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15:27
往(拼音:wǎng)是一级汉语通用规范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形声字,古字形从止王声。往本义是到某地,常见于古汉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去”。引申为从前、过去。现代汉语“往”也用作趋向的介词,相当于“朝”“向”。
“往”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甲骨文的“往”一般被认为是形声字,字的上部为形符“止”,即趾,表示脚的行走动作,下部为声符“王”,整字表示去往。其实,王字最初即有“诸侯或外族来朝见天子”的意思。《尚书·大禹谟》:“四夷来王。”若从诸侯或外族的角度来看,这个“王”就有“往”,即归向或朝见的意思。
“往”即去往的意思,同“来”相对。《诗经·小雅·采薇》中记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往”和“来”同时出现,表示去、到的意思。“往”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可以表示过去这个时间概念,例如《论语·微子》中所说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里的“往”和“来”形成对比,“往”表示过去的意思,说的是过去的人和事,而“来”则相应表示将来的意思。今人还会说“往日”“往事”“往昔”“既往不咎”,等等,都是表示过去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对“往”使用比较多的除了表示时间的概念外,就是表示趋向的介词。这是往的动词意义虚化的结果,例如“往前走”“别往心里去”等,相当于“朝”“向”。我们通常会说“往往”,这是表示经常、时常的频率副词。
【卷二】【彳部】于两切(wǎng)
之①也。从彳㞷(huánɡ)声。
𨓹,古文从辵。
【注释】①之:出发;到……去。
“之也。从彳,𡉚声”注:于两切。十部。
“𨓹,古文,从辵”注:按左辵右𡴍。𡴍,古文㞷也。汗简云:𨓹,《尚书》往字。《甘泉赋》曰:𨓹𨓹离宫。般以相烛。
于两切,上养匣 ‖往声阳部(wǎng)
往,之也。去也。行也。至也。于两切。二。
【校释】本纽为合口字而切语下字为开口。
【寅集下】【彳部】往;部外笔画:5
古文:𢔎、𨓹
《唐韵》于两切。《集韵》雨两切。《正韵》羽枉切,王上声。《说文》:之也。《玉篇》:行也,去也。《易·履卦》:素履往无咎。《书·舜典》:帝曰:兪,汝往哉。《礼·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又《玉篇》:古往也。《广韵》:往,昔也。《易·系辞》:夫易彰往而察来。《前汉·武帝纪》:稽诸往古,制宜於今。
又约举前事曰往往。《史记·五帝纪》: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敎固殊焉。
又凡以物致人曰往。曹植《与杨修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刊定也。王羲之帖: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又《集韵》於放切,王去声。归向也。《史记·孔子世家赞》: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又叶尹竦切,音勇。东方朔《七谏》: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虎啸而谷风生兮,龙至而锦云往。
❶“彳”窄“主”宽,顶部左右旁齐平,底部“主”高。❷“彳”,下撇与竖相接于横中线下侧。❸“主”,上两横起笔竖中线左侧,分写横中线上下;竖与点垂直对齐;末笔长横起笔于“彳”下侧。
参考资料:汉典
参考资料:汉典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