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遐生

更新时间:2024-04-23 10:37

徐遐生(1943年-2023年4月22日),1943年出生于云南昆明,籍贯浙江温州,天文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系校长讲座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原校长。

人物经历

1943年,徐遐生出生于云南昆明,籍贯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1949年,随家人移民到美国。

1963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毕业,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8年,从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毕业,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之后被史蒂夫·斯特罗姆(Steve Strom)招募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担任教职。

1968年—1971年,担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助理教授。

1971年—1973年,担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副教授。

1973年—1976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副教授。

1976年—1996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1984年—1988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系主任。

198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0年,当选为第18届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6年—1998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教授。

1998年,担任加州大学系统所有大学教授。

2002年,经过台湾清华大学及台湾教育部甄选后,出任清华大学第二任遴选校长一职。

2003年,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院士。

2006年,担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特聘教授。

2009年,以大学教授的身份退休。

2023年4月22日,徐遐生在美国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徐遐生提出了普适理论框架,解释恒星产生的环境,如湍动的气体、无序的磁场以及从新形成的恒星喷出的气流。他进一步建立了恒星形成标准模型,气体云在引力的作用下塌缩,聚集到云的中心,形成原恒星,并停止了在新诞生恒星周围的再补充气体。徐遐生的理论也关系到太阳系的起源。

人才培养

徐遐生2002年至2006年在担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的任内,建立教师遴聘三级五审制度,尝试推动清华大学与交通大学合并,正式成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并与中央研究院合作招收国际学生,加强国际化,促成台湾教育部5年500亿计划,有效挹注台湾研究型大学的经费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徐遐生的父亲徐贤修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后赴美国就读布朗大学,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徐贤修任台湾工业研究院董事长时建议设立了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1970年,徐贤修被聘为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人物评价

徐遐生对理论天文学做出了杰出贡献。(邵逸夫奖评)

徐遐生是国际知名的天文物理学家,他在密度波和恒星形成理论上有著卓越的贡献,执世界之牛耳。(台湾物理学会评)

人物影响

2005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员Ingrid van Houten-Groeneveld夫妇,将俩人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以徐遐生之英文名Frank Shu命名,向他致敬。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