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汉城村

更新时间:2023-08-25 14:36

得汉城村位于中国四川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县城以北45公里的永安镇,它背靠群山,形如乌龟,四周皆30余米高的悬崖陡壁,四面陡峭,东临大通江河,南北皆为深溪,东南下长岭陡落,形如蜂腰,独西南二径。三面环水,三层台地,每层台地都十分陡峭,类似一圈天然城墙, 其上平行,可容数万人。城内则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因其地势险峻,扼秦蜀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简介

入村城之路用宽大厚实的石板铺成。石径一边临深沟,一边是长100多米、高10多米的绝壁。长长的石壁上,30余处诗词楹联以朝代顺序排列,有的还能看到题刻内容。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到此考察后,认为最早的题刻为汉代。《蜀中名胜》记载,汉高帝刘邦为汉中王时,招募賨人,平定三秦。国相萧何留守巴蜀,并以得汉城为根据地储粮屯兵,刘邦据此以通饷道,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灭楚兴汉而得天下,后赐此地名“得汉城”。“得汉城最重要的战争是抗蒙战争。南宋淳祐2年(公元1242年),蒙古宪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壁州(通江)籍将领向佺自江西入蜀,提兵镇守得汉城。得汉城为三层台地环绕,每层台地都是一圈天然城墙,它三面环水,四周绝壁如刃;城内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长期耕战而不至于困死山上。城门面向门外绝壁上掏凿出来的石梯道,既可使沿石梯道向城门进攻的敌人无法展开兵力,又可避免山下敌军的炮火直接命中木制门扇。进南城门后是一道高3米多的陡坡,只有一条小道贴墙根伸向城内。万一城门被突破,守军仍可利用地形居高临下迎击敌军。在抗蒙战争中,得汉城与合川钓鱼城、金堂云顶城、蓬安运山城苍溪大获城奉节白帝城南充青居城、剑阁苦竹城合称“四川八柱”,形成山城防御体系。

1258年,蒙古军队再次重兵进攻得汉城,得汉城军民艰苦卓绝地坚守了24年,终因外无援兵,寡不敌众,被元蒙军队所破。

此后,明中期鄢蓝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清嘉庆白莲教起义等几次较大的抗争都曾在得汉城留下激烈战事。

1932年,红四方面军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此后两年多,红四方面军多次以得汉城为大本营、总后勤基地,进行了数百次艰苦卓绝的战斗。

地理位置

得汉城村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通江县城以北45公里的永安镇,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居北纬31°39′~32°33′,东经106°59′~107°46′之间。东接万源市,南邻平昌县,西靠巴州、南江二区县,北连陕西省、镇巴县。

古城遗迹

得汉城的南宋城门,仅遗存南门,而多达三十余处、以诗词和楹联为主的明清题刻,则分布在城东、城南的悬崖之上。

东门的城门拱顶已坍塌,但仍遗存着高近2米的门墙。剖面1尺多见方、长1米多的大条石垒砌而成的门墙,至今也令人感到它的坚实。此城门的朝向,具有南宋方山城堡的典型特征,它不是正对山下,而是面向门外绝壁上掏凿出来的石梯道。这样的建筑布局,既可使沿石梯道向城门进攻的敌人无法展开火力,又可避免山下敌军的炮火直接命中木制的门扇。

得汉城下,是绕城而过的大通江 (古称宕水),江水碧绿,如玉带在群山间飘逸。隔江相望,是一座顶部平衍的大山。奇怪的是,其平顶之上又凸出一座平顶的山冈,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空中碉堡,又似一顶巨大的礼帽搁在山上。那空中 “碉堡”又是一座古代军事城堡,史称擂鼓城

得汉城南城门令人惊讶地保存完好。它的门洞高近3米,宽2米,进深3米,门墙和门顶的大条石尺寸准确,打磨得很规整,因此彼此嵌合得清丝严缝。与一般的山寨门相比,得汉城南门系政府行为所致无疑。它的工艺水平及坚实的程度,完全可以与同时期曾为成都府的金堂云顶城城门媲美。

南城门具体位置的选择,还有一个战术上的精心考虑。从门外进来后,并非大路朝天,而是一条小道贴墙根延伸。城内正对城门的,是一道高3米多的陡坡。也就是说,万一城门被突破,那道陡坡便是第二道城墙,守军仍可居高临下迎击敌军。

南城门外的入城之路用宽大厚实的石板铺成,看来是当年的主要进出通道。石径一边临深沟,一边是一列长100多米、高10多米的绝壁,得汉城主要的明清诗词楹联,便题刻在这绝壁之上。

历史地位

得汉城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军事重地,南宋淳祐2年(公元1242年)蒙古宪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兵分三路沿长江全线向宋军发动进攻,四川安抚置使余玠实行“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山城防御体系的战略方针,授都统制张实躬率将士,因险垒形,储粮建邑。被谌称为南宋四川抗元八柱之一。清嘉庆3年避白莲教,通江县衙曾迁于此;1932年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得汉城成为了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维埃政府的主要后勤保障基地,红军曾在此设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军电台、彭杨军事学校、保卫局、造币厂等机构。

风景名胜

得汉城村的红四方面军铜币银币厂旧址,位于得汉城南门坎下的城坡里,张家大院四合院内,被评委通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较完整,但随时间流逝,大院内房屋建设年代久远,曾因火灾烧毁一角,前大门建筑也受影响已快坍塌,院外城墙仅有部分保留。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主力为打破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从鄂豫皖入川,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有县级苏维埃政权40多个,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政权。

1933年11月18日,为了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四方面军造币厂(又称川陕省造币厂)在四川省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厂长由时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即后勤部)部长、川陕省苏维埃工农银行行长的郑义斋兼任。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各根据地中最具规模的造币厂,它对于统一根据地币制、活跃根据地金融、稳定根据地物价、改善根据地人民生活、促进根据地贸易、发展工农业生产、巩固川陕苏维埃政权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年后,为了躲避敌机轰炸,红四方面军造币厂迁移至通江县得汉城村的城坡里。1934年11月因形势所需,又迁至旺苍县黄洋镇烂槽沟。1935年4月,红军长征北上撤离时,将铸币机器沉入旺苍坝东河亭子沱和马家渡口深潭,历时17个月的造币厂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比中央红军创立的井冈山红军造币厂还多坚持了一年。

如今,红四方面军铜币银币厂旧址,及生产的各类货币,作为珍贵的红色历史文物,已经成为川陕苏区红色政权的象征,成为那段红色岁月的历史见证,在中国革命货币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