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5 17:00
张焕乔,1933年12月13日出生于四川省巴县,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33年12月13日,张焕乔(幼名泰亨)出生于四川省巴县土主场(现重庆市沙坪坝区)毛家岗。
1946年夏,考入重庆市巴蜀中学,初中时得益于数学老师蔡嗣静的启蒙教育,在高中受到数学老师吴常健、物理老师董贞熙和化学老师王正文的指导,使他对数理化学科产生兴趣。
1952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二年级时是获各科满分的4位学生之一。
1955年秋,国家为发展原子能事业,决定从几所重点大学物理系选调近百名高年级学生去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学习,由武汉大学调选10名学生,张焕乔被选中,实现了他想学核物理专业的梦想(武汉大学没有该专业)。
1956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在戴传曾领导下从事中子物理实验研究。
1958年10月,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实习,师从M·彼伏日涅耳。
1960年1月,从前苏联回国负责将一台晶体谱仪改建成中子衍射仪;9月,由中子衍射组调到裂变物理组,在何泽慧领导下承担235U、238U和239Pu重核裂变中子谱平均截面的测量任务,完成异形钋α源强度与均匀性的测量。
1965年底,承担检验国产核石墨性能,为天然铀石墨生产堆的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数据。
1982年1月,应邀访问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里亚洛国家实验室,参加在XTU-16串列加速器上的重离子融合反应实验研究,建成静电偏转分离器,负责完成了重离子融合反应的检验实验。
1984年2月,回国后提出开展垒下重离子融合裂变反应碎片角分布的研究,计划开展重离子融合裂变中子多重性和垒下重离子融合反应激发函数这两个研究课题。
1984年—2000年,担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93年—1994年,在意大利里亚洛国家实验室工作访问。
1993年—2000年,担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焕乔参与压电石英单晶中子衍射增强现象的发现,并提出合理解释。为国防需要测量部分重要核数据,提供若干测试手段和方法。系统研究自发裂变和中子诱发裂变的中子数及其与碎片特性的关联,提供了高精度252Cf自发裂变的平均中子数,被收入国际标准。系统研究近垒和垒下重离子熔合裂变角分布,发现碎片角异性的异常现象。研究垒下重离子熔合反应的平均角动量激发函数和熔合势垒分布,揭示了双声子激发引起熔合势垒分布劈裂成三个峰。采用转移反应作探针和发展ANC方法,观测到12B第二,第三激发态和13C第一激发态为中子晕态,扩大了晕核研究范围。
2015年6月21日至26日,张焕乔与张英逊、图雅和贾会明同行,去意大利卡塔尼亚核物理国家实验室(LNS)参加第12届核核碰撞国际会议(NN2015)。
张焕乔教育学生既要勤奋努力,又要动脑思考。既要脚踏实地,立足现实,又要谋求发展,着眼未来。在实际工作中要灵活处理自主研发与购买设备的关系。
截至2018年4月,张焕乔先后培养了二十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一名博士后,在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要求严格,自己身先士卒,带领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帮助他们尽快成长,锻炼成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科研工作者。
2019年,柳卫平、葛智刚和张焕乔带领的原子能院“核基础和核数据”创新团队获得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
张焕乔的父亲张玉田一生经商,鼓励子女求学。他和兄长相差11岁,皆好学,先后于大学毕业。在他5岁时,生母辞世。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父兄皆在重庆,他在农村读小学,学校条件很差,学习全靠自己努力,而且每天独自上学,来回要走18里路,客观上从小培养了他的毅力、独立能力和自学意识。1949年5月,父病逝,9月,父亲留下的纸店在重庆“9.2”大火灾中焚烧殆尽,高中读书全靠兄长支持。
张焕乔为中国第一台中子晶体谱仪和第一台中子衍射仪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评)
纵观张焕乔先生的核物理生涯,他师从名师,勤奋严谨,先后从事中子物理、裂变物理和重离子物理研究,在每个领域都取得了很重要的成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强记博闻、记忆精准;他为人谦逊,乐于关心、帮助同事;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做人、育人和科研工作上都是后辈学习的楷模。(《中国科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