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哲身

更新时间:2023-06-29 17:00

徐哲身,谱名积馀,号浙生,浙江嵊县(现嵊州)人,从事文学创作后改名哲身,又号“养花轩主”。

人物简介

徐哲身为晚清小说家,系“鸳鸯蝴蝶派”文学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著作颇丰。他与张恨水是同一流派的文友,代表作有《汉宫二十八朝演义》《曾左彭》《春江新潮》等。

自身经历

徐哲身出生于嵊县仙岩白岩村,自小天资聪慧,并聘名师教读。父亲为晚清二品名将徐春荣。10岁那年,他随父亲举家迁至绍兴五云门“徐大夫公馆”,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父亲去世后,家庭败落,便与母亲童氏一同返到家乡仙岩。

由于失去管束,徐哲身曾一度放荡不羁。后在五姨太汪氏的规劝下,重捧书本,潜心于文字的亲密接触。经过几年的磨砺,他凭着过硬的文学功底以及对文字良好的驾驭能力,走出国门,赴日本留学。

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让徐哲身在政界曾有过片刻的火花燃烧:在他回国后,担任过督练公所书记官、北路警察署长,后又以候补官的身份在苏州兼任《花报》主笔。辛亥革命后,又担任四川某税务局局长。

官场的风云际会和波谲云诡,没有腐蚀他的满腹才情,相反,一度的从政经历,让年轻的徐哲身站在了新的高度,以从容的身姿、冷静的视角去俯瞰这个世界。

几年后,在文坛已有一定声誉的徐哲身迁居上海。他一直坚持文学创作,靠着丰厚的稿费在上海新石路维新里31号置办了徐氏公馆。在那里,他著书立说,笔耕不辍,和张恨水等同一流派的文友一起,将“鸳鸯蝴蝶派”文学的这棵嫩芽发展成为参天大树。

徐哲身爱花草鱼虫,也爱女色,娶有六房妻妾。与他往来的优伶名妓很多,常以诗歌、字画等分赠美人。在他24岁那年,迷恋上一位名叫周小红的名媛,为了得到她,徐哲身变卖了自己的田地和家产,将她娶进家门。后来,终日沉浸于温柔乡中,不问世事,以致落得个囊中羞涩,不得不以写文字为生。

这一路写来,竟写了几十年。上世纪30年代初,虽已年过不惑,但徐哲身对文学的挚爱却半点未改,在文友的支持以及学生的要求下,他在徐氏公馆内创办“函授小说社”,经常为学生授课。“函授小说社”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青年,其中还有4位洋学生。

50岁后,徐哲身迎来了自己创作上的高峰期。他为自己定了生活规律:上午10时起床,下午写作,晚上应酬。应酬回来后写作到次日三四点钟,写的均是长篇小说。

与许多作家不同,极富才情的徐哲身喜欢在美人与美景的怀抱中著书,笔下是流不尽的鸳鸯蝴蝶,诉不完的才子佳人,绵绵之情,令人陶醉。同时,他还喜欢写一些奇闻轶事,以辛辣幽默的笔法,讽刺世间的种种丑陋,比如《大清三杰》,以金田起义建立的太平天国为主线,叙述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维护腐朽无能的满清封建王朝统治,镇压如火如荼的全国人民大起义,暴露了这些权臣们虚伪狡诈、顽固腐败的丑恶嘴脸,勾勒塑造了封建官僚代表人物的艺术形象;《绍兴师爷轶事》收集了许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颠倒黑白、错乱阴阳的奇闻,读来令人叹为观止。

“鸳鸯蝴蝶派”文学即言情文学,起源于上世纪初,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在大陆一直延续到50年代初,流传广,影响深。徐哲身的言情小说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真情流露。他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言情小说,有武侠、侦探,也有宫闱、历史,代表作有《汉宫二十八朝演义》《曾左彭》《春江新潮》《巾帼英雄》《溥仪春梦记》《峨嵋剑侠》《啼笑风月》《大清风云人物》等。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