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2 01:05
美国战地记者杰克·盖斯默(乔治·克鲁尼饰)刚刚抵达德国,他这次的任务是为波茨坦和会做现场报道。在和平会议上,同盟国的国家领导人举行会面,商讨战败的德国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全新的、自由的欧洲。当然,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用来欺瞒大众的,其实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搜刮干净作为战胜国能够得到的最后一滴油水。
杰克本人对柏林并不陌生,二战爆发前,他曾在柏林生活过一段日子,还经营了一家新闻办公室,并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留在了这里。当他坐着摇摇晃晃的军用吉普车再次踏上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去机场接他的司机科伯罗·塔利(托比·马奎尔饰)是一名正在服役的美国士兵,这个来自于中西部的年轻人看上去热情、善良、正直,不过马上就会发现,这个看似天真的小伙子其实内心肮脏阴冷,专门发战争财,做黑市交易。杰克对此并不感到吃惊,毕竟这座城市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说不出口的秘密,包括他自己在内,他们希望在此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金钱、权力、生命,亦或只是换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科伯罗的黑市交易和买家的真实身份,杰克都感到没有兴趣,但当他见到科伯罗的女友莱娜·勃兰特(凯特·布兰切特饰)时,却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是如此之小:莱娜就是杰克以前在柏林生活时的爱人,然而,敏感的杰克很快就发现莱娜变了,不再是以前他认识的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了,战争摧毁了她所有的信仰,在这座几乎已经变成废墟的城市里,就连呼吸似乎都变得异常困难。
科伯罗去俄国军队占领的地区做生意之后,第二天被发现陈尸荒野,口袋里的10万枚银币不翼而飞。在跟踪调查的过程中,杰克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神秘谋杀事件的漩涡之中,这背后还蕴藏着更大的阴谋,足以影响到美国和俄国的当权者。
当一切线索将杰克带回到莱娜身边后,他却发现莱娜一直在欺骗自己。杰克绝望了,因为他知道在这样一个仍然陷在战争的恐怖之中的国家里,想要找出事情的真相几乎是不可能的:战争中就是这样,想要活命就不得不向一些不道德的交易妥协,用信仰和人性去换取苟延残喘。
(以上参考资料)
(以上参考资料)
(以上参考资料)
● 胶片的高宽比为1.66:1——现在的电影院已经没有这样的放映设备了,所以影片仍然是在宽银幕1.85:1的影院上映,画面无法填充的部分用大黑边代替。
● 索德伯格要求一些动作场面要乔治·克鲁尼亲自上阵,结果他那一直没好利索的背伤再次复发。
● 影片拍摄期间,托比·马奎尔的未婚妻为他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儿,马奎尔在片场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
(以上参考资料)
该片根据约瑟夫·卡农在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问世后受到好评,于是导演索德伯格与好友克鲁尼在小说问世后不久就购买了其电影的改编权。
为使影片更加贴近了小说塑造的历史氛围,索德伯格不仅选择采用传统的黑白拍摄的方式,还使用了早期的镜头和配乐,并在背景拍摄中模仿了背投式效果。他将拍摄局限于片场和有限的外景地,并借用了一些资料影片,其中的一些镜头是比利·怀尔德和威廉·惠勒在战争刚结束不久的柏林拍摄的。此外,片场只能使用白炽灯,这种粗糙、不自然的光源正好可以加重画面的颗粒感。同时索德伯格还不让使用无线麦克,所以片场所有的工作人员只能用耳语轻声地说话,以免影响影片的拍摄质量。录音也是用最老式的方法:工作人员要将麦克固定在支架上,然后举到演员们的头顶上。
(以上参考资料)
《德国好人》融合了神秘、爱情、惊悚,非传统但经典的种种诱人因素。形象地表现了人性如何在政治阴谋的逼迫之下生存与道德之间的矛盾。(央视网评)
在战争、神秘、惊悚等元素的包装下,影片以错综复杂的二战结束为背景,向观众展示了一幅大国尔虞我诈,人性险恶、阴暗的另类影像。许多阴谋论的电影总喜欢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发生故事,该片也不免于俗,大阴谋紧套小阴谋,环环相扣,越接近事件的真相,观众感觉气氛越凝重。(新快报评)
叙事本身乏善可陈,人物行为逻辑也显得牵强。导演斯蒂文·索德伯格似乎把精力全都放在形式上了:他有意要做一部“老片厂样式,但没有过去老片厂那些限制的电影”。演员的装扮、说话方式、用光构图都明显向《北非谍影》靠拢,甚至用老式摄影机镜头。(南方周末评)
影片严重地顾此失彼,悬念无足轻重,几场重头戏都在其他电影中有类似情节,似曾相识。演员们卖力的表演在影片中也全无光彩,扮演《蜘蛛侠》的托比·马奎尔在影片中扮演在黑市交易中铤而走险的司机,有发挥演技的余地,却早早地被“谋杀”;乔治·克鲁尼扮演的记者如同孤胆笨英雄,既不幽默,又无激情。(深圳特区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