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金融家

更新时间:2023-07-07 08:04

《当代金融家》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编辑出版。在全球金融业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享有盛誉,被《华尔街日报》称之为“中国哈佛”、“中国金融的黄埔军校”。《当代金融家》以“全球金融,合作共赢”为宗旨,在全球金融广阔领域内,通过分析金融时事,讲述金融时事中关键人物的运筹艺术与金融历史上典型案例中典型人物的经典智慧,沟通中外古今金融智术,强力彰现前卫理念,做中外当代金融家的良朋益友。

简介

《当代金融家》于2005年5月隆重创刊,发行主要面向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服务机构的各级领导与高管阶层;各上市公司与企业集团首脑与高管阶层;作为金融业务对象的大客户、大项目负责人;各级政府经济官员;财经院校与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海外华人商界。

刊物信息

《当代金融家》杂志订阅发行

国内统一刊号:CN14-1325/F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2405

主办: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出版:《当代金融家》杂志社

编辑委员会主席胡晓炼

主编:李哲平

编辑出版

1、审批。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4]1103号批准,《当代金融家》隆重创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14-1325/F。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3—2405。具有国内与全球发行资格。

2、编辑出版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主楼六层。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正局级单位,主要任务是培养中国金融业所需要的金融硕、博士高端人才,同时利用专家优势进行国际化学术交流和管理培训。研究生部在国家教委历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在全球金融业界,研究生部也享有盛誉,被《华尔街日报》称之为“中国哈佛”、“中国金融的黄埔军校”。

3、关于主持人物。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先生出任《当代金融家》杂志的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Robet.A.Mundell)出任国际学术指导,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女士出任编委会主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先生出任主编。

4、关于顾问委员会。国内主要金融机构领导和重要外资金融机构官员出任编委会成员。

地位

在央行杂志体系中《当代金融家》的地位

央行有四大杂志,各有职志:

1、《中国金融》,系由央行办公厅编辑出版,主要阐释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研究政策执行的难点,交流执行过程中的经验。

2、《金融研究》,系由中国金融学会编辑出版,主要探讨金融学术问题,为职业金融学人提供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的平台。

3、《中国金融家》,系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编辑出版,主要探讨中国金融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反映中国金融业界上层与基层各方面的制策建议。

4、《当代金融家》,即我刊,系由央行研究生部编辑出版。央行系统创办本刊,是一种现实的需要。中国加入WTO以后,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急迫要求有一个传播声音、展示形象的平台;而中国的金融业界也急需从外资机构观摩研究制策、管理、经营的新理念与新艺术。这样的需求,上述三个杂志均无法满足。基于这种现实需要,我刊隆重创刊,以全球金融,合作共赢为宗旨,实现中外金融家们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智慧交流。

特点介绍

1、文本定位。在全球金融广阔领域里,通过讲述评析金融时事中关键人物的运筹艺术与金融历史上典型案例中典型人物的经典智慧,沟通中外古今金融智术,强力彰显前卫意识,做中外当代金融家的良朋益友。

2、读者定位。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服务机构各级领导与高管阶层;在华金融机构中外方官员与高管阶层;上市公司与企业集团首脑与高管阶层;作为金融业务对象的大客户、大项目负责人;各级政府经济官员;财经院校与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海外华人商界等。

3、文体定位。活泼中有沉着;凝重中含机趣;平易中见警策。

4、形式美学。印制精美,采用300×233大开本,内页为128克亚光铜,美术设计追求“豪华、典雅、开放、大气”的风格。以与高端读者群体的身份相匹配为设计宗旨。具有文化礼品特点,具有艺术鉴赏价值和永久收藏价值。

作用

1、对“一行三会”官员与干部。可以以案例方式了解各国央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制策艺术,了解具国际性影响的重大金融政策出台的台前幕后的人物与事件,为“一行三会”的制策服务。

2、对经营性金融机构的决策者与高管阶层。可以以案例方式了解在全球大金融机构的管理艺术和经营技巧。

3、对职业金融学人。可以了解重大的前卫金融学术理念在全球金融现实中如何萌动、切磋、成型和传播。

4、对大企业、大项目负责人。本刊是金企桥梁,通过本刊可以了解金融业界动态,了解金融机构推出的系统的金融工具,供企业判断、选择、使用。

5、对各级政府经济官员。可以了解金融业界动态及其与产业发展间的联系性,以便于开启地方发展规划的思路,开启高效引入、聚集和运用资金的思路

6、对海外华人商界。可以了解同行的外资、侨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上的状况,可以准确把握大陆市场的潜力和机会,为其在大陆投资设址提供有效引导。

7、对金融界追求进步的公务员和职员。可以了解到许多楷模人物的经历与智慧,作为自己励进人生的动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