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匠

更新时间:2023-06-26 20:36

弹匠也称弹花匠,是指弹制棉絮(也叫棉被)的民间工匠,传统的弹匠是用专用的弹弓先将棉花的纤维弹开,使其松软均匀,然后铺成一张张棉被,用专用工具压平。现在的弹匠弹棉花时多用一种专门机械——弹花机。

使用工具

在外行人的眼里,弹匠是个很有趣的事情,而这些工具也挺有特色。有一把专门的弹棉花的弓,根据个人的习惯可长可短,通过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来沾取棉花,把棉花拼成方形,我们所听到的弹棉花的标志性声响就是由它们发出来的。这就是弹棉花最基本的工具,整理棉花都要靠这个“弓”。

职业特点

弹棉絮工序繁琐复杂,首先要将棉花弹活,丝缕理清才能拢成棉被形状,然后铺底线,拉面线后稍微压实,翻转弹定型,点缀花草,书写主人姓名,就能铺另面的网线了,最后扎角,均匀的碾压成型。如果是旧棉被翻新,那还得多一道工序:撤除旧有的网线。

职业现状弹匠是九佬十八匠中一种,现正面临消失的危险。

从上世纪末起,弹棉花这个老手艺就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因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家里盖的,已经不仅仅是老的棉絮棉胎,取而代之的是品种繁多、色彩斑斓的各种各样晴论被、九孔被,对于这些方便简单又暖和的玩意儿,大多数人还是认同的。同时弹棉花的手艺也慢慢的被机械化操作所代替,这里便是一个机械化工厂,生产效率是蒋老汉的几十倍。

弹棉花是很古老的工艺了,即使是现代生活我们也离不开它。因为,即便是年头久远的又硬又黑的棉絮,一经重新弹制,又洁白柔软如新,很是神奇。可弹花匠人工作很是辛苦,灰尘很重,很多人在露天作业,随便找个墙角或打个棚子就可开张。几乎没有人想从事这个职业了。

历史渊源

元代王桢《农书、农器、纩絮门》载:“当时弹棉用木棉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县弓来弹皮棉。”温州地区始于何时待考。旧时,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

弹棉,实际上指的是弹棉胎,也有弹棉褥(垫被)。棉花去籽以后,再用弦弓来弹,絮棉被、棉衣的棉,就加工到这一步。如过去女儿嫁妆的棉絮都是新棉所弹。一般人家也有用旧棉重新弹加工的。弹棉工具有大木弓,用牛筋为弦;还有木棰、铲头、磨盘等。弹时,用木棰频频击弦,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以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纱布好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按民俗,所用的纱,一般都用白色。但用作嫁妆的棉絮必须以红绿两色纱,以示吉利。如旧棉重弹,须先除掉表面的旧纱,然后卷成捆,用双手捧住在满布钉头的铲头上撕松,再用弓弹。

改革开放以来,有数以万计的现代温州人为了创业,远离故乡,外出闯荡,他们整年奔波在全国城乡,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和世界各国,为“温州模式”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就是经弹棉郎为代表的温州人走四方创业精神的传承。现今,手工弹棉逐渐为机械所代替,有所减少,但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帮手工弹棉仍在各地流行。

--------

歌曲《弹棉花》

这首歌曲取自电影《巧奔妙逃》中的插曲。

歌词如下:

弹棉花啊弹棉花

半斤棉弹成八两八哟

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哟

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

哎哟勒哟勒 哎哟勒哟勒

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

那个姑娘要出嫁

弹棉花罗弹棉花

半斤棉弹出八两八哟

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哟

弹好了棉被姑娘要出嫁

歌词大意:这是一首呼唤爱情的歌曲,姑娘姓谭(弹)叫棉花,他站在高山上呼唤心上人……一唱就会引来花姑娘。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