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台

更新时间:2023-08-30 14:30

清江沿岸土家族聚居地,小地名,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顾家坪村4组。当地土家文化特色鲜明,人口以覃氏和王氏两大氏族为主,其中又以覃氏占多数。

综述

徐文台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处土家族聚居地,环境较封闭,民风淳朴。地名来源不详,是大巴山南支大面山上的一块台地。

当地居民绝大部分为土家族人,土家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多保存,是恩施清江旅游目的地中热度极高的一处胜地。

自然地理

位置

东经:110.3554;北纬:30.4265

地处云贵高原东北延伸地带,大巴山区,临近巴人故地——三里城。

行政区划上隶属巴东县水布垭镇。

地形地貌

位于大面山中段,完全处于山地地形上,经过数百年的先人劳作,于山地之上开垦出了一片片梯田及居住用地,形成了大量条状的小台地。居住区域整体呈东南——西北走势,由东南向西北海拔快速递减。主体构成包括:长瓦屋、老屋场、奔淌等三块居住区及附近耕种区,大丛林、青展包等林地,大沟(水源谷地)。其中地表在耕种、居住区主要为黄土、在林地主要为风化碎石,裸岩露出主要在青展包北侧临江带,岩石构成为石灰岩。

植被水源

本地植被覆盖率极高,周围林地全部私人承包自留,森林保护完好,植被带在纬度和海拔的双重作用下为针阔混交林带。常见植物名称包括:

松树、橡树、银杏树、杉树、杜鹃、枫树、毛竹、楠竹、狗尾草、白茅草、母猪油(方言)、葛藤、地琵琶、酸草籽、树莓、刺莓等。

在长瓦屋覃家竹园,有一颗200岁以上的银杏树。当地人有在房屋周围和田地边界种植银杏或杉树等树木的习惯,以这些植物为吉祥象征。

水源共分为两种:地表水、地下水。大沟是地表水的唯一来源,自上而下供应着长瓦屋、天淌。地下水出水口主要包括麻花儿树、龙洞、沟湾及其他小型出水口。环境天然、水源干净——徐文台的水,有点儿甜。

动物种类

野生动物主要有以下名称:

野猪、野兔、鳝鱼、泥鳅、野鸡、锦鸡、点水雀、斑鸠、麻雀、老鹰、鹞子、喜鹊、木乌鸦、乌鸦、墨蛇、五花蛇、银环蛇、七步蛇、青竹膘等等。

昆虫主要有以下名称:

螳螂、蝉、毛虫(蝴蝶)、百足虫、天牛、屎壳郎、蜜蜂、毒蜂、土蜂等等。

人文地理

农业

以传统水稻种植业为主要口粮来源,以玉米、土豆、油菜为粗粮、饲料来源。旱田、水田都实行套作、间作相结合的方法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常见套作搭配有:玉米+黄豆、芦荟+油菜;间作搭配有:玉米+油菜+土豆等等。

耕种方式以传统锄作、牛耕为主,2010年以来兴起机械耕种,但受地形限制未能发展,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田地全部为梯田形式,往往集中分布宇居住区周围,方便水资源配给和缩小坡度。常用农具有:

洋镐锄、扁锄、挖锄、钉耙、镐锄儿、风车、篮子、撮箕、筛子、簸箕、簸篮儿、晒席、糠筛、扬叉、哈扒儿、犁、坝。

徐文台属典型的亚热带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夏季炎热白天平均气温30℃,冬季寒冷白天平均气温6℃,无霜期263天;常年雨量充沛,气温适中,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农业作物上盛产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土豆、红薯;盛产烟叶、茶叶、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银杏、板栗、核桃、药材等经济作物,尤以粮食、烟叶、牲猪、茶叶等为首。在镇村的经济扶持下,2012年以来茶叶种植蔚然成风。从原来的庙淌、老屋场逐渐扩展到各个主要农田区。

交通

公路交通为主要方式,徐文台毗邻S245省道、县级公路长水线、榔水线,村组公路入户,对外联系十分方便。当地内部以自筹自修的村组公路和百年古坡间小路作为主要交通线路,公路平缓、宽阔,方便运输,古道狭窄陡峭,但路程短,方便人行。

主干公路的路线:长瓦屋——大丛林——垭子上——奔淌;

古道路线:长瓦屋——老屋场——石磙淌——花脸树墩——奔淌。

交通工具:随着原住民收入不断增长,摩托车/三轮车已基本普及,用以满足短途需求;传统型的运输工具包括:小背篓、揸背子、背叉、脚背子、打镐杵(均为方言)。

人口经济状况

人口数量:25户*5人/户,约为125人;

民族成分:土家族+少数汉族;

宗教信仰:无;

家族构成:两大姓氏家族:覃氏和王氏,其中覃氏在数量上有极大优势。每个家族一般包含曾祖父/母(方言称太太)、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重孙共六代人,甚至更多代。

居民工作:当地人木匠、篾匠功底深厚,工艺历史悠久,许多人曾以木匠为生,是远近闻名的木匠队。但伴随交通发展,外出打工逐渐成为了为主要收入来源。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居民经济收入逐渐提高,人们受教育水平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新居民已经走出大山,在发达地区定居或工作。

受教育情况:

70岁以上居民鲜有受过教育,极小部分受过私塾教育;

50岁—60岁的居民小部分受过小学教育;

40—50岁的居民大部分受过小学教育,小部分受过初中教育;

30—40岁的居民大部分受过初中教育;

20—30岁的居民几乎全部受过高中(中专)及以上教育水平。

文化传统

巴楚土家文化:

覃氏为土家族大姓向、彭、田、覃、谭、冉之一。民族特色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撒叶儿嗬和跳丧的传承。这样的歌曲和舞蹈形式仅仅出现于丧事活动上,亲人逝去虽然悲痛万分,但仍然要让亲人热热闹闹地离开这个世界,击鼓而歌,传承了远古部落视死如归的精神。在死去的人灵前,男性唱撒叶儿嗬,女性(亲属)则在一边以歌曲的形式哭诉回忆失去的人的种种好处,这种哭诉常常会持续数小时,哀恸入心。在丧事中,还有一个“陪夜”的说法,在酒席上“孝子跪拜”,请众人陪逝者度过停灵的几个夜晚,再上山土葬。

节日:

长期与汉族居民接触,当地人民较多接受了汉族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等。这里仅以春节为例,详细介绍节日内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徐文台互帮互助的宗族观念极强,长期以来形成了宗族成员之间的红白喜事鼎力相助的传统。在有限人力的情况下,一家有各种大规模宴席活动,都会有附近的人来做厨师、响匠(乐师)、烧火等等各类杂事,而几乎不计报酬。但出于礼节,主人家一般会送给帮忙的人毛巾、盆等日用品作为回报。另一个互助形式就是“转工”,在农忙时节,一户人家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农田耕种,就会请几家人一起帮忙工作,在其他人需要帮手的时候,再给人家“还工”。这样既能大幅减少耕种时间,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又能团体作战,一般工作一边娱乐,缓解农务压力,很多田间戏就是这么产生的。

服饰

服饰方面,徐文台人保留了较多的土家传统。人们喜穿“布衫”、“布鞋”,围布兜,戴头巾,抽白肋烟。附属服饰还包括:蓑衣、斗笠。

“布衫”是一种对襟土布上衣,颜色以灰、蓝、黑为主,纹饰较少,扣子是用布打结的盘扣。就普通百姓而言,当地矿产并不丰富,极少有戴金银器的,这可能是旅游当局在宣传土家文化时,与苗家文化混淆了(恩施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有相当数量的苗族聚居)。土布的纺织技术在本地流传不广,多以购买为主。常用的植物纤维是麻,这在当地有种植,一般家庭妇女自纺麻线来缝纫、捆扎等等。

当地居民善做布鞋、草鞋,布鞋一般是妇女闲时手工制作,材料为棕壳、家机布、平整布料、麻线平均每双花费时间30小时左右。分剪样、制版、纳底、上鞋四大步骤。自制自用或者送人,鲜有买卖。布鞋是相对高级的鞋,一般不用于农活、远行,适合居家、串门。草鞋因为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较多体力则主要由男性制作,材料为棕绳、草绳,平均耗时20小时,是农活、远行常用鞋。

布兜是当地女性特有的服饰,形似围裙,但是缝了两层,夹层被用于装各种需随身携带的东西,例如烟叶、钱物等。

头巾是居民必备饰品之一,长超过一米,不仅用于装饰,更重要的是它包头防寒、体热擦汗的功能。无论男女皆有,古代人们早起晚归,全天经历温差较大,头巾是保护头部,防清晨寒气的宝贝。

烟斗是每个徐文台人的必备品,无论男女,大家都喜欢抽一口白肋烟。烟是自家种的,并且当地还有以种烟为生的烟农。常用烟斗或者裸抽(不用工具直接将烟叶卷成筒状)。烟斗为竹制,分大烟斗和小烟斗。这在当地人的口中,发音更接近于“烟担儿”。大烟斗用竹子根部制作,小烟斗以细竹竿制作,在尾部都会安装金属烟嘴,每个人以自己的大烟斗为豪。

建筑

建筑形式分为瓦屋和吊脚楼,形状方正。瓦屋为土木结构,外围墙壁填土夯实,作为房子主体架构,内部装修及屋顶承重则为木制,墙壁楼层以木板拼接而成,屋顶以瓦片遮盖,瓦片主要来源为高山百竹园。瓦屋主体常包含堂屋、火坑屋、灶屋、房屋、转堂等部分,楼层构造为两层或三层(储物阁楼),各层以板梯相连。二层、三层均是木板拼接作为地板,以横置原木作为承重,称“楼索”。所有木料以榫卯相连,可以不使用任何铁钉。另外,在当地木匠中,更多以竹钉代替铁钉。

吊脚楼与瓦屋形制相似,只不过因为地形的原因,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在坡地上用木料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坡地为斜边,支撑物和居住平面为直角边。在此基础上,再兴建房屋。一般来说,单纯的吊脚楼全部为木结构,在坡地与楼面构成的空间被用来养殖牲畜或储物。

事实上,几乎所有民居都是土制瓦屋与吊脚楼相结合的建筑。利用吊脚楼来减少地形的限制,减少修建的工作量,又用土制主体来增加房屋的保暖防寒作用、延长建筑寿命。

很不幸,其中的代表作,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长瓦屋百年老宅于20中期被毁于火灾。

山歌

电话普及以前,人们远距离的交流全部靠吆喝的方式。在山上呼喊对方姓名然后吆喝一声,即使对方难过没听见,也会有听到的人在中间作为一个中继站再帮忙呼喊一遍,再吆喝,如此直到对方应答。在这样的交流方式中,人们逐渐积累练习出了一幅喊山歌的好嗓子,这种吆喝也是山歌的原型。

在田间劳作或者一些节庆活动中,为了打发时间、营造气氛,人们慢慢哼出一些小调。这些小调逐渐发展形成了山歌。其中出名的有:《高山低山一树茶》、《柑橘开花叶子密》、《门口一口堰》等等。这些歌曲根据唱歌的场合被分为:花鼓歌、姊妹歌、歌路句等。

传说

当地传说并没有文字版本,全部是一代代人口口相传下来的,现主要留存于45岁以上的人口中。其中比较经典的有《苦饿鸟》、《崖(方言读ai,第二声)屋》等等。

禁忌

禁忌众多,主要集中于动物领域,无重大习俗禁忌。流传较广的歌曲《正月不看鹰打鸟》为主要记录载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