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其所哉

更新时间:2024-09-19 18:24

得其所哉(拼音:dé qí suǒ zā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万章上》。

成语出处

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得其所哉”。

成语故事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号“成”。子产是郑穆公之孙,公元前554年为卿,公元前543年执政,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公,卒于公元前522年。历史典籍以其字“子产”为通称,又称“公孙侨”“公孙成子”“国侨”等。

子产二十八岁被立为卿,辅佐郑公执政二十一年,对郑国的内政外交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郑国百姓的爱戴,也为后世所敬仰。子产在执政期间,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郑国在子产的推动下呈现出中兴局面。

有一次,有人送了一条大鱼给子产。看见这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子产舍不得杀了吃。于是,命人把大鱼放到池子里去。管池人却偷偷将鱼煮吃了,然后骗子产说:“我已经遵照您的吩咐把鱼放到池子里去了。刚把它放进池里时,它昏昏沉沉地不大活动;过一会儿,它摇摇尾巴,慢慢游动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它变得十分灵活,一溜烟地游走了。”

子产听了管池人的话,十分满意,连连说道:“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意即那条鱼得到理想的去处了。)管池人心中好笑,出来后悄悄对别人说:“人人都说子产是聪明的能人,我看不怎么样。我已经将那条鱼煮来吃了,他还高兴地直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孟子曾把这个故事讲述给别人听,他还说:“那个管池子的人编造的话实在太形象,十分合乎情理,以至于连聪明过人的子产也上当受骗了。”

成语寓意

背后阴谋捣鬼,当面编造谎育,正是骗子手惯用的伎俩。人们必须擦亮眼睛,认真调查研究,揭穿他们的诡计,防止上当受骗。聪明的子产却被一个小吏所骗,“得其所哉”的典故也启示人们,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要为花言巧语所迷惑。

成语运用

“得其所哉”指得到了适当的地方或得到安置,也指因某事而称心快意。动宾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宋·黄庭坚《题任昉论王俭后》:“余尝玩斯文,不能释手,作人如此,安往而不得其所哉!”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窃谓学者须要有如此心胸,则规模广大,私吝之心自消推而行之,岂有一民不被其泽,一物不得其所哉!”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越情部》:“公怒,命从者缚神投诸江,曰:“以水神投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不畏雷夏侯玄倚柱读书。时暴雷霹雳破所倚柱,衣服俱焦。”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王全一瞧,和尚真脏,满脸抹油,王全嫌赃说:‘和尚你吃罢,那盘子都是你吃。’和尚说:‘我就得其所哉!’王全吃点不吃了,李福也饱了,和尚大吃大喝大抓,连跑堂的都拿眼瞪和尚。”

邵燕祥《读于路和行于书》:“访古旅游者得其所哉,畅论文物价值;风光旅游者摄影留念,不虚此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