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分析

更新时间:2023-11-29 12:58

《影片分析》是吴琼创作的一部对华语武侠影片《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功夫》的电影分析书

图书目录

前言 武侠电影:动作之艺术与精神之力度

一、历史:华语电影进军国际市场的敲门砖

二、机遇:华流与武侠热

三、关隘:文化传统与类型惯例的现代化转化与创新

《卧虎藏龙》:东方诗意的现代性危机

一、华语电影开创性的里程碑式作品

二、继承与创新:对传统的高度自觉与深刻反省

三、开放融合的文化诠释视角

四、竹林景观与道法自然

五、学贯中西:隐喻艺术与变形神话

六、富有诗意和精神内涵的动作设计

《英雄》:风格饱和与意义超载

一、高度风格化的类型策略

二、类型混合:宏大史诗与武侠动作

三、历史作为现代事实的注脚:一份国家主义的声明

四、猜谜式情节游戏和反复自我解构的怪圈

五、《英雄》VS.《卧虎藏龙》:争雄抑或守雌

六、经济学角度:本土市场的首次票房奇迹

七、跨国界的“民族商品”

《十面埋伏》:一场注定失败的突围

一、张艺谋和张伟平的商业策略:缩减筹码

二、国内外市场:票房缩水

三、发行策略比较:国内VS.海外市场

四、启示:加强风险预见与控制能力

五、对《英雄》的颠覆与张艺谋的自我重构

六、文化杂糅的夹生感与不适应症

七、竹林大战:《十面埋伏》VS.《侠女》

八、张艺谋的“商业作者属性”

《功夫》:禅宗与后现代风格的完美融合

一、类型杂糅与后现代风格

二、流行文化记忆的再现

三、“猪笼城寨”——东方人文视觉奇观

四、对武侠传统的自我影射、自我参考

五、动作:喜剧、CGI特效、戏仿

六、中国传统禅宗人文思想的诠释

七、跨文化输出与先天文化基因障碍

跨国界与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成龙华语电影(1995-2005)

一、20世纪80年代首次进军国际市场

二、暌违十载:二度出征世界

三、《红番区》:多元文化理念的碰撞

四、李小龙VS成龙:华人形象与阳刚之气

五、成龙与好莱坞的双赢合作

六、英语片与动作搭档喜剧:《尖峰时刻》系列

内容简介

《影片分析(华语武侠电影文本细读)》(作者吴琼)选取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在全球商业市场与国际电影评奖体系两个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四部华语武侠影片《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功夫》,通过文本细读,针对上述座屏的美学风格、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作品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作者简介

吴琼,1970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9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剧作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理论研究室(电影叙事学研究方向),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担任《类型电影》、《电影剧作》、《电影理论》、《大师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在各类影视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近20万字,并在电影《警官崔大庆》、电视连续剧《可怜天下男人心》、《风云世家》、《奇缘背后》、《诚信无价》等多部影视剧作品中参与编剧刨作工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