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2 16:46
张振仕(1914-1992)辽阳人。著名画家、教授。1932年考入京华美术学院西画系,得到国画大师齐白石指教,成绩优秀,获学院特级优秀奖,是当时全校学生中唯一获得奖学金,曾参加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制作。
1936年毕业后,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讲师,辽宁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国立长白师范学校授兼美术系主任。 1949年任《察哈尔画报》幅主编,1950年在中央美术学校美术供应肖像股长。1956年调中央工艺美术学校,任基础课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素描、中国画、像的教学与创作活动,治学严谨,功底深厚。曾为全国各地绘制毛泽东画像近千幅,是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第一幅毛泽东画像的作者。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很多作品被中外博物馆、术馆收藏。在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作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
曾任北京美术学会副秘书长,北京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华老人文化交促进会理事,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职工大学兼职教授。
1932年初,张振仕入了北平京华美术学院西画系。中秋节,参加北平美术界爱国人士举办的《纪念“九一八”国耻一周年》画展,为东北抗日民众募捐。1935年毕业后,他曾在北平的北方、洪达、党存等中学任美术课。1937年7月3日,又参加了爱国漫画家孙之俊、叶浅予等在中心公园春明馆举办的北平首次大规模漫画展,作品内容直接指向日本侵略者和汉奸走狗。其中张振仕的《打回老家去》,备受群众欢迎。但国民党警察巡长却强令将这幅画撤掉,还要抓走作者。幸亏敌人不认识作者,张振仕在观众的掩护下,躲过了敌人的抓捕。
1938年,张振仕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素描课,他始终以漫画为武器,以画展为阵地,宣传抗日救亡,刺向敌人的心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张振仕才回到了阔别16年的东北老家,与劫后余生的亲人团聚。他先后在辽宁艺术专科学校、吉林长白师范学院教美术课。1948年夏,他随学院迁入北平。1949年初,参加革命工作,在察哈尔日报社任美术编辑、察哈尔画板画报社副主编。1950年初,调回北京,任中央美术供应社肖像股股长。专职画领袖肖像和印制工作。每次将领袖肖像画完,都须经中宣部、文化部出版总署邀请专家仔细审查,认真评定。张振仕画的领袖肖像总是名列榜首。
天安门城楼上6米多高的毛主席像,就是张振仕辛勤劳动的伟大作品。每年“五一”、“十一”都要更换新画像。他经常通宵达旦赶光荣的任务。1964年,组织上考虑张振仕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学上任务重,年岁大,决定由王国栋接替他画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像的任务。
“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以“混进革命队伍里的反革命”、“骗取革命群众信任,为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的”为名,还说他“故意将毛主席像少画一只耳朵,污蔑毛主席偏听偏信”,将张振仕进行批斗,逼迫他交待“反革命罪行”。真是荒谬绝伦。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了,他才被彻底平反。
1977年1月,中国博物馆举办《周恩来生平业绩展览》,张振仕受邀为展馆序幕厅画了一幅1×2米的周恩来半身像,获得中央首长和邓颖超满意的夸奖。此后,又给邓颖超画了一幅周恩来坐在沙发椅上稍侧画的油画,以“伟大的马列主义者”为题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