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4-06 15:30
彭英芳,男,1923年生,2009年5月被评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舞 (湛江傩舞)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申报。
童年时从师祖父、父亲学习跳傩,学成之后,在每年年列期间,彭英芳亲自参与并组织培养的民间艺人参加本区域各地村庄跳傩活动。“傩舞”表演实在是令人向往。2005年由彭英芳传授、指导的“傩舞”项目参加湛江红土艺术节表演荣获银奖。2006年旧县“傩舞”参加湛江市举办的民间艺术汇演,受到好评。“傩舞”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地提高,于2006年,“傩舞”项目申报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正式被列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3月,彭英芳被确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4月,“傩舞”项目参加第四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活动,受到了各级文化部门的好评。2008年9月,“傩舞”项目参加广东省“2008相约湛江”电视专题拍摄活动,拍摄作品题目为《问天》。
麻章区湖光镇旧县、下埠村跳傩的面具已有600多年历史,但这600多年历史的文物,文革期间差点被破坏。为了保护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与旧县村彭爱文等一批热心人自发起来想方设法保护傩面具,冒着被批斗的危险,总算完好地把几百年历史的傩面具保存下来。为了把傩舞的表演形式传承下来,文革期间,不敢公开教授,与彭爱文只好利用晚上聊天的机会,几个人互相切磋,悄悄传授。就是靠这种方法,凭着一腔热情才把流传几百年的傩舞承传下来。
成年后为下埠村的掌门传人,经常到麻章区旧县、东岭等村庄传授和指导村中年轻人跳傩。为傩舞的继承和发扬,使傩舞走出湛江,走向全国,被更多人所认识和喜爱,做出了很大韵贡献,并且受到了奖励。“傩舞”项目在2005年参加湛江红土艺术节表演荣获银奖。“傩舞”项目在2007年被列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3月,被确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4月,将旧县“傩舞”在原来基础上创新发展,被邀请参加第四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活动。2008年9月,“傩舞”项目参加广东省“2008相约湛江”电视专题拍摄活动,拍摄作品题目为《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