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5 12:11
待价而沽(拼音:dài jià 'ér gū)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论语·子罕》。原作“待贾而沽”。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后人将这段话概括为“待价而沽”这个成语。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学问家。那时,诸侯国统一的首领周王朝已衰落,各个国家自行其是,互相之间经常打仗,传统的礼仪道德遭到破坏。孔子一心想建立一个统一安定、秩序井然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到处奔走,向各个诸侯游说,希望能得到重用,一展他的政治抱负。可是,诸候们一心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建立霸权,没有人对他的主张感兴趣。一次,他来到齐国,向齐景公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没想到却遭到齐国的宰相晏婴的激烈反对。甚至有人扬言要暗杀他,害得他饭都来不及吃、拎着刚淘的米仓促逃走。
后来,他又来到卫国。卫灵公很仰慕孔子的学问,给了他优厚的待遇,可是却不重用他。孔子很焦急,为了使卫灵公能接受他的主张,他甚至屈尊去见卫灵公的宠妃南子。南子是个风骚骄横的女人,在卫国名声很不好,孔子平时对她是避之唯恐不及。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不得不委曲求全。但南子这条路也没走得通。
在卫国空耗了四年后,孔子决定去投奔晋国的赵简子。当他带着学生风尘仆仆赶到黄河边时,听说赵简子把曾帮助过自己的窦鸣犊、舜华两位贤人杀了。
孔子仰天长叹道:“天下无道啊!这壮丽的黄河,我却不能渡过去,这是命啊!”
虽然多次碰壁,孔子并不灰心,还在不断地寻找机会。一天,他又在思考去向哪个诸侯国游说的事,他的弟子子贡来向他请教。子贡说:“假如我有一块美玉,是把它藏在柜子里,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掉呢?”孔子情不自禁地说:“卖掉它!卖掉它!我就正在等待识货的人出现呢。”
这是一段生动风趣的师生对话,子贡从来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用比喻手法。这里很明显是把孔子比喻为美玉。孔子当然清楚是什么意思,急忙回答,表现急切出仕的心情。其实孔子终生都在积极寻求从政机会,因为只有从政才有可能推行仁政,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周游列国,也是出于这样的政治目的。但当时的社会没有给孔子表演的舞台,因此他只能在幕后指导学生了。这种哑语似的对话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孔子和子贡之间最多,可以看出师生间心灵默契的程度。
孔子“待价而沽”的观点首先说明了,即使屡遭失败,他也没有对未来失去信心,而是坚信懂得自己价值的人一定会出现。其次,“待价而沽”充满了实践精神。他并不是要将自己的思想理论藏之名山,而是要努力寻找实践的机会,让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
“待价而沽”的“待”,不能仅仅理解为等待。“待”的过程,是一个寻求市场认可、自我检验的过程。它还应该是一个不断积累、提升自身价值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自我包装、营销,从而提高价格的过程。宋代胡继宗在《书言故事·金宝》中说“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也是在说卖出时机的重要性。比如现代的证券交易,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但什么时机卖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待价而沽”这个成语也告诉人们,既要等待“善贾”的识货人,也要把握时机分寸,以免坐失良机,与成功擦肩而过。
“待价而沽”原指存储货物等价高时再卖,后比喻士人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定语;一般含贬义。多用于书面语。
宋·杨时《谢楚大夫启》:“公论一废,私谒肆行,待价而沽,顾连城而莫售。”
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邑斋初度自述》:“不图名,非干禄,无心也待价而沽。”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某年除夕,(吴大徵)忽书春联若干副,待价而沽。”
茅盾《虹》:“像中世纪骑士那样站在虹的桥上,高揭着什么怪好听的旗号,而实在只是出风头,或竟是待价而沽。”
梁实秋《槐园梦忆》:“人们有一种错觉,以为凡属舆论,都是一些待价而沽的东西。”
徐铸成《报海旧闻》:“而当时非蒋嫡系的地方军阀中,也几乎全是两面派,在拥蒋与反蒋之间,骑墙观望,待价而沽。”
待价而沽—奇货可居
两者都可表示“倚仗自己有才能,以图谋私利”的意思。区别在于:“奇货可居”强调“奇货”,即强调自己有某个专长;“待价而沽”强调“待价”,即强调等待满意的待遇或有人赏识。“奇货可居”可表示“囤积珍奇的货物(等待高价出售)”的意思,还可比喻挟持某种事物作为资本(借以图谋私利);“待价而沽”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