:50

张德和,浙江省象山县人,1955年出生,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副主席、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竹根雕专业委员会主任。

个人简介

张德和,浙江象山人,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竹根雕专家委会主任、第一批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十佳民间艺人、象山竹根雕行业的“奠基者”和“领头羊”,痴迷根雕近三十载,锲而不舍,上下求索,先后自创竹根雕仿古法、局部巧雕法、乱刀法、大写意,不仅把濒临绝迹的中国竹根雕艺术推向新高峰,而且还影响早就了一大批艺术新秀。象山竹根雕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名闻遐迩,直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竹根雕艺术之乡。

人物生平

坎坷经历

改革春风带来希望

张德和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山区一贫困农家,初中刚毕业父亲病倒了,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矮小瘦弱的张德和就去学油漆技艺,跟着师傅走村穿乡,挣一些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张德和自小聪颖勤奋,在学油漆的同时,他还自学绘画、雕刻等技艺,深信艺多不压人。张德和是幸运的,1978年,三中全会的春风拂来,国家放宽政策,私人可以兴办工厂,张德和看到机会来了,他想利用自己的艺术特长和天份干番事业。象山地处浙东沿海,家乡是竹海满山遍野,每当秋冬季节,山民们修整竹林,砍掉竹子,到处都是竹根,被当柴火烧都嫌麻烦。张德和骑着自行车来到宁波城里的工艺美术厂,看到许多出口的竹根雕,很受国际市场欢迎。张德和想,竹根雕是我们国家历史悠久的一门民间艺术,以前在浙东一带也曾兴盛一时,他的灵感油然而发,决定在家乡办一家竹根雕工艺美术厂。

历尽千辛与竹结缘

万事起头难,张德和不知竹根雕产品从何下手。经多方打听,他了解到上海外贸公司有位“老法师”,对竹根雕产品十分精通,张德和决定不揣冒昧前去求教。没人引见,张德和以寻找亲戚的名义来到上海市的公安机关,请民警帮忙“指路”。那年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张德和摸黑找到了“老法师”的家。面对素昧平生的乡村青年渴求的目光,“老法师”不忍拒绝,他带着张德和来到一个外贸产品的仓库,告诉说,只要你能做出同样的产品,我帮你打开出口市场。张德和依样画瓢,精心雕刻,第一批100个竹根雕送到了上海外贸公司,“老法师”看了非常满意,赞叹不绝,这笔订单张德和挣了2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张德和趁热打铁,扩大生产规模,短短5年间,张德和的产品打入15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小有名气,然而,接着却是各地跟进风起,一些同行争相模仿,互相低价倾轧,但产品档次和质量不高,造成了行业危机。

另辟蹊径以艺取胜

张德和痛定思痛,反省思考自己的路子。他认为,竹根雕说到底是一件艺术品,而艺术最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低档次重复。只有提升竹根雕的艺术含量,创造个性,才有新的生路,他决心另辟蹊径。经历艰难的探寻摸索,张德和终于从“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不似而似”的现代审美理念中得到启发,推出了“局部雕法”,所谓“局部雕法”,就是对竹根的雕刻,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更多地保留竹根雕的自然特色,以体现返璞归真的情趣。接着,他又发明“乱刀法”、“连体雕法”、“组合雕法”和“大写意法”。他的艺术创新,开辟了竹根雕艺术的新天地,被称为“中国竹根雕艺术的一次革命”,也使一度滑坡的浙东竹根雕艺术产业起死回生。于是业界有了“世界竹根雕在中国,中国竹根雕在浙东,而浙东最好的竹根雕当数“张德和”的说法。

精益求精再攀高峰

1999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文化周”中,张德和的竹根雕作品首次应邀出国展出,立即引起了爱好艺术的法国人的关注。法国电视台、《费加罗报》、《欧洲时报》等数十家海外媒体作了报道,称张德和竹根雕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此后,他的竹根雕作品又多次到欧洲和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交流。他的作品在台湾宜兰艺术中心展出期间,短短6天时间,迎来了12000多名观众,创下了宜兰艺术中心全年单场观展人数之最。张德和不断探索新的突破。《茅屋?秋风》即是一个典范,在这件作品中,他采用三件组合式雕刻的大胆创意,完成了茅屋、孩童及远山的三个意象的统一,根须的密匝蓬乱,恰好形成了自然的茅屋,在狂肆的秋风下东倒西歪,几个孩童躲避着风的肆虐,远处的小山为这一画面增添了空间感和完整性,集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一体,这组作品获得了首届中国竹工艺精品创作大赛的唯一金奖和中国民间文艺政府最高奖“山花奖”。

倾家建馆传播根艺

随着获奖越来越多,张德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去他工场里参观的爱好者常常人满为患。这些年来,张德和在创作中也留下了不少得意之作,如表现一老者思考形象的《大智》,是他花了5万元材料制作的精品,后日本一位客商提出花60万买它,张德和不忍割爱。他想建一个专业竹根雕馆,把这些作品留存后世。他的想法得到了象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里决定无偿划拨5.1亩地给张德和建造德和根艺美术馆。张德和大受鼓舞,卖掉了自己的两栋房子和大部分家产,悉数投入艺术馆的建设中。现今的德和根艺美术馆是一座建筑面积达4000的仿古四合院,粉墙黛瓦,依山而筑,别有风韵。据了解,这是采用“民办国助”形式建设私人艺术馆,也是当地政府探索和发展文化大产业的一个创新。张德和说,这几年,他的心就放在这所艺术馆,想为后人留下一些艺术的瑰宝。

历年成就

1955年出生在象山西周蒙顶山的一个农民家庭;

初中毕业后,跟随一位民间艺人做漆匠,晚上到舅舅那里学雕刻。悟性聪颖,两年后就独立开了作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张德和去奉化、宁海等地考察工艺美术企业,试搞竹根雕,张德和搜罗了几十种配料,做了上百次试验后,发明了沸煮浸渍法,攻克了竹根雕仿古处理的难关;

1983年,张德和成立了象山第一家竹根雕厂——象山丹城出口工艺美术厂。鼎盛时期,拥有60多名员工、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历年被评为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八十年代中后期,张德和悉心竹根雕技艺创作,他发明的“局部施雕法”、“乱刀法”、“联体雕法”、“组合雕法”和“大写意法”等,被视为中国竹根雕艺术的一次革命;

1991年,张德和的作品《眷恋》获得中国根艺美术最高奖——刘开渠根艺奖金奖。之后,他的《洪荒时代》、《华装初试》、《出没风涛》、《茅屋·秋风》等作品,屡屡问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奖、国际性展览金奖等一系列国内国际大奖;

1999年,受邀参加“99巴黎·中国文化周”,做根雕表演。一年以后,再次受邀赴法国蒙顿做根雕艺术表演;

2003年,张德和得了6个金奖,其中一个是全国唯一的金奖。在他的引领下,象山竹根雕再度勃兴,涌现出了一大批艺术精英,象山竹根雕因此被评为“浙江名雕”;

世纪之交,张德和开始筹建私人艺术馆,他要向世界展示这项中国传统技艺;

2006年秋天,张德和筹资兴建的“德和根艺美术馆”在象山丹城东谷湖畔落成开馆。“以根载道、以艺会友”,“德和根艺美术馆”成为象山知名旅游景点,越来越多的领导、学者、普通观众慕名而来,到这里参观、交流;

2008年,张德和开办了首届浙江省高级根艺培训班,着力培养根雕专业人才。

成就荣誉

1999年,法国总统俯特别外事顾问接见张德和并参观作品展;

1999年,张德和在99巴黎·中国文化周上作根雕表演;

2000年,法国钱币雕刻家菲利浦斯,在法国展出现场特请张德和为他雕刻一件竹根雕作品;

2004年3月,宁波民间艺术家会聚申城 ,参加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

2006年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将德和堂根雕《佛手》赠送给英国前副首相;

2006年,德和堂根艺作品被选为国礼;

2007年11月,宁波竹根雕展团赴台交流;

2008年5月,象山竹根雕,亮相中国义乌文化博览会;

2009年9月,参加首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象山竹根雕”夺金奖。

2022年3月10日,入选浙江省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推荐人选名单。

个人作品

大地根雕

2000年 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2004年 获“第九届中国根石艺术博览会”(刘开渠根艺奖)金奖。这位慈眉善目,满怀爱意的母亲,望着怀里正准备哺乳的婴儿的画面,象征了大地对于人类的馈赠和不图回报。这种朴素的母爱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体验过,令人想起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既是母性的体现,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母亲的伟大使命。

张飞竹根雕

1991年 获“第二届浙江根艺优秀作品展”开拓大奖。怒目圆睁,怒发冲冠的形象,以前仅存于我们的想象当中,作者给这些想象以实在的外形。难得之处在于虽然夸张,但是生动、合理,眼神与须发呼应地十分和谐、贴切。

玉立根雕

2003年 获“第三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金奖;同年 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仕女、贵妇人之类一直都是作者比较钟爱的题材。在材料的选择上,他发现柏树去皮之后那段根的色泽、肌理,很适宜表现女性的衣着以及肌肤的质感,《玉立》就是一件这样的作品。“绮而有质,艳而有骨”所指的应该就是这种优美秀丽,又不失典雅庄重,气质与容貌兼备的形象。

秀根雕

由一块形状不规则的根瘤,作者联想成斜栽金钗的古典东方女性。几何、线条形的五官与面部轮廓使观者不能确定她到底是谁,从眉眼间略带高傲的“贵族”气质以及精巧、细腻的纤纤玉颈与樱桃小嘴,实际上暗示出,她不是表现特定的某个人,而是作者对于东方女性玲珑精致、含蓄内敛的由衷赞美。

斜风细雨

作者将连体的两个竹根通过根须的遮掩和过渡构思成一个整体。一个做人物,一个做鱼篓和桨,大胆、巧妙、自然、贴切。作者考虑到了主人公渔父身上的 “蓑衣”被吹得整齐的摆向一边;竹根须(棕榈)交错纠结也极像被雨水打湿的蓑衣,而渔父仍在风雨中自得其乐,表现出隐遁世外,“不须归”的主题。

思想者

作品与《智者》的做法相同,其最大的特点乃是对材料本身的挑战:竹子内部虚空,在仅有可供雕琢的表面上充分施展技艺尤其困难。高鼻、深目、光洁的肤色,以及脑后那顶富有新疆特色的帽子,在作者看来,虽然世间存在着民族、肤色、信仰的差异,然而 思想者们对人生与社会的思索却颇为相似。

思凡根雕

表现的是两仙女因为世间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思恋人间。虽然在天上,还是忍不住回头下望。这件作品在静态中展示出动态的形体,上升的身躯和俯视的视角形成张力,形向上而神欲下,使得作品既有飘逸的感觉又有一份稳重的定力。

刘海戏金蟾

1994年 获“浙江省首届乡镇企业优秀工艺品展评会”特等奖。作者由竹根向树根雕刻过渡的早期尝试之作。该作品在原是别人失败的作品之上,调头、翻面,加工而成。在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的刘海手中,垂下一吊三三两两的铜钱,使得作品以亦动亦静,有声有色。歪头侧脑,嬉皮笑脸的“刘海”的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老朽竹根雕

这个看上去多少有点“丑陋”的作品,架着一副眼镜,有点老学究的模样,更像是一位绍兴师爷的形象,显出其精明的职业特性。但干瘪的嘴唇,高耸的颧骨,满脸的皱纹,印证了《红楼梦》中这样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盘算了一辈子,最后还是免不了老与朽。

华装初试

1999年 获“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赛”(世纪杯)金奖。竹根雕创作顺天应人,特别是面对畸形根材,须经反复揣摩与推敲,如同该作便是充分调动形象思维,敲定认为易出效果的最佳方案,才得以胸有成竹的开始下手:分别运用“乱刀法”和“局部雕刻法”,不失分寸地把握住所作古典仕女高耸的发髻、厚软的毛领及面相的刻画,同时利用根材因生长遭受石头挤压而成扭曲变形的形状,是之恰到好处地构成“不雕而雕”的“华装”部分。并能看出人体手臂在里面隆起的生动姿态,以及足以与整个造型追求“雕而不雕”的其他部分,形成虚实相间、互动协调的统一体,而令人物形象脱颖而出,一展躯体俯首的优美身姿和处在那种“镜前人后,试着新装”情节中凸现的风韵。

钓鱼岛主人

钓鱼岛既是我国的领土,在作者看来,又是如“蓬莱”、“方丈”之类的世外桃源。作品采取两种不同的木材表现出相异的肌理,竹子因为有节,呈筒状,取其一半为船身,柏树的天然纹理处理成船下的波涛,作者描绘了一幅渔夫栖身钓鱼岛的画面。“主人”一词也是千百年来国人对于其领地主权的见证。

澹泊根雕

2003年 获“第三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金奖;2004年 获“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评定会”精品奖。作为雕塑,在三维空间展示形体,通常的做法是把对象刻画得精确到位,借用一个具体、可把握的形象来传递作品的信息。然而作者在创作《澹泊》的过程中,尤其在对眼睛的处理上,采取的是把对象虚化的表现手法,与之相反,众所周知“画龙点睛”的典故,在这里却隐而不点,既是作者的自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认为,一位文人、先哲对待人生,处理世事,应怀澹泊之心,不求乎外,但求乎内;眼睛不是用来审视外界,而是内省,佛曰“观自在”,不为名利所累,自然也就澹泊了。

大智根雕

2001年 获“首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金奖。作者在塑造正面“老子”形象的时候,用的是俯视的视角,有几个好处,一是能和观众目光直接接触,发生交流;二是符合老子倡导的“无为”的哲学观念。拱手状、目光下垂的老子,以其“沉静”,和自然融为一体。另一个别出心裁的地方是,老子反面,依照自然的纹理,俨然一位西方圣哲的胸像,意指东西方智慧有所偏重但殊途同归。

沉鱼根雕

从古到今,几乎所有文化人赞赏美人不外乎“如花似玉”,“花”与“玉”的美带来的体验是直接的,作者却利用一段纹理扭曲的藤条阐释了“美”的间接含义。作品《沉鱼》指的就是常在溪边浣纱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因为美丽,水中的鱼看见她都忘记了游动,故有“沉鱼”一说。一丝丝的木纹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纱与丝细腻的质感,也合乎作者“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创作理念。

背影根雕

将优美的形态与伟大的母爱融为一体的佳作,在绘画与雕塑中屡见不鲜,然而此作独具一格:仅仅是通过一个在摇篮旁边的“背影”,营造出含蓄、典雅的东方女性形象。作者考虑到对于面部的审美,也许各人喜好不一,但一个充满慈爱的“背影”,总是能在记忆的深处拨动人们的心弦。

探竹根雕

弯背弓腰的姿态有欠美观,一般很少表现,而由于竹子自身材料的限制,只能取顶端偏斜出来的部分为头部。作者抓住了手握经书的老学究眯眼打量事物的神情。竹子内部虚空,由内部隔开,正与老学究的嶙峋瘦骨相对应。

渔翁竹根雕

1997年获“第六届中国根艺优秀作品展”(刘开渠根艺奖)银奖。渔翁粗看似乎完整保留了根的自然形态,斗笠、须发、蓑衣、钓竿全是天然,其实是经过作者的剪裁,唯有贴近自然才能领会闲适的趣味。

楚魂根雕

创作手法很可能源自漫画的启发。对于人体的比例,显然不合常规。整个作品呈高耸的山状,象征品德节操的高尚。由于透视的影响和材料自身的外形特征,使得头部靠近“峨冠”的地方形成视觉的灭点,作品虽不高,观者犹如置身袍底,仰望高山。作品两部分以颜色区分开,素描了屈子“江上行吟”的片断。忧国忧民,洁身自好的形象借眉头和嘴角等细部自然流露,“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大概就是指这种品德吧。

茅屋一秋风

2003年获“首届中国竹工艺精品创作大赛”(唯一)金奖;同年 获“第八届中国根艺优秀作品展”(刘开渠根艺奖)银奖;2005年 获“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暨浙江省民间艺术普查保护成果展”“天工”最高荣誉奖;2007年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该作由三件独立的单件组合而成,在形式上,使竹根雕之作别开生面,突破过去单体、单一和单调的传统面目,向可塑性小、局限性大的竹根雕弱点发起挑战;在内容上,通过营造山前两座茅屋残破景象,试图表现唐代大诗人杜甫笔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诗意,引人有感邻家孩童争抢被秋风吹走的草扇拿回家补漏挡风,是如何让杜甫触景生情,发出脍炙人口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心声;在制作上,与选题形式、内容一样罕见,采用了大写意表现手法,不惜调动圆雕、浮雕、镂雕、阴刻和乱刀雕等各种技法,富有原创性的个性与特色。

人之初

2002年获“首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选评会”精品奖。该作用材,取自被抛弃在垃圾堆当作废物的一块竹根,经清除周身嵌满的泥石之后,发现其中有一根弯曲的竹编,斜贴着大竹根,由浓密的根须紧紧裹住……可谓不同寻常,乃至利用如此原生态之“绝”做文章,通过画龙点睛的局部雕刻,加上必要的取舍和整合,使其“根”伴随象有心生的构思“盘活”起来,不失艺术形象的视觉审美效果,均能围绕“人之初”命题,与观众对话,这是该作因材施艺所遵循的创作理念,至于会给人以何种感受,任由见仁见智,共同对“艺术的根”,作出诠释与解读。

出没风涛

2003年 获“首届中国竹工艺精品创作大赛”铜奖;2004年 获“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评定会”精品奖;此作有感于范仲淹《江上渔者》中渔父捕鱼之艰险,联想到艺人生涯之不易。试图通过雕刀的传递和竹根的介质,来表达作者内心思想情感。君不见,白发苍苍的渔者,在夕阳下驾一叶扁舟,全神贯注地奋力拼搏在风浪中,去打捞明天的希望,那空空的渔篓则警寓艺无止境。成就属于过去,一切从零开始。作品由上下两个联体竹根巧构而成。作者巧妙地借用根、须、空、节、疤等一切自然因素,内容丰富、心裁别出、清新自然、独特隽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