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20:32
张文舟 (1912年一1986年1月2日),山西沁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红军,历任红二十九军参谋长、延安留守兵团司令部参谋处长、西北野战军参谋长、装甲兵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代理参谋长等职。张文舟早年曾在抗日同盟军和东北军做党的秘密工作。参加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西征,对陕北红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参与指挥保卫延安等重大战役。在代理志愿军参谋长时,参与指挥了金城反击和上甘岭等战役。建国后为装甲兵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曾任装甲兵副司令员、全国政协第六届常委。
张文舟,1912年出生于山西省沁县。原名霍昭汉。又名张松涛。少时读书。早年考入冯玉祥部西北军陆军军官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作风培养,思想追求进步,受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参加秘密的革命活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西北军基层任职,从事秘密的兵运工作。1933年夏在张家口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师担任排长,随部队参加对日本侵略军作战。同年冬同盟军失败,被中共组织派入国民党军东北军中从事兵运工作。1935年年初,他到陕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到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先后任副连长、连长。后调任中共陕北省委军事部参谋科科长、参谋长,参加了巩固发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中共中央、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抵达陕北后,1936年他先后担任中共延川县委军事部部长。后调任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作战科科长,随军参加西征战役。同年冬调任陕北红二十九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37年后担任陕北红二十九军参谋长。他协助军长政委组织部队进行军事训练,担负陕甘宁边区北部防御任务。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25日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9月以中央军委参谋部部分人员组成八路军后方总留处司令部,他调任参谋处作战科科长。1939年秋,他升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作教科科长。他协助参谋长谋划组织留守兵团各部队,加强战备做好保卫陕甘宁边区防卫工作,进行军事训练,开展大生产运动,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他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学习,认真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和中央文件,聆听毛泽东等讲课,深刻联系思想工作实际进行总结,提高了理论思想水平。1942年6月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他担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同年10月1日,由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改编为八路军警备第三旅,他调任参谋长,并兼三边军分区参谋长,协助旅首长谋划组织警备三旅,做好陕甘宁边区西北边防保卫工作,抓紧部队军事练兵,进行大生产运动。1943年后,他升任警备第三旅副旅长,参与领导部队参加保卫和建设陕甘宁抗日后方基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三旅兼三边警备区副旅长,参与指挥部队巩固扩大陕甘宁解放区。1946年5月,他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参谋长。刚整编的联防军下辖五个旅和五个军分区。他协助联防军首长组织部队加强军事训练,做好自卫战争准备。8月下旬参与指挥部队出击南线,接应第三五九旅进入陕甘宁边区,10月取得北线榆林、横山战役胜利。1947年1月挫败国民党军对关中地区的进犯。3月国民党军发起向陕北的重点进攻,企图闪击延安党中央机关。3月18日中共中央机关撤出延安。20日成立西北野战军,他担任参谋长。他协助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等指挥野战军转战陕北,以两万余兵力应对国民党军25万兵力的猖狂进攻。3月24日至5月4日,他参与谋划指挥采取“蘑菇”战术与敌周旋,集中兵力击敌虚弱,连续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的重大胜利,稳定了陕北战局。尔后又取得陇东、三边、沙家店、黄龙、延清等战役胜利。1948年他参与谋划组织指挥野战军进行了宜川战役,解放黄龙地区,随后又进行了澄合、荔北战役。9月他改任第四纵队参谋长,参与指挥纵队参加冬季攻势作战。1949年2月纵队改为军,他担任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参谋长。6月成立第二兵团,他担任参谋长。他协助兵团首长指挥部队参加扶(风)眉(县)战役和兰州战役,参与解放大西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兵团兼甘肃军区参谋长,参与指挥部队歼灭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建立甘肃军区各级机构,担负支援进军新疆和支援解放大西南任务。1950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以第二兵团机构为基础组建军委摩托装甲兵司令部。他协助司令员许光达在北京组建兵种机关,建立规章制度,开展各项业务工作。1951年7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他仍担任参谋长。1952年2月他参加抗美援朝到朝鲜前线,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代理参谋长,协助彭德怀等参与指挥了春季和夏季巩固阵地作战、金城反击战和上甘岭战役,取得重大胜利。他荣获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授予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2年年底他返回国内,仍担任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他协助许光达司令员等,认真总结装甲兵在抗美援朝作战的经验、组织全军装甲兵部队开展正规化训练,提高指战员素质,大力加强技术工作,基本建立起技术保障体系,推进装甲兵部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55年他调任南京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9月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主持对装甲兵高中级干部进行培训、轮训,紧密结合兵种特点,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训练,重视吸取苏军先进经验,为装甲兵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领导干部。1958年6月1日成立装甲兵学院,由许光达兼院长,他担任第一副院长,主持工作,负责培养了装甲兵大批营、团军政干部和师、团参谋人员。1959年他曾入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仍担任装甲兵学院第一副院长。1961年4月19日,他被任命为装甲兵副司令员兼装甲兵学院院长。他主管装甲兵院校工作,重视组织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从严办校,严格行政管理,培养优良作风。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冲击批判。装甲兵学院撤销后,他仍担任装甲兵副司令员。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他坚决拥护。他参与领导装甲兵广大指战员,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拨乱反正,加强装甲兵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82年8月装甲兵改为总参谋部装甲兵部,他离职休养。1983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他虽然退居二线,仍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全国政协的会议,参政议政。1986年1月2日,他因病在北京逝世。1月10日,张文舟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抗美援朝中认真整理材料,推动部队作战和训练活动
1950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张文舟在参与组建军委装甲兵工作期间就已经密切关注着朝鲜战争的动向,经常工作到深夜。1951年组建装甲兵兵种,张文舟出任装甲兵参谋长,1951年7月,第五次战役胜利结束后,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参加板门店谈判。1951年8月,张文舟经彭德怀司令员提名,中央军委批准,出任志愿军代理参谋长,与第二批志愿军部队入朝参战。在此期间他加强了志愿军司令部参谋二十四小时值班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除必须汇报当天的敌我情况变化外,还要求及时整理出“战况综合”“敌情综合”等材料,按时呈送志愿军首长并及时下发部队,对当时的作战和训练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关键时期,他在彭德怀司令员带领下,积极工作,取得了金城反击战和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板门店我方谈判需要。停战后,他又奉彭总之命,在沈阳组织编写志愿军作战史,总结作战经验以利再战。
严谨做事低调做人 品格高尚大公无私
1983年6月,张文舟将军离开军队,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担任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组长,为征集出版现代史资料积极发挥 “余热”。
张文舟一生热衷学习,工作严谨。他对身边秘书的要求是一个字都不能错。晚年,他仍然保持他最大的爱好是买书,他有空就去书店,而且每次都买很多书。每次秘书到他家给他送文件,他都在坐着看书。
张文舟参加革命后,因为革命需要,他隐姓埋名,几十年与老家失去联系。退职后,张文舟两次回归故里,寻找亲人。在县里人眼中张文舟是了不得的大官。但他从来都坚持原则,公私分明,花自己的钱可以,花公家的钱不行,从未动用公权为自己和亲属办过私事。村里老支书说,张文舟为了感激亲友,帮助贫困的同族乡亲早日摆脱贫困,每月发下工资后,他第一件考虑的事是交党费,支持国家建设,第二件事就是尽力节省开支,把节省下来的钱,一点点攒起来,到了年底,按份分别邮递给村里需要帮助的亲人,少则十元,多则八九十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文舟在老家曾盖东房三间,他谢绝各方帮忙,汇款回家由亲属帮助打理;老支书到京办事,需要乘车外出,张文舟放着自己的公车不用,却自掏腰包给老乡打出租。张文舟不仅从严要求自己,而且把他低调为人、坚持原则、公私分明的秉性也传给了他的子女。
《第七届中央领导成员和解放战争时期党政军高级领导人》: 张文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军队出色的高级参谋工作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他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
《人民日报》:张文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献出了毕生精力。
2019年7月5日,沁县举办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张文舟将军红色革命事迹宣讲会,重温张文舟将军的革命历程,缅怀革命先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矢志不忘初心、勇担光荣使命。
2012年,原装甲兵副司令员张文舟将军的子女在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向解放军档案馆捐赠了张文舟生前的500多件珍贵档案资料。捐赠仪式上,解放军档案馆馆长徐铭德代表解放军档案馆接受档案捐赠,并为张文舟子女颁发了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