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2 11:18
彭睿壦,字公吹,号竹本,别号龙江村獠、江村馀子,广东顺德人,彭耀之子,明末清初岭南著名书画家。
草书以怀素为体,以柳公权为骨,拗折刚劲,势态灵动,兼擅兰竹树石,以书法入画,时称“竹本派”。平生隐姓埋名,蛰居乡里,罕为世知,致使埋没三百多年。
根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记载:“父耀,崇祯末官延川令。睿明亡后隐居不仕,其文品并高,工草法,筋节皆劲,世传竹本派。”
近年其艺术成就渐为海内外关注,论者认为造诣在张瑞图、傅山之上。
彭睿壦擅诗文书画,尤以书法著称。其书以草书见长,前人对其多所推许。麦华三谓其脱胎于怀素而自成一家,“于狂放之中,擅用折笔,以蓄其势,不使一笔滑过去。其意境如奔泉咽石,曲折潆回。其留余不尽之处,真有一波三折之妙。古人所谓屋漏痕古钗脚之法,备于此矣”;马国权先生称“论书艺人品,他是完全可黄道周、傅山并肩而无愧的”,观其传世诸作,可知麦、马二氏所言极是。
彭睿壦传世书迹不多,最早的系作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的《草书诗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最晚的为书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的行草《刘长卿诗》轴(广东省博物馆藏)。他的作品时间跨度不大,早期和晚期的风格也相差不大。从其数十件作品可以看出,其书多纵笔取势,颇有明人草书风范。史书上并未记载关于他的艺术师承,但从书风看,确乎受到王羲之、怀素诸家影响而别具韵格,其结体、运笔均粗犷而率意。从运笔看,笔划有粗有细,收笔处较为尖细,墨色浓淡相参,整个字体布局如枯藤老树,初看如草草书就,实则笔势老辣,水到渠成。单从字体看,似乎不太像是用毛笔书成,更多地像是用竹笔,不过没有更多的文献资料作佐证。据此亦可看出彭氏在驾驭笔势方面的超常艺术技巧。
彭睿壦也擅长绘画。从传世的作品看,其画以兰竹为主,且多为水墨写意。其画萧疏淡远,意笔草草,这是与当时主流画坛的遗民画风相类似的。他的画受元代吴镇影响颇深,但从用墨及意境看,徐渭、陈道复对其也不无影响。广东省博物馆藏其《竹石图轴》和《兰石图》扇面,均可看出其画风之典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