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高

更新时间:2024-06-24 19:24

张明高,1937年12月17日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市,无线电波传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产业部第22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37年11月15日,张明高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市

1954年,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

1957年07月至1962年07月,就读于武汉大学数学系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2年08月至1965年04月,在国防科委1019研究所工作。

1965年04月至1981年08月,担任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10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1年08月至1983年10月,在美国卢塞福阿普尔顿研究所进修。

1982年02月至1986年12月,担任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9月10日,加盟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明高提出了全球适用的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统计预算方法,1990年被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采纳,取代了美国NBS方法和法国方法,1992年形成CCIR P.617-1建议,成功地应用于中国国内外的对流层散射电路的评估之中,效果良好,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随后于1995年又被编入ITU-R的地面电波传播手册。主持研究确定了一套适于中国及邻近地区卫星通信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电波预测方法,在卫星移动通信方面提出的海面反射衰减预测方法,形成了ITU-R P.680-3建议取代了仅适于1-2GHz的日本方法;电离层闪烁长期统计预测方法形成了ITU-R P.531-5建议,这些理论成果为中国有关卫星和飞船的通信系统的论证和设计提供了电波传播方面的科学依据,获2001年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在地面无线电业务电波预测方法研究中,对Hata模式的改进使适用距离从20km扩展到100km,此成果已纳入ITU-R P.529-2建议之中;有关大气衰减的简易预测改进方法被纳入ITU-R P.676-3建议,取代了英国方法。

根据2020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张明高先后七次获得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

人才培养

张明高认为:“研究应坚持科学精神,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修正理论,才能形成自己的创新成果。”

张明高从不在自己指导的学生论文中署第一作者,甚至不署名,他说,这是对学生的公平;他不求唯我独尊而崇尚学术民主和尊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张明高从多方面推动了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国际电信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为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河南师范大学评)

张明高在信息与电子工程系统中一系列最为关键的电波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得到世界各国权威专家的公认,在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科学中国人》评)

张明高循循善诱,作风朴素低调。在电波技术这方热土上,他培养了一批骨干和精英。他甘愿做电波技术领域的一捧春泥,用丰厚的学养和高尚的品德言传身教,培育着中国该领域的科技新苗。(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