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桓

更新时间:2023-10-27 09:51

徐盛桓,男,1938年7月生于湖南岳阳。195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华南师范外语系英语专业,1961年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70年代末开始语言学研究,堪称国内外国语语言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个人简介

1983年评为副教授。1984-1986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系研究外国语言学。回国后继续在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同时进行语言学研究,80年代中期已在语言学(尤其是功能语言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和丰硕的科研成果。1987年评为教授。1995年受河南大学邀请,调至河南大学外语学院任教至今。1998年开始担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1年被华南师范大学聘为特聘教授。现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四川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是河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国文科基地之一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内多种外语类核心刊物、学术丛书的编委、顾问。

科研成果

徐盛桓教授出版专著2本、编著2本;发表语言学论文一百多篇,约计一百多万字。早在1994年,《外语学刊》(参见第1期《关于我国外国语文刊物的一次统计研究》)曾发表统计数字,说他是当时“外语刊物上最活跃的学者”,发表文章篇数排行第一、被征引数排行第二。1999年全国语言学论文被引率排名第四,仅次于吕叔湘、沈家煊、朱德熙。其作品详细列表:

(一) 专著:

《语用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二) 编著(负责编写语用部分):

2002,《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汪榕培主编,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学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 在国内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含意与合情推理,《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第3期。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结构和边界——英语谓补句语法化研究,《外国语》 2005年第1期。

英语原因句的嬗变, 《外语学刊》, 2005年第1期。

句法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年第4期。

A and B语法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年第1期。

成语的生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充分条件的语用嬗变——语言运用视角下的逻辑关系,《外国语》,2004年第3期。

理解翻译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逻辑与实据——英语IF条件句研究的一种理论框架,《现代外语》, 2004年第4期

研究与方法——石毓智两本书的研究方法述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语言学研究的逻辑学思考——研海一楫(之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为例,《外国语》, 2003年第2期。

往者虽旧 余味仍新,《外国语》, 2003年第6期。

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语用推理形式化的初步探索,《现代外语》, 2003年第2期。

语用和规范——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论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视点——评石毓智的两本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到5期。

语义数量特征与英语中动结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

理论语用学研究中的假说——研海一楫之四,《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6期。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外国语》,2002年第1期。

关联原则与优化思维——关联理论的阐释与献疑,《外国语》, 2002年第3期。

我怎样做起语言学研究——“研海一楫”之七,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2 年4期。

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关于英汉语篇比较研究——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视角,《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年第4期。

名动转用与功能代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8期。

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外国语》,2001年第1期。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探微——一份建议性的提纲,《外国语》,2001年第5期。

程序的发现和发现的程序——“研海一楫”之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语言学研究的三个取向——研海一楫之一,《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存同求异 责备求全——创新共斟酌,《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1期。

名动转用语用推理的认知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4期。

关于英汉语语法化比较研究——英汉语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9期。

名动转用与语用推理,《外国语》,2000年第2期。

语义、语用和语法——何自然《英语语用语法》导读,《外国语》,2000年第3期。

英语陈述疑问句,《外语学刊》,1999年第2期。

概念编码和程序编码——中国学生英语口头连贯表述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5期。

语法离我们有多远——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0期。

才·学·识的鸿篇巨制,《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2期。

强发问和弱发问,《外国语》,1999年第3期。

含意推导思维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外语学刊》,1998年第1期。

疑问句的语用性嬗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化理论为方法 给研究以个性(提纲),《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1期。

含意运用与常规关系意识,《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3期。

取精用宏 寓学于做,《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10期。

含意研究的逻辑学思考,《外国语》,1998年第2期。

关于含意本体论的研究,《外语研究》,1998年第1期。

广义含意理论的建构,《外语研究》,1998第2期。

论含意思维,《外语学刊》,1997年第2期。

含意本体论论纲,《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1期。

含意的两种形态,《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2期。

话语含意化过程——含意本体论系列研究之四,《外国语》,1997年第1期。

全国第二次新格氏理论研讨会小结(摘要),《外国语》,1997年第3期。

含意与叙事性篇章的建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论表“添加”义的EVEN,《外语学刊》,1996年第1期。

含意本体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常规关系和文化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第1期。

论诗的织体 《外国语》1996年第二期。

信息状态研究,《现代外语》,1996年第2期。

话语的含意性,《外语研究》,1996第3期。

我读《英语复合句》——代序,《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年第3期。

语言美学论纲,《外语学刊》,1995年第2期。

英语倒装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

含意本体论和句法语用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第1期。

论荷恩的等级关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十,《外国语》,1995年第1期。

选择·重构·阐发·应用——我对新格赖斯,《现代外语》,1995年第2期。

论表“添加”义的TOO,《外语学刊》,1994年第1期。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否定,《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关于量词否定句 《外国语》,1994年6期。

上指预测的语用因素——评列文森的上指推导模式,《现代外语》,1994年第1期。

会话含意的分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九,《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论意向含意─—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七,《外语研究》,1994年第1期。

语用推理的新发展,《逻辑与语言学习》,1993年第1期。

“预设”新论,《外语学刊》,1993年第1期。

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现代外语》,1993年第2期。

论“常规关系”,《外国语》,1993年第6期。

再论意向含意,《汕头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论一般含意,《外语教学》,1993年第3期。

论词义的包含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礼貌原则新拟,《外语学刊》,1992年第2期。

论词的语用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现代外语》,1992年第4期。

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些趋势,《外语教学》,1992年第4期。

语用推理,《外语学刊》,1991年第6期。

论篇章的变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

商品广告陈述热点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经济和突出——英语前置修饰词组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4期。

广告的语言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

变异的语言和技巧的语言,《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译文质量评估的数学模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论语句的“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2期。

再论主位和述位,《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4期。

语言的生成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新探索,《外语学刊》,1983年第1期。

汉语主位化初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主位和述位,《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

深层结构与英语教学,《外语学刊》,1981年第1期。

英语不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初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如何简化英语注音的探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

英语词义发展初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四)近期项目:

(1) 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英语指引性写作程序训练》(99GJWYY)。项目主持人。2002年7月已结项。

(2)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汉语构块式语法化比较研究》(2001DYY001)。项目主持人。在研。

(五)获奖:

获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全国模范教师(2000);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2001);河南省社联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二等奖(199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