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

更新时间:2024-10-17 14:00

微短剧,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内容。

内容定义

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内容为微短剧。因其制作成本低、内容轻量化、传播分众化等特征,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形式、业务模式、传播方式的新兴网络文艺样态。

发展历程

诞生背景

2008年,优酷网推出了由 8 个时长约 5 分钟的剧集单元组合而成的情景喜剧《嘻哈四重奏》,成了中国首部点击量破亿网络情景剧。2012年,搜狐视频产制的《屌丝男士》开播。虽然该剧部分单集时15分钟,但内容由“幕”这一最小结构单元组成而具备显著的微短特征,以 4.2 亿次播放量拿下年度网络剧总点击量桂冠。“微短剧”的内容形态随着该剧引起的现象级收视而得到验证与兴起。

随后,这一类具有影视剧节目形态特点和剧情、表演等元素,用较专业的手法摄制的“短时长”系列网络原创视听节目,以“迷你”“轻喜剧”“火锅剧”的名称接踵而至。以其短小精悍的剧集生产模式以及“沙雕式”的内容情节在网络得以流通,为微短剧的形成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由于当时中国网络大环境的发展水平与受众观影接受方式的影响,此类短剧的制作发展并未得以广泛生产与流通。

行业发展

生长阶段

2012年,中国微短剧的前身《屌丝男士》上映;2013年,优酷上映《万万没想到》。

2018年,爱奇艺联合开心麻花团队推出竖屏短剧《生活对我下手了》,正式将短剧形式带入视频App。

2019年,微短剧的发展呈现出向好的趋势。由于短视频的发展与用户竖屏观影的习惯,微短剧首先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出现并崭露头角。在推出专属微短剧板块的同时,鼓励用户参与制作,使得校园、言情、悬疑等类型的微短剧涌现。

爆发阶段

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在“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增设了“网络微短剧快速登记备案模块”,正式将网络微短剧纳入影视作品分类之中。同年12月8日,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下发的《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网络微短剧进行明确定义:“网络微短剧是指网络影视剧中,单集时长不足10 分钟的剧集作品。”这是继网络影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后第四种被官方认可的网络影视作品形态。因此2020年也被称为“网络微短剧”元年。在各大平台媒体的助力下,获得“官方身份”的网络微短剧在2022年蓬勃发展。

2021年,国家反诈中心就推出反诈武侠系列微短剧,短剧分别用武侠风和动画风揭露诈骗分子的种种“套路”,上线不久,视频在B站平台播放量超280万。系列微短剧的播出,不仅提升了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同时还增强了公众对反诈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2022年12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加强网络微短剧准入备案、规划引导、内容审核等十个方面的管理举措。

2023年4月7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在上海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网络文学改编微短剧在2022年迎来暴发,新增IP授权超300部,同比增长55%。

2022年10月1日-2023年8月31日,长短视频平台共上线1125部微短剧,实现首度年产破千成就。横向对比各视频平台微短剧上新数量,抖音、快手、优酷、腾讯视频分别上新455部、214部、189部、176部微短剧,构建其微短剧市场的核心产出。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0月1日-2023年8月31日长视频平台上线微短剧分账总金额超2.03亿,已超越2020-2022年9月近三年分账金额总和。

2024年3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以微短剧为代表的网络视频内容蓬勃发展,实现“量增质升”。2023年微短剧拍摄备案量达3574部、97327集,分别同比增长9%、28%。

2024年3月27日,《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在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发布,报告 显示,微短剧成为视听新“势”力。微短剧发展规模化、多元化、规范化。2021—2022年微短剧上线数量显著提升。各大长短视频平台纷纷入局并不断加码,相继推出分账扶持计划,各大制作公司、MCN机构也积极加入这一新赛道。2021年重点网络微短剧上线数量为58部,到了2022年则达到172部。2023年,在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通过登记并进行上线备案的微短剧共557部、12630集。其中,2023年在重点网络平台共上线重点网络微短剧384部,较2022年的172部增加一倍多。

2024年4月,湖南交警发布系列短视频《重生之我在爽文短剧里当交警》,在看似夸张的恋爱剧情中穿插交警讲解交通知识。这一做法为观众带来全新的科普体验。

截至2024年5月,地方文旅部门、微短剧制作方开始打造全新的文旅宣传模式。福建省广播电视局、芒果TV共同打造的《我等海风拥抱你》巧妙地融入福建泉州的美景与民俗文化,重庆市文旅委推出的系列微短剧《温度》展示重庆温泉的独特魅力,让不少观众心向往之。

规范阶段

2023年5月,广电总局出台网剧播出上线新规,2023年6月1日以后网络微短剧,需采取许可证全覆盖的管理办法,依法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后方可播出。

2023年11月,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微短剧全年备案数量为398部,2022年备案数量接近2800部,同比增长600%。有调查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各网络平台共上线微短剧480多部,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的数量,相当于平均一天就要上线2.7部。

2023年,出现了小程序短剧类型,在小程序上播放。竖屏短剧最初局限在微信小程序,也能在抖音以及其他一些软件的小程序上播放。单集时长1分钟左右,短的只有几十秒,长的也不会超过3分钟,一部剧通常80到100集。前十几二十集免费,后续则需付费。

2024年1月18日,抖音在京举办精品微短剧“辰星计划”发布会,抖音2024春节档精品微短剧片单也在会上发布,10部作品将在春节期间上线,包含《超越吧!阿娟》《天涯小娘惹》等多部热门影视IP衍生的微短剧。

2024年4月消息,《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预计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

截至2024年5月,微短剧行业的供给侧正在发生变化,微短剧的创作与制作将迎来新的迭代升级。一方面,从内容上看,精品化转型是规范化发展、精细化运营下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从生态上看,未来“微短剧+”的模式将涌现出更多可能性,成为不少行业的探索方向。

2024年5月,在全国多个省市,微短剧的“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已经上线。

2024年5月27日起,微信要求制作成本低于30万元的微短剧需提交成本配置比例报告,经审核后获得备案号,无备案,不播出。2024年6月1日起,抖音和快手则要求上架的微短剧一律实行审核备案,无备案,不播出。

2024年8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6月,微短剧用户占网民整体的52.4%。

海外发展

2023年以来,先后已有网文平台新阅时代旗下短剧应用GoodShort、畅读科技的MoboReels、社交平台赤子城的Mini Episode、国内小程序剧平台九州文化的99TV和ShortTV等多个国内制造的微短剧App在海外上线。其中,多数出海的微短剧平台将北美市场作为出海主阵地。出海的微短剧App普遍依靠付费及广告两大收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二者比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

2023年11月11日,中国微短剧应用ReelShort短暂超越TikTok,成为苹果美国应用商店中最受欢迎的娱乐应用。短短一个月,它已经被下载了近200万次。11月11日当天扣除支付应用商店费用后的净收入为45.9万美元,合人民币328万元,截至2023年11月17日,其累计净收入已超过2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

商业模式

综述

微短剧的商业模式常见、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户付费,一种是广告植入。其中付费模式引入了类似电商、游戏等竞价买量的方式,以获取潜在付费用户的商业化运营方式。微短剧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视听形态,本质上还是内容产业,持续差异化的优质内容是其发展的根本。剧集生产或者合作方式包括版权剧模式、定制剧模式、点击分账模式和自制模式。 后2种模式是最能体现内容社会化(微短剧)生产特性。

用户付费

微短剧则主要是平台自制与版权购买,投资与制作都具有一定体量与水准,在内容品质上有相应的保障。 除了以免费剧集收获粉丝流量实现平台分账的模式外, 短视频平台还试行了用户付费点播盈利模式,目的在于激发用户对于剧情的好奇心实现微短剧盈利。

但是,用户个人对于付费的忠诚度较低,用户付费习惯仍需培养。

广告植入

短视频带货平台创新内容变现的激励政策,加之网络微短剧的庞大用户流量,可以将在网络微短剧中所积累的流量通过直播带货形式实现转化,这可视为短视频平台的后端变现路径之一。

此外,为了适应短视频平台的新形式,广告投放通常使用植入式形式,主要分为广告“插入”或为广告“品牌定制”短视频内容两种。

平台分账

短视频平台在变现道路上不断摸索,推出短剧创作者扶持计划,加强专业型微剧创作者的培养,为微短剧创作者提供内容选题、流量推广以及商业合作等多方面支持。

平台分账有利于对微短剧创作者的深度帮扶,也更利于平台对微短剧网络红人“孵化”的借势,助力更多精品短剧项目落地和推动微短剧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创作方式

创作原则

在短视频平台上,微短剧业内流传“前六秒”黄金创作原则。一部成功的微短剧需要在前六秒就抓住观众的眼球,不然观众就会立刻划走。

创作特点

在内容方面,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与短剧剧本区别最大的就是节奏。随着长短剧加快融合,微短剧在形态上充分吸收长视频的优势,也发挥短视频独有的长处,内容形态逐渐呈现5分钟以内、24集左右为主。微短剧以快节奏、高密度、强情绪的叙事特点著称,也注重现实题材创作,从描写生活细节入手,追求与受众同频共鸣。

此外,微短剧丰富的题材满足了网络受众的好奇心,短小精悍,迎合了网络用户的浏览习惯。

制作主体

微短剧制作主体多为影视公司,搭建有运营微短剧拍摄基地“临影厂”。内景区域给人的感觉就像在逛宜家,里面有不同装修风格的房间,还有医院、法院、派出所、监狱等场景设置。

MCN机构入场微短剧,公司除了负责演员、剧本、拍摄等,也会需要负责后期的制作、剪辑等。此外,播放平台同时也兼具出品方的角色,开始与影视公司、MCN机构合作共同制作剧集。微短剧是各种高新技术的试水场景,微短剧创作凸显“艺术+技术”的发展方向,积极运用4KAIGCVRAR数字人等新技术,强化多视角、互动感,虚拟性等新兴业态特点。

分发渠道

从内容分发渠道来看,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是微短剧的主阵地,这类平台上的微短剧大部分时长都维持在2-3分钟之内。优酷、腾讯、爱奇艺、芒果tv长视频平台进军微短剧,内容时长多在5-6分钟。微短剧不同于传统电视、电影逻辑,采用短视频叙事理念,节奏进展快,单集一两分钟,其中爽点不停,几乎是每几秒就有一次有冲击力的画面,每一集结尾都是一次反转。

此外,投流是短剧几乎唯一的分发渠道,在抖音的信息流里塞短剧的广告需要花钱。

受众定位

风格定位

在网络微短剧诞生的每一个环节,与视频平台深度合作的生产方都背靠网络大数据进行着用户细分。内容方面,网络微短剧较少启用专业编剧进行原生剧本创作,通常倾向于改编网络文学作品。网文平台针对用户的不同喜好,精细划分出古风偶像、都市情感、二次元、军旅热血等题材和风格,又根据用户浏览的热度和排行榜等数据,勾勒用户背景图谱,向微短剧生产方进行有针对性的IP推荐。

演员选择

网络微短剧常常并不优先选用专业院校毕业的影视演员,而是启用具有粉丝基础的网络达人,匹配与之风格相近的IP作品,助力其粉丝增长和关注度的进一步获取。

特定推送

播放平台则根据用户浏览习惯和喜好,精分出特定人群,如汉服爱好者、动漫爱好者、军事爱好者、游戏爱好者等,针对群体用户垂直推送,将不同风格的网络微短剧有意识地导流到目标用户眼前。通过一路精确定位,网络微短剧的策划、生产、推送的每一个环节都根据目标用户进行定制,为其收视提供了保障。

成本投入

在影视剧创作和播出中,几乎没有批量出现过像网络微短剧这般根据用户喜好精准投放的作品,常规影视剧动辄百万、多则千万的前期投入,使内容生产方很难如此任性。网络微短剧则没有太多顾虑,一集网络微短剧长不过10分钟,短则两三分钟,完全可以在可承担的成本风险内放心试水。凭借“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微短剧出品方还会根据网络受众的关注度变化,在题材内容范围内进行更多尝试,只要有一个作品戳到观众的“爽点”,就能迅速火遍网络,让观众自发为其进行口碑传播。而精细划分后的微短剧,每个类型的风格都十分明晰,由于生产投入压力小,只要抓住精确定位的目标受众就能确保回报,导致微短剧的风格化倾向进一步走向极致,致力于满足观众更强烈的情感需求。

受众群体

2023年11月,调研数据显示,在微短剧的用户中,中低收入人群占比超过70%。并且,在小程序剧的付费用户中,约9成为30至40岁人群,男性占到了7成。

阵营划分

微短剧从创作意图上可分为两个阵营,一是落户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四大视频平台的横屏短剧,单集时长在10分钟之内,制作较为精良。这类微短剧秉持剧情叙事的创作初衷,较多启用专业演员参演。

另一部分微短剧则以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为主导,常规性推介3分钟以内的竖屏微短剧。这类微短剧通常向社会公开招募拥有100万—500万粉丝的网络达人作为主要演员,通过网络微短剧拍摄,网络达人又增加了一重演员身份,更容易通过流量分账、品牌招商、电商直播等实现达人变现,同时也为微短剧带来有效流量。

存在问题

迎合受众

微短剧符合现在快节奏的社会,有之前短视频的基础,也有很多快餐文化(因素),现代人都习惯了这种节奏,缺乏耐心,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愉悦。

微短剧创作者为吸引观众目光,急于抓住这一新的影视形式进行资产变现,再加上网络微短剧的准入门槛较低,大量网络微短剧或以“爆款”为模板,或网络爆火小说改编为影视剧,或以“穿越”“重生”“奇遇”等为噱头,吸引流量。微短剧在时间、剧集等因素限制压缩之下,为了尽快完成商业变现,会更多地遵循商品价值逻辑,在运营模式中也是以高点击率、高收视率、高曝光率为创作的最终追求,形成“快销”的生产模式,以感官刺激为生产原则,追求快餐式生产效率。

付费陷阱

微短剧剧集需付费观看,而且往往价格不菲。一些老年消费者由于对网络不熟悉,往往容易遭遇微短剧付费陷阱,并且面临着投诉难、退费难的情况。微短剧的预付费机制并不代表消费者充了值就一定要将剧集看完。如果在观看过程中发现剧集有明显虎头蛇尾,或剧情拖沓、滥竽充数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也可以申请退费。

2024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微短剧付费乱象、内容违规问题频发。

内容单调

据微短剧编剧介绍,一部8分钟的短剧一般在20 天左右能够完成初稿,40天至60 天就可以完成整个剧本的编排。短时间内完成的剧本编排无法精心打磨剧情,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因过于追求快速变现难免会出现缺乏核心文化价值的弊病。“爽文”“甜剧”迅速抢占市场,“爽感”价值追求逐渐占据主流,内涵意蕴的讲述方式日渐减少,逐渐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这种过于单纯的感官愉悦逐渐占据观众的大脑,短暂获得娱乐,狂欢心理满足的同时必然会带来狂欢后的精神虚无和身心疲惫。

正能量缺乏

微短剧“爽感”浅层狂欢娱乐无法为观众带来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甚至在过分追求娱乐效应时,社会效益会无限让渡于商业的快速回馈,网络微短剧价值观的消逝必然会影响影视艺术品对于观众正能量和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此过程中,逐渐消解大众审美的个体化表达,损害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受众的注意力流露于浅层审美中,无法在剧情带领下进一步思考。

行业危害

由于网络微短剧的时长剧集限制,难以形成完整严密的逻辑框架,在一系列脱离现实逻辑的服化道和剧情剧集空间中,主人公的形象设定和行事逻辑更多地表现为刻板模式和扁平化人物,主角在剧情中大开“金手指”,反派以打倒主角为己任,其他群演都以服务主角为行事原则。

以“爽点”为卖点的一些微短剧为特定想逃避生活的观众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使用与满足心理”,这种盈利模式就像西奥多·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的“文化工业”所提到的,商品表现出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艺术作品在资本模式下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当作一般商品进行售卖,罐头式生产模式只为盈利,缺少艺术作品本身应具有的内涵与风格,程式化模式代替了艺术家独特的精神生产,雷同代替个性,平庸代替高雅,低俗代替崇高,个体思想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融到文化产品的程式化生产和齐一性的商品表现中,艺术作品缺乏独特性和审美性。创作者为迎合大众浅层猎奇需求,过度依靠“噱头”吸引观众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观众逐渐被异化为没有思考能力的“单向度的人”,网络微短剧逐渐成为狂欢化的“娱乐至死”现象。影视艺术的文化独特性逐渐丧失,变成异化后的“一般商品”。

代表作品

逃出大英博物馆

逃出大英博物馆》,于2023年8月30日在哔哩哔哩、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上线。讲述了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成了一个可爱的女孩,遇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随后俩人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短剧之所以能出圈,除了质量本身之外,还是因为有着某种寓意,而这种寓意引发了集体的共鸣。短剧讲的是个“寻路”的故事,一个展品想找到回家的路。小到个人,大到民族、国家。

行业规范

综述

2022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加强网络微短剧准入备案、规划引导、内容审核等十个方面的管理举措。

2023年5月,广电总局出台网剧播出上线新规,2023年6月1日以后网络微短剧,需采取许可证全覆盖的管理办法,依法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后方可播出。

2024年6月1日开始,网络视听平台、小程序等播出或引流推送的所有微短剧均需持有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者平台相应的上线备案号。

加强价值观引导

创造高质量的网络微短剧,打造不同于短视频和影视剧特点的精品网络微短剧,实现网络微短剧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位从业人员必须坚守的原则。

在影视创作中,“真、善、美”是道德的最大值和文明的最高值。影视创作者在考虑网络微短剧商业价值的同时,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剧中,坚持工匠精神,坚持求真求善求美的创作原则。

与现实主义结合

优秀的影视作品要做到审美性和娱乐性相结合,将社会责任和娱乐效应结合在一起,要与现实主义题材相结合。微短剧作品创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同时,用年轻态、趣味性的表达方式诉说有深度、有意义的现实故事,树立起对青年有正能量意义的精神航标。

多元化差异发展

网络微短剧的发力点一开始就聚焦于追求喜剧效果,再加上准入门槛低,一些创作者致力于寻求快速获得商业回报,就会将目光聚焦于家长里短、爱恨情仇等高话题度的内容创作上。但是一种艺术类别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往其中注入新鲜活力,多元化内容创作才能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要加强网络微短剧在主题主线创作方面的布局,强化影视创作者的能力与自身修养。

微短剧创作者应该在情节设计、内容编排、原创力度上面对标优秀的传统影视作品,从而推动整个行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产出更多优质作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更要以深耕内容为主要创作方向,给网络微短剧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注入更多活力,尽量在有限的剧集时间中优化出更优秀的原创内容,以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为价值导向,在潜移默化中引领观众的价值观。

行业治理

2022年11月下旬开始,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线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25300多部、计1365004集,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

2023年11月,微信快手等多平台公告:微短剧《黑莲花上位手册》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是非观念混淆,过度渲染人性中的恶,带来负面的价值导向。全网下架微短剧《黑莲花上位手册》。

2023年,浙江广电局积极推进微短剧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举办杭州·微短剧大会。夯实微短剧产业发展生态底座。联合广电总局网络司、作协网文中心等5家单位共同推出《青年网络编剧激励扶持计划》,发布一揽子政策。三是聚力提升微短剧产业发展能级。积极对接头部企业资源,先后与华数、优酷、快手、华策等一批平台大厂签约合作,成立“临剧力”微短剧联盟并发布行业倡议,推动每一部微短剧摆脱同质低俗化、摆脱过度商业化。

2023年11月,广电总局整治违规微短剧,两万多部下线。

2023年3月至11月,广电总局督导多个平台累计对外发布公告40余期,清理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35万余集(条)。

2023年12月,微信平台通过巡查审核发现,部分微短剧类小程序存在未进行剧目合规备案或存在不良导向价值观内容等行为。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服务协议》《微信小程序运营规范》的相关规定,微信平台下架了部分违规微短剧剧目,并对相关违规小程序进行处置。12月21日,《快手关于违规微短剧类小程序的治理公告(第十六期)》对外发布,共下架违规微短剧10余部,并上报网络微短剧“黑名单”。

2024年4月消息,抖音、快手近日下架一批刻意编排“婆媳大战”渲染极端情绪的相关违规微短剧。清理相关内容738条。

2024年10月,微信、抖音、快手宣布下架部分违规微短剧剧目,对违规剧集相关发布账号永久封禁。

发展现状

2024年8月29日,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截至202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微短剧、短视频、长视频用户分别占网民整体的52.4%、95.5%、65.2%。

社会评价

业界

很多微短剧的制作者都是半路出家,出身于网文领域,擅长文本层面的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但在网文视频化的操作落地,内容的合规性、审美性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处长夏斐 评)

能不能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是微短剧生存发展的关键。微短剧不是迷你化的网络剧,也不是碎片化的网络电影,而是一种新的叙事形态。这里,短应该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情节的浓缩,而不是时间的简单切割,如果内容贫乏,时间再短都会让人觉得冗长。微不应该仅仅理解为篇幅的微小,还应该包含制作上的精微和内涵中的微言大义。(《中国电视》杂志执行主编 李跃森 评)

一系列贴合现实、折射社会生活的微短剧,提供了走亲访友的聊天话题,同时短剧便于线上互动分享的特性,能迅速拉近大家的距离。(抖音精品短剧负责人 评)

媒体

部分微短剧存在不良价值导向,不仅把影视创作带入了歧途,还会给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刻意炫富、挥金如土,宣扬金钱至上的消费观;塑造霸道总裁、渲染深情宠溺,传播不劳而获的婚恋观;色情低俗、血腥暴力等内容,不利于青少年观众的成长。(湖北日报 评)

网络微短剧制作者要踩准节奏、守住底线,而不能目光短浅,不能追求恶趣味,更不能打法律擦边球,陷在粗劣“爽剧”的泥淖中不能自拔。(人民网 评)

网络微短剧的繁荣,具有鲜明的阶段化特征,也很好地服务了网络受众。作为一种视频剧集类型,网络微短剧能否保持不断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创作者能否自觉克服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尽完美,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经典作品创作标准,避免快餐式消费损毁发展愿景。(光明网 评)

微短剧不是法外之地,用好审核监督的指挥棒,明确“管什么、由谁管、怎么管”的权与责,就能更好在全流程把好关,把低质低俗的“劣币”坚决驱逐出内容市场。除了加大监督、加强审核,想要有效净化网络微短剧行业生态,需要制作方端正创作态度,也亟待更多专业影视机构、媒体和创作者加入,带来优质内容,用品质提升口碑。简言之,短剧不能“短视”,创作门槛可以低,但内容底线不能破。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网络微短剧只有健康、规范发展,才能赢得未来。(人民日报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