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6 14:08
彝族民歌(彝族山歌)内容丰富,历来用彝族语言唱。十九世纪末,汉族文化大量传入彝族地区,彝族人民才陆续用部份汉话唱彝族山歌,如《点兵歌》《望郎歌》等。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经济得到发展,部分少数民族地方妇女仍保持着过去的习惯,彝族的山歌有称“调子”这些山歌在世代相传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歌者,常按个人需要,将某首经典山歌作为蓝本,进行即兴编词,见啥唱啥,想啥唱啥。
彝族民歌(彝族山歌)词句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触景生情自唱或对达式交流,一般句式整齐、押韵、平仄不严,能在短短数句歌词中运用比喻、比兴、对比、夸张等手法,以心交心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而使对方温馨受启迪和动心,具有抒情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盘县彝族山歌有独特的演唱技巧,比如喉、头腔共振,真假声混合等,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老一辈人用“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这种巧妙的技巧得以延续。
从演唱形式上来分有独唱、两人对唱、群体对唱,也有集体齐唱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的时间、场合也比较自由灵活,甚至歌词的语言,不少也是半汉半彝以至纯汉语的;歌词结构以七言四句为多见,也有四句一问、四句一答的,曲调婉转悠扬,被当地人称为“拉山腔”。“山歌出在淤泥河,人去背来马去驮。前头去了三匹马,后头还有九屯箩。”形象地唱出了彝族山歌的丰富多彩。
盘县尼苏人把彝族民歌(彝族山歌)其中不同音调的大曲子冠以四种具有地方色彩的名称,即“沙悠腔”“四腔”“五三腔”“海菜腔”。“四腔”曲调中,唱完四个乐句后,又用第一个乐句的音调,填唱其它内容,简称为“四腔”。
彝族民歌(彝族山歌)代表作品有:《送郎送到鸡场坪》《郎有名来妹有名》《拿掉一块不团圆》《好块大地不留边》《保证今年好收成》《人家戴着包头你莫笑》《唱首山歌迎接他》《哪怕云南隔四川》《山茶花开朵朵红》《转角楼上喂凤凰》《莫想拿去沾小雀》《小小鲤鱼红脸腮》《送妹调》《放羊调》《赌钱郎》《祝英台与梁山伯十二月》《十二属歌》《十二种花开》《迪麻歌》等。
历史价值
彝族山歌深深扎根于盘州彝族民间,是盘州彝族文化的直接产物,是彝族人民记载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是考察彝族包括起源、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传统文化的材料,有着较高的民间文学价值。
欣赏价值
凉山彝族对放开歌喉高亢歌唱,特别是用“小嗓”假声的高腔唱法称“丫”。高腔山歌歌头悠长,从真声起音,突然跳至高音,用假声歌唱,歌尾突然不跳用本嗓声拖腔作结,节奏自由,旋律跳进频繁,多棱多角,粗犷奔放,不饰雕琢,彝族山歌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社会价值
彝族山歌通过对唱的形式,倡导尊老爱幼、夫妻恩爱、邻里和睦、勤劳善良、相互依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在当今人际、族际交流中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
国家比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政策,这很大程度上鼓励保护了彝族民歌(彝族山歌),保存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即使有了钱,还是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有时候是时间上不允许,有时候又面临着很多方面的困境。
段胜高,男,彝族,1977年11月生,贵州省作家协会和音乐家协会会员。2009年被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兰爱菊,女,彝族,1975年11月生,现供职于淤泥乡政府,曾在“多彩贵州”山歌大赛上获得个人乡级一等奖和县级二等奖,市级比赛一等奖。2009年被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为淤泥乡彝族山歌的代言人之一。
2012年,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下,对彝族民歌(彝族山歌)进行收集整理、记音、翻译、译写、音乐记谱、研究等。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贵州省盘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彝族民歌(彝族山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彝族民歌(彝族山歌)项目保护单位盘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荣誉表彰
2010年,阿乖佬彝歌队参加第十四届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彝族山歌原生态组的比赛获得了原生态组别的银奖。
表演活动
2006年11月27日晚,在盘县跳菜广场举行彝族山歌对唱表演,共有来自全县各乡镇的12对彝族男女青年,展示了彝家儿女的万般风情,让来宾聆听到原生态的南涧彝族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