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7 19:20
彭炎(1911-1991),原名梦灵。江苏省丹阳县(今丹阳市)大泊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南昌战地工作团第一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共景德镇浮梁中心县委书记兼景德镇市委书记,茅山特委青年部部长、社会部部长,中共丹阳、金坛、武进县委书记,苏南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共澄西工委书记、澄西中心县委书记,路北特委宣传部部长兼社会部部长,路西南特委书记兼保安司令部政治委员,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中心县委书记,路北特委敌军工作委员会主任,镇句县委书记,参加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1945年任中共苏浙区委副秘书长等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高(淳)当(涂)县委书记、华中分局江南工委书记,第三野战军随营学校第九大队副政治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武汉市民政局局长,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红十字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故宫博物院第一副院长兼党委第二书记等职。著有诗词集《烟波吟稿》。1991年5月5日在北京逝世。
彭炎,江苏省丹阳人。青少年时代,亲身经历了社会不平和黑暗,目睹了国家孱弱和腐败,在北伐战争、大革命风暴的影响下,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当日寇入侵,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于1936年7月投身于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行列,1937年春被派到苏州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底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彭炎先后担任了江西青年服务团、南昌战地工作团组长、党支书,都湖鄱彭中心区委书记、景德镇市委书记,苏南特委青年部长、丹金武县委书记、澄武锡中心县委书记,路北特委宣传部长、社会部长,西路特委书记,东路特委委员,中心县委书记,长江铁路工委书记,镇丹中心县委书记,苏浙区党委副秘书长、 江南敌后工委书记,山东渤海四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下干部大队副政委,桐柏区党委城工组长、桐柏学院副院长等职,为开辟发展抗战游击区、根据地,为保卫巩固解放区,英勇顽强地坚持革命斗争,机智果断地进行战斗,为出色地完成党的任务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武汉解放初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彭炎先后担任武昌办事处副主任、主任,武汉市民政局长,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政府副秘书长,1955年后任中国红十字总会副秘书长,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1975年10月任故宫博物院第一副院长、党委第二书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党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五十至六十年代,他以中国红十字会名义,为中国民间外交事业,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文化大革命中,彭炎坚持原则,维护真理,因而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冤狱达六年之久,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开拓,改革精神,推动了故宫博物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彭炎1983年离休以后,仍时刻不忘党的工作,继续辛勤地为革命事业作贡献,积极为地方撰写审阅党史资料、参加各种活动和阅读马列著作。为此于1988年3月荣获文化部老有所为精英奖。
故宫博物院原第一副院长、党委第二书记、副部级离休干部彭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1年5月5日16时3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彭炎同志半个多世纪以来,一贯忠于党的事业,为人正直,光明磊落,敢于向不良倾向做斗争;工作勤勤恳恳,勇于负责;生活朴素,作风正派,关心群众,平易近人。即使离休之后,仍很注意廉洁奉公,保持革命晚节,在他生前即向家属提出,无论他病重垂危或与世长辞,都不要向国家伸手,更不要向组织提非分要求。充分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优良品德。
彭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