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8 11:26

弦(拼音:xiá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弓,弓弦处用一点表示弓弦之所在,属指事字。后演变为从弓、玄声的形声字。“弦”的本义即弓弦,是绑在弓上用于发射箭的细绳;后转指乐器上用以发声的细线,又引申借指半圆的月。“弦”还用作数学名词,指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或连接圆周上任意两点的线段。

字源演变

甲骨文中有图1、2、3的字形,这一字形在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释为“弦”,二是释为“”。

这些字形主体为“”字。右部有两段弯曲笔画为弓背;较直的线条是弓弦。其中弓弦部位有一个小圆圈。按照把这类字形释为“弦”字的学者们的观点解释,这是一个指事字。于弓弦处加一指事符号,以表示弓弦之所在。

发展到秦代,弓弦和指事符号演变成“糸”(图4),而“糸”的上端与弓连接,犹具弓弦的象形意味。《说文解字》收录的小篆中,把“糸”与“弓”分离(图5)。再后来,“糸”讹变为“玄”(图6)。“糸”“玄”小篆字形相近,而且“玄”“弦”古音相同,因此“弦”所从的“糸”声化为“玄”。这样一来,“弦”就成为了形声字,从弓表意,从玄表音。

弦的本义指系在弓上的弓弦,弓弦一般以牛筋、麻绳等制成,用来发射箭矢。因为系在琴瑟等乐器上用来弹奏的丝线或钢丝等的形状与弓弦很接近,故把乐器上用于发声的这些线也称为弦,并把这一类用弦来弹奏的乐器称为弦乐器。

此外,月亮半圆或小于半圆时的形状与系着弦的弓的形状相像,所以人们也称此时的月亮为弦月,并把农历初七、初八时的月亮称为上弦月,因为此时月亮上半部空缺,状似弦上弓下的样子;而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时的月亮形状恰似弦下弓上的样子,故被称为下弦月。

在平面几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弦系弓上之状类似的图形、如在圆周上任意设定两点划线段而组成的图形,带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数学家们把这样的线段或斜边也称为弦。

此外,钟表的发条也叫弦,如“给钟表上弦”,意即把钟表的发表拧紧。因为钟表的发条有弹性,具有弦的某些特性,所以钟表的发条叫弦。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二】【弦部】胡田切(xián)

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凡弦之属皆从弦。

说文解字注

弓弦也。弓弦以絲爲之,張於弓。因之張於琴瑟者,亦曰弦。俗別作“絃”,非也。弦有急意,故董安于性緩,佩弦以自急。心部曰:𢛆,急也。

从弓,象絲軫之形。謂(糸)也,象古文絲而系於軫。軫者,系弦之處,後人謂琴系弦者曰軫。胡田切,十二部。今字作弦。○按軫當作“紾”。从車者,譌也。紾者,轉也。《方言》:“軫,戾也。”軫乃紾之叚借字,絲紾,言弦戾也。

广韵

胡田切,平先匣 ‖ 玄聲元2部(xián)

弦,弓弦。《五經文字》曰:“其琴瑟亦用此字,作絃者非。”《説文》作𢎺。又姓,《風俗通》云:“弦子後。”《左傳》鄭有商人弦髙,晉有弦超。

【校釋】琴瑟:《五經文字》卷下作“琴瑟弦”,當據補。

康熙字典

【寅集下】【弓部】 弦

广韵》《正韵》户田切。《集韵》《韵会》户千切。并音贤。《说文》: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也。《仪礼·乡射礼》:有司左执驸,右执弦而授弓。

又半月曰弦。《释名》:弦,半月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也。《前汉·律历志》:淳于陵渠复覆《太初历》晦朔弦望,皆最密。

又国名。《春秋·僖五年》:楚人灭弦,弦子奔黄。注:弦国,在弋阳轼县东南。

又姓。《广韵》:《风俗通》云:弦子后。《左传·僖二十三年》:郑商人弦高。《哀四年》齐陈乞弦施,救范氏。《哀十一年》使问弦多以琴。

又脉数曰弦。《史记·仓公传》:脉长而弦。

又弦蒲、弦中,皆地名。《前汉·地理志》:正西曰雍州,薮曰弦蒲。注:在汧县。又雍州山北有蒲谷乡弦中谷。

又与弦通。《礼·文王世子》:春诵,夏弦。《乐记》: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弓”3画,首笔、第三笔㇉(竖折折钩)都一笔写成。

【写法】“弓”窄“玄”宽,顶部“弓”略低,底部“玄”略高。“弓”,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玄”,横起笔竖中线左侧,比“弓”的短横略高;两个㇜(撇折)上小下大,上㇜(撇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下㇜(撇折)起笔横中线,两㇜(撇折)的折点都在竖中线左侧。

书法展示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