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9 18:54
弹窗广告是指打开网站后自动弹出的广告,无论点击还是不点击都会出现在用户的面前。采用弹窗广告的在游戏行业中主要体现在web游戏上面。
弹窗广告是指打开网站后自动弹出的广告,无论点击还是不点击都会出现在用户的面前。用户一般都对这种强迫式的广告形式很厌恶,影响了访问用户的上网速度,还带有大量的不安全因素,因大多数浏览器会提供一些插件来屏蔽弹出广告。
一般弹窗广告之中都具有强制性,并且可能包含挂马病毒,木马病毒。有的浏览器虽然自己本身具备防广告的功能,但是并不能完全的拦截,所以对于此类的广告,建议大家不要去点击,立马关掉,如果浏览操作,之后应该杀毒。
web游戏借助于浏览器载体直接可以注册进入游戏服务器,免去了用户下载等操作,同时web游戏在研发周期都相对较短,这样导致web游戏泛滥,如何在有限的用户中获得更多筹码,游戏厂商绞尽脑汁,大部分通过弹窗广告来吸引用户点击注册等,相关部门针对一些采用擦边球等方式骗取用户注册等的广告进行叫停,同时给予一定得警告。行业要健康发展,需要广大厂商共同努力,弹窗广告的题材是否真的是体现在游戏内容上还是采用一些类似美女诱惑等题材,这些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Arguments - 参数
url
可选字符串参数,指向要在新窗口中显示的文档的URL。如果省略该参数,或者参数为空字符串,新窗口不会显示文档。
name
可选字符串参数,该参数可以设置新窗口的名称。
相同name的窗口只能创建一个,要想创建多个窗口则name不能相同。
features
可选字符串参数,该参数用于设定新窗口的功能。因为该参数是可选的,如果没有指定该参数,新窗口有所有的标准功能。
可选布尔参数,设置新窗口中的操作历史的保存方式。
true - 创建新历史记录
false - 替换旧的历史记录
一、打开你的 IE 浏览器“Internet 选项(O)...”;
二、点击“安全”选项;
三、点击“自定义级别(C)...”,出现“安全设置”对话框;
四、找到“脚本”项目,点选“禁用”,然后确定。 有没有发现你的 IE 浏览器内的浮动广告消失了? 如果想取消屏蔽只需用同样的方法,把禁止改为启用就OK。
2014年9月2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24日召开“整治网络弹窗”专题座谈会,专项研究治理网络弹窗乱象,决定近期启动“整治网络弹窗”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对网络弹窗的整治力度,严肃查处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木马病毒、诈骗信息等非法弹窗行为。
2021年10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组织召开行政指导会,规范企业电脑PC端应用软件弹窗信息行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金山软件、爱奇艺、鲁大师、迅雷等企业代表参会。
会议指出,经过专项整治,主要互联网企业(TOP100)在移动APP端开屏弹窗信息行为进一步规范,“关不掉”“乱跳转”问题基本解决。但在电脑PC端,部分应用软件未经用户同意开机自启动弹窗骚扰用户、设置障碍难以关闭、强制捆绑安装其他软件等问题突出,严重侵害用户合法权益。
会议强调,相关企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主动查找问题、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时刻牢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发展和规范并重,把维护用户权益和赢得用户信任作为企业的发展之本。
会议要求,相关企业要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一是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明确告知用户弹窗信息来源,不得以“默认同意”等方式强制用户接受产品自启动进行弹窗或提供相关服务;二是尊重用户选择权,为用户提供清晰、有效、显著的弹窗信息关闭选项,不得采用虚假或过小关闭按钮误导用户;三是进一步优化改进产品,避免开机时集中弹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浏览网页时,你是否遇到过“不下载APP就不给看全文、不能看评论”等问题?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召开行政指导会,督促相关互联网企业进行整改,强调不得以折叠显示、主动弹窗等方式强迫、误导用户下载APP。
一是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网络弹窗以色情低俗图片或视频诱导网民点击,推广境外色情网站。
二是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打着折扣产品、兼职、中奖等幌子进行诈骗,或者推广非法药品,夸大药品疗效,欺骗网民购买。
三是违规发布新闻信息。部分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网站、软件、播放器等违规编发时政新闻,转载来源不明的信息误导网民。
四是传播木马病毒等恶意插件。一些网络弹窗含有恶意插件,自动下载到用户终端,强行安装,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等。
一是严禁有害弹窗信息。严禁传播淫秽色情低俗信息、虚假诈骗信息、木马病毒恶意插件以及违规发布的新闻信息等。
二是规范弹窗行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显示软件名称。软件弹窗广告必须在其标题栏区域显示该软件名称;(2)禁止自行打开。禁止弹窗软件在用户无操作的情况下,自动打开广告页面;(3)确保一键关停。具有网络弹窗功能的软件,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关闭按钮和通道。(4)控制数量和位置。网络弹窗不得过多过滥,影响网民上网体验。网站要对弹窗数量和位置等进行控制。
第一阶段启动专项行动,督促网站自查自纠。
第二阶段开展社会教育,推动社会举报,引导网民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第三阶段督促检查,推动互联网协会、广告协会等行业组织制定自律规范,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2022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自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定》旨在加强对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规范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2023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扎实做好广告监管领域行风突出问题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进一步加强对广告监管领域行风建设工作的指导,提出在开展互联网广告领域治理工作方面,将紧扣直播带货广告、弹窗广告、“软文”广告等新型广告形式,加大互联网广告乱象清理整治力度。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消费者在扫码消费时对广告设置的体验消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弹窗广告在扫码消费的情景中普遍存在,超九成消费者认为弹窗广告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对这些广告表示不满意。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不同情景下遇到弹窗广告的比例有所不同。在网购和使用共享充电宝情景下,约有58.5%的消费者遇到过弹窗广告,餐厅消费情景为52.9%,超市/便利店和共享单车消费情景分别为51.8%和50.7%,而在健身房消费情景下仅有22.8%的消费者遇到过。在扫码消费的过程中,弹窗广告和广告推送问题引发了多种疑虑,影响了消费过程的顺畅体验。64%的消费者反映广告干扰了付款界面,直接影响了支付的流畅进行,导致不满情绪并降低了购物效率。63.4%的消费者认为广告数量过多,严重干扰支付效率,延误购物进程。同时,53.4%的消费者抱怨广告出现过多,影响了选购商品或服务的体验,降低了继续消费的意愿。
“弹窗广告”肆意而为,不仅影响上网者的心情和工作效率,还会带来木马植入、信息诈骗、强制消费等问题。治理弹窗泛滥,监管必不可少。相关部门应明确监管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精准执法,不能让弹窗广告想弹就弹。对恶劣弹窗给用户造成伤害和损失的问题,也应明确具体的主体责任。在这方面,不妨参照治理垃圾短信的措施来加强对弹窗广告的监管:任何实体和个人未经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弹窗广告;接收者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弹窗广告的,应当停止向其发送。治理弹窗泛滥,平台责无旁贷。有关平台应珍惜声誉、控制弹窗。对发布违规广告的网络经营者,应与其及时终止合作关系。只有优化行业生态、加强业界自律、形成管理合力,才是治本之策。(人民日报)
弹窗广告关涉多方利益主体,加强监管的关键,在于形成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其实,中国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弹窗广告进行严格规范。但实践证明,仅从立法环节强化监管还不够。由于单次违法的社会危害性小,而维权成本相对较高,用户对不良弹窗大多选择“一关了之”,使法律的实际执行存在难度。进一步强化落实平台责任,研发新的信息过滤技术,提供更便捷的用户反馈渠道,依法斩断灰色利益链,才能加快完善监管体系,收获治理实效。(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