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

更新时间:2024-08-17 12:21

徐惠(627年—650年),湖州长城(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唐太宗李世民的贤妃。

人物生平

家世渊源

徐惠出身浙江湖州长城徐氏(此为东海徐氏分支),为南朝慈源侯徐文整四世孙女,始安太守徐综之曾孙女,延州临真令徐方贵的孙女,祖母江夏黄氏,南朝陈司空沈国忠武公之女。唐沂果二州刺史徐孝德长女。弟弟徐齐聃,侄子徐坚,史书都有传。妹妹为高宗婕妤,也有文采。 当时人们因为徐氏姐弟三人文采出众,将他们比作汉朝班氏。另有一弟徐齐聃,事迹无相关记载,唐玄宗授于他长城县子的爵位。

年少聪慧

徐惠五个月大就开始说话了,四岁就熟读《论语》《毛诗》,八岁擅长写文章。父亲徐孝德曾让她试着拟《离骚》作诗,她写了《拟小山篇》:“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父亲看后大吃一惊,知道这孩子的才华想盖都盖不住,于是徐惠的作品马上广为流传。唐太宗听说后,将她召为才人

因才受宠

徐惠入宫后,手不释卷,诗文更加优美,文思更加敏捷,落笔成文。因此,唐太宗更加礼待她,提升她父亲为礼部员外郎,其后又升她为充容

上疏极谏

贞观末年,李世民多次兴兵攻打四方少数民族,在多处修建宫殿,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

贞观二十二年四月,太宗驾幸玉华宫,徐惠伴驾,上疏说:”东边驻军辽海,西边讨伐昆丘,弄得军困马乏、粮草匮乏。用农民那有限的收成,去填战争这无边的沟壑;为谋取那些没有收复的部族,却丧失了这已经训练好的军队。所以说国土宽广并不是长久安定的办法;百姓辛劳是容易动乱的因素。“

又说:“翠微宫、玉华宫等,虽然依山傍水,没有构筑方面的大工程,但人力、运输之类,也是很烦杂、劳民的。有德行的君王,以百姓安乐为安乐;没有德行的君王,以自己的快乐为快乐。”

“精雕细琢的珍宝玩物是败亡国家的刀斧,光彩夺目的珠宝玉器是侵蚀人心的毒药,这些虽然看着奢华美丽,但却不能不遏止这类贪念。国家安泰时容易心智骄纵,时局安定时容易放任自己。”

她所说的句句切中事理,唐太宗很赞同她的说法,赏赐了她。

忧郁早逝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哀慕成疾,不肯服药医治,病情危急时对身边亲近的人说:“先帝待我优厚,我希望早一点死去,魂魄有灵,能够早日侍奉在先帝陵寝是我的心愿。(新唐书所提及的狗马为臣子自谦之词,省略不影响句意,如·李密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俱之情……)接着又写七言诗和连珠(注:连珠是诗歌每句有若干相同文字的一种文体)表达自己的心愿。

永徽元年(650年)徐惠病逝,年仅二十四岁,被追封贤妃,陪葬在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石室中。

家庭成员

个人作品

徐惠现存的作品共计七篇,分为诗五首,《拟小山篇》《长门怨》《秋风函谷应诏》《赋得北方有佳人》和《进太宗》。文赋两篇《奉和御制小山赋》和《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其中,根据学者的研究统计,现存以《长门怨》为题的唐诗共计三十七首,涉及诗人三十三人,徐惠之作是唐代同题诗歌中唯一的嫔妃和女性作者。《秋风函谷应诏》则被编入作为教导唐朝储君和皇子们如何诗作文,具有启蒙性质的皇室教材《初学记》。《奉和御制小山赋》应作于贞观二十一年,徐惠陪伴唐太宗在翠微宫休养期间,此为和韵唐太宗《小山赋》之作。清朝学者王芑孙认为这两篇作品是“和赋”文学形式的起源之作。

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是一篇历史上罕见的杰出的女性政论文章,为历代史家所重,收入多部重要的典籍,如《旧唐书》《新唐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

人物评价

孙之翰:帝王於后宫恩宠过厚,非贤徳者鲜不干预时事。著名於外,葢宠过厚,则言易入;言易入,则事可动。后宫於帝王可动事,则奸邪附之。著名於外,又况亲族窃恩竞为气势,内宠至此,小则破家之祸,大则为国之患,此必然之势也。太宗在位嵗久,於后宫不无宠嬖,但外不闻何人尔。惟徐充容以恩顾称,绝不干预时事,复能谏争失,则贞观宫壼之政可知也。(《历代名贤确论》)

真德秀:臣按:樊姬而下,或诸侯之配,或嫔御之列而能知古者。贤妃(注:即徐贤妃)贞女,警戒其君之道,其可尚者,故附着焉。宫掖之中,诚得如是之人,日陈规益庶,其有补乎!不然,鲜不以狡媚荡其君心者。(《大学衍义》)

戈直:人臣进谏于君,古人拟之以之批鳞,虽士夫犹以为难,况妇人女子乎?其见之史传,则邓曼论莫敖之败,成风请须句之封,班姬辞共辇之载,刘氏救元达之刑,寥寥千载,不多见也。太宗纳谏之德,冠绝古今,外之房、杜、王、魏,内之文德皇后,亦足以交修而夹辅之矣。宫妾之中,复有如徐氏者焉。观其谏疏,有老师宿儒不能远过者。呜呼贤哉!(《贞观政要》)

彭烊:唐徐充容,文而有行,落笔成文,轻染云笺皆锦绣。报君厚遇,愿先犬马侍丘园。不贵其文辞之豊典,而贵其上书言息兵罢役,而贵其自言曰:“得先犬马侍寝园。”是实行之笃,允孚其文辞之工称矣也固宜。颂曰:徐氏充容 史书其通。文属蚤岁 于诗亦工。太宗为礼 陈谏于宫。愿侍寝园 虽死亦荣。(《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

杨廉:窃谓自樊姬而下,皆主于规益其君。然樊姬不食禽兽之肉,卫姬不听郑卫之音,此以身谏也。班婕妤之稽古善讽,徐贤妃之书辞藻丽,此以言谏也。班徐颇工文词,所作多流落人间。昔程颐述其母上谷郡君之言,谓见世之妇女以文章书剳传于人者,深以为非,则文词固为妇人末事者也,若敬姜之引古制,孟母之记逸礼,此则读书传学,足为女范。彼四人者固皆贤矣,然于樊卫尤有取焉。(《大学衍义节略》)

程允升、颜之推:曹大家续完汉帙,徐惠妃援笔成文,此女之才者。徐贤妃却天子召,露沁新诗;谢道韫解小郎围,风生雄辩。(《幼学琼林》)

朱元璋:乏人矣!昔唐太宗繁工役,好战斗,宫人徐充容犹上疏曰:“地广非久安之道,人劳乃易乱之源。东戍辽海,西役昆丘,诚不可也。”今所答皆顺其欲,则唐妇人过今儒者。(《青溪暇笔》)

杨以任:又一长孙皇后!(《读史四集》)

邵经邦:太宗之世,一贤妃而显名,何也。盖唐之兴者,反隋之旧也;致治之美者,从谏之功也。故人人不以为讳,亲疏不以为渎召,则骨经纲纪之臣变为脂韦唯偌之行,何况闺门之淑女哉。(《弘道录》)

吕坤:贤妃非女谏官耶。世言宫妾不可近,妇言不可听,顾其人其言何如耳。如贤妃者,朝夕在侧,食息受言,非耽女宠矣。宫闱近御,孰谓无正人君子哉。(《闺范图说》)

爱新觉罗·弘历:元成有言,愿为良臣。流风不振,乃自宫嫔。徐妃上书,东征抗陈。惜哉唐宗,纳而弗断。外事征讨,内营宫馆。顿忘初年,如圜斯转。(《国朝宫史》)

陆昶:其(徐贤妃)词风度端雅,善自矜惜,不失为宫妃体制。(《历朝名媛诗词》)

史梦兰:拟就离骚早负才,妆成把镜且徘徊。美人一笑千金重,莫怪君王召不来。(《全史宫词》)

贺裳:(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岂徒宫闱中,士之变塞者类然也。此语殆参透人情。贤妃诗饶有气骨,殆非上官婉儿可比。(《载酒园诗话》)

蔡东藩:徐惠,贤妃也,房玄龄,贤相也,内外交谏,不能抑太宗之雄心,甚矣哉,太宗之好大喜功也。(《唐史演义》)

梁乙真:唐初宫廷中一大作手。(《中国妇女文学史纲》)

谭正璧:她(徐贤妃)的著作,长于骈赋,诗亦端雅可诵。(《中国女性文学史》)

蔡振绅:贤妃徐惠,上疏纠绳。帝崩哀慕,愿侍园陵。 长孙后以善谏辅君,后崩,太宗以此后入宫不闻规谏为恸,乃继其后者复有徐妃。其疏曰:“守初保末,圣哲罕兼。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实为千秋不朽之名言,因附录焉。(《德育课本》)

轶事典故

娇语解围

有一天,徐惠在自己的居住宫殿中,唐太宗下召让她去见驾。她过了很久还没到,唐太宗非常生气。徐惠因此献了首诗:“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唐太宗见后怒气全消了。

花神传说

青岩照影夜流丹,无那清风点粟盘。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宫飞去不须看。

谚云:八月桂花香,桂花香时人团圆。桂花又名木犀、丹桂,花朵细小,呈淡黄色或黄白色,香气浓郁突出。《瓶史·月表》中说,桂花为八月花之盟主,因此农历八月又称为桂月。

关于桂花花神的传说很多,最广为传诵的,是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是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自小聪慧过人,长大后更能说会道,琴棋书画样样不落于人。因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选为妃子。李世民十分欣赏徐惠的才华,常和她一起吟诗作画,她也为后人留下了“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于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等诗篇。唐太宗死后,徐惠哀伤成疾,最终成痴,年仅二十四岁就以身殉情,追随唐太宗而去。后人因她才情出众,而且写过咏桂花的诗篇,就封她为桂花的花神。徐惠的故事令桂花香平添了一份沁心蚀骨的深情,一缕幽思自此绽开在八月的心崖。

影视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