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之不修

更新时间:2021-12-24 15:29

孔子说:“(许多人)不去培养品德,不研讨学问,听到了应当做的事(义),却不能马上去做;有错误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不去培养品德,不研讨学问,听到了应当做的事(义),却不能马上去做;有错误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

修:指培养

讲:研究,讨论。

之:连词,作用是把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

徙:迁移。这里指按照义的准则改变自己的行为

是:指示代词,在判断句中充当主语,指代“德之不修”到“不善不能改”这段话所讲的事

出处

《德之不修》选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读解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