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

更新时间:2023-02-09 19:16

微囊藻(学名:Microcystis)是淡水中常见的一个蓝菌的属,其中包含会造成有害藻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其毒素(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会导致肝脏、胆囊病变。微囊藻是最常见的水华蓝藻,广泛分布于富营养湖泊,如滇池、太湖和巢湖等。

分类与命名

微囊藻的学名Microcystis来自拉丁文的mikros(小)与kystis(囊状物)。微囊藻属(Microcystis)是蓝藻门(Cyanophyta)、色球藻纲(Chroococcophyceae)、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色球藻科(Chrococcaceae)的一属。又名多胞藻属。该属有25种,中国有18种,其中有不少种是世界性分布的种类。

特征

如命名所显示,微囊藻的特征是小型的细胞且没有鞘的包覆。细胞常聚集成大至肉眼可见的群落,本为圆形,但随细胞数增多会逐渐出现孔洞并变不规则。其原生质体的颜色为浅蓝绿色,但充满气体的囊泡常会呈暗色,这是在光学显微镜下用来鉴别微囊藻的特征之一。

微囊藻细胞呈球形,由多数细胞包在胶质物中形成不规则群体。群体胶被均匀无色。胶被中的共生微生物对群体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危害

该属很多种形成蓝藻水华,其中一些种(如铜锈微囊藻)产一种多肽毒素——微囊藻藻毒(microcystin)。微囊藻毒素也具有很大危害性。其中一种常见的微囊藻毒素MC-LR对小鼠半致死剂量(LD50)约为50~100 µg/kg;长期饮用则通过干扰脂肪代谢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进一步可能引发肝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MC 对胆囊的影响很大,主要是使胆囊变硬、萎缩、颜色变成暗红和深绿色(图2)。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水中微量微囊藻毒素与人群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有很大相关性,慢性MC染毒引起了巢湖渔民实质性肝损伤。1996年在巴西造成100多名急性肝功能障碍,7个月内至少50人死于藻毒素产生的急性效应,引起举世瞩目的关注。淡水水体中的蓝藻毒素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地经常发生蓝藻毒素中毒事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