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扬

更新时间:2024-07-03 18:10

徐维扬(1887年—1952年2月1日),广东花县人,辛亥革命志士。因受祖父、父亲的熏陶,少年时立志要推翻清王朝统治。在广州培英学校读书时,开始向往孙中山倡导的反清革命。毕业后,在广东陆军将弃学堂习炮科。1890年1月,徐维扬与黄兴等人加入同盟会。1907年2月,孙中山在潮州发动黄冈起义,徐维扬奉命前往潮州参加起义。

人物生平

徐维扬(1887-1952),字遂甫,广东花县(今花都区)人。祖父俊贤,曾参加太平天国起义,父朗耀,在乡经营杉店。徐自幼习闻父讲述洪秀全故事,萌生反清思想。稍长,在父亲店中工作,因欲求学,私取店中货款出广州,人美国教会所办培英学校学习。以勤奋好学为校方赏识,允其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广东陆军将弁学堂炮科,与赵声、倪映典等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认识,参加了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冬,朱执信、赵声等策划在广州发动起义,徐遂回乡组织同志谋响应。因事泄,起义计划未能实现。

宣统元年(1909年)10月,同盟会南方支部在香港成立,准备再在广州举义。徐与莫纪彭入花县组织同盟会番(禹)花(县)分会,加盟者甚众,编为敢死队。宣统三年一月底,同盟会在香港设立广州起义统筹部,计划集会800人,分10路进攻,徐维扬负责率其中一路攻督练公所。由于计划屡变,号令不一,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起义队伍在小东营和莲塘街两处集合时,仅得170人左右。徐维扬率花县同志40余人集合于小东营,是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下午5点半,黄兴率全部队伍攻入两广总督署,两广总督张鸣岐逃走。敌援兵继至,黄兴命队伍撤出督署,分兵三路,徐维扬所部为一路,拟出小北门与计划响应起义的新军接应。经过激烈的战斗,花县起义队伍多被敌军冲散,18人牺牲,徐突围出小北门。旋赴越南向华侨筹集革命经费。

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徐回国,参加组织北江一带民军起义。民国元年(1912),出任陆军炮兵团长,兼雷(州)廉(州)绥靖处总办,驻守南路。民国2年7月,“二次革命”失败,龙济光窃据广东。徐维扬避居香港,创办昭昭学校,从事教育事业,并参与策划讨龙活动。

民国6年(1917)夏,应孙中山之召,赴沪参加护法运动。7月,随孙返广州,参与建立护法军政府的工作。民国9年8月,孙中山命援闽粤军回粤驱逐桂系,徐被任命为粤军第七支队司令。经过他的联系,李福林、魏邦平在广州河南宣布独立,加速了桂系的失败。民国10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徐维扬任总统府中将参军。民国1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下令北伐,任命徐维扬为中央直辖第三军左翼司令,随同出发韶关。陈炯明部将叶举随即擅自率部进驻广州。6月1日,孙中山为安定后方回穗坐镇,徐维扬同行。6月16日,叶举发兵围攻总统府,徐维扬协同护卫孙中山脱险。民国12年3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徐任大本营参议。民国13年至14年,任粤汉铁路护路司令兼粤汉铁路总巡,清粤北铁路沿线患。民国16年,任粤汉铁路局局长。民国17年春去职,回乡致力教育事业。1952年2月1日病逝于广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