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4 17:10
彭禹廷(1893-1933),名锡田,字禹廷,河南镇平人,宛西地方自治领袖,民国乡村建设派的代表人物。他创办的镇平地方自治,曾被乡村建设派奉为乡村建设样板,他本人也在乡村建设派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不幸的是,他的地方自治行为因触动了当地封建劣绅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忌恨。1933年3月,他被劣绅杨瑞峰、毕裕佛设计暗加伤害,享年只有41岁。
彭禹廷(1893—1933),禹廷本名延忠,后改为锡田,字禹廷。河南镇平县七里庄人。禹廷兄弟五人,大哥二哥在外当学徒,三哥跟随父亲在药铺司药,四哥务农。他自小天资聪明,喜读书,爱劳动,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7岁入私塾,12岁应童子试,名列榜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入镇平县立高等小学堂,后入镇平县师范传习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入开封知新中学,次年保送入河南优级师范。
七岁时,家庭经济情况稍有好转,开始从族兄彭子善(彭雪枫将军的叔父)先生读书。因两家住宅较近,世代亲如一家,子善先生教学认真,对禹延更是关怀备至,加之禹廷学习勤奋、颖悟过人、博学强记,赋诗作文,一气呵成,语调铿锵,气度不凡,深为先生所喜爱,短短几年时间,读完了四书五经。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禹廷方十二岁,即随彭子善先生赴县应童子试。临走的那一天,母亲专门为禹廷换上一身比较干净的衣裳,脱去往日露着脚趾头的破烂鞋,换上了一双刺有红花绿叶的新鞋,初生牛犊不怕虎、禹廷蹦蹦跳跳跟随着先生进城去了。
县城南关内的簧学,建筑比较宏伟,青砖灰瓦、红柱飞檐,屋脊上有石龙、石马、石鸟、石人等,古朴大方,精致玲珑,栩栩如生。大院内松柏参天,莽莽苍苍。百花吐艳,斑澜缤纷。整个景色,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初次进城的彭禹廷。
正当他在醉心观赏的时候,忽听旁边有人问:“小孩子,你是来参加童子试的?”
彭禹廷转过身来,见这人六十来岁,头戴花翎,身着袍服,手握书卷,满面微笑。彭子善急忙向彭禹廷示意:这是主考官来了。禹廷会意,低头作答:“是”。
主考官把他上下打量一遍,见他小小年岁,穿着花鞋,不禁笑出声来:“几岁了?’
禹廷答:“十二岁。”
禹廷的镇静从容,使主考官额为喜爱:“我出一副上联,你能否给我对出下联?’
禹廷微笑:“愿意一试。”
主考官捋了捋苍白的长须,摇头晃脑地吟道:“小孩子,穿一双花鞋,奶臭未干,能是文坛泰斗?”
禹廷几乎是不加思索地应声说,“大丈夫,执七尺宝剑,志在安邦,定非武林莽汉!”
主考惊喜,鼓掌称赞。“有才、有才,出口不凡”。
此次考试,彭禹廷名列前茅,一时在城乡传为佳话。
辛亥革命爆发后,彭锡田参加了开封起义,起义失败后,锡田潜奔襄樊,随河南旅鄂奋勇军入南阳。不久南北议和,锡田复入优级师范读书。因率众人罢课,被校方除名,遂考入北京汇文大学。两年后,因家庭困难被迫辍学,受聘任教于南阳省立第五中学。1919年,经校长阎敬轩推荐,任河南印刷局副局长。1921年,任南阳丝厘局局长。同年11月,投靠冯玉祥,任卫队团书记官,历任旅部书记官兼军法官、军法科长兼哈尔滨禁烟督办等职。1925年后,锡田随张之江先后任察哈尔督统署秘书长、西北边防督办公署秘书长。
1927年6月,北伐军进入河南,锡田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高等执法官。同年8月,因母亲病危返乡。时值镇平县杆匪严重,锡田在民众的恳请下出任南区区长,着手训练民团,剿匪安民。1928年8月,锡田任镇平县民团旅长。
1929年1月,锡田任豫南第二行政区区长,先后率部于南阳、南召、唐河、邓县等地剪除匪患。为探索改革农村的根本办法,于辉县百泉创建村治学院,任学院院长。后应镇平县父老悬请只身返乡,剿灭土匪,创办地方自治。
1930年9月27日,在锡田的倡议下,内乡县别廷芳、邓县宁洗古、淅川县陈重华等民团首领,齐集内乡,共同接受锡田的地方自治主张,并成立宛西四县地方自治委员会和四县联防办事处,锡田任地方自治委员会主任和联防办事处副主任兼第四支队长。10月10日,任豫南民团宛属游击总指挥,发表《告宛属十三县同胞书》,决心推行地方自治。后成立了镇平县十区自治办公处,使地方军、政、财、文及司法大权全部脱离国民党的统治。自治政府分批训练壮丁、小学教师、乡镇长、村治指导员,成立各级息讼会,清丈土地,调查户口,修筑公路,架设电线,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开办工厂,改良丝绸,兴办学校,禁烟(鸦片)禁赌,改良风习,整顿金融,创设西医院,试办合作社和建立养老院、救济院、感化院等,欲使镇平成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村村无讼,家家有余”的升平世界。
彭锡田倡导的地方自治,触犯了国民党政权和土豪劣绅的利益,他们遂贿买其侍卫杨天顺,于1933年3月25日将锡田杀害。死后将其葬于菩提寺虎山沟,其遗著有《彭禹廷讲演集》。
锡田一生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创办自治,民众受益;而其自己家中始终只有六亩半薄地、八间茅屋,过着清贫生活。宛西各界,无不敬仰。翌年为悼念锡田,百姓捐资建造了彭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