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1 14:27
德属东非(德文:Deutsch-Ostafrika)是德国在东非地区的殖民地,其领土约为现今的卢旺达、布隆迪、坦噶尼喀、以及莫桑比克北部等地区,总面积大约994,996平方公里,几乎是今日德国面积的三倍。
德属东非是原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首府达累斯萨拉姆(德语:Daressalam),使用德属东非卢比作为流通货币。
1890年,冯·索台被任命为德属东非的首任总督。他上任后逐步健全殖民统治机构,先后成立了财政部、测量及农业部、司法部、卫生部和公共工程部。
德国殖民当局对德属东非各地采取了不同的统治形式。在沿海城镇及其邻近地区,各级政府由德国官员直接掌握和控制;在沿海地区和某些内陆地区,以德国人出任的地区专员为首,下设若干名“阿基达”(中层官员,通常由阿拉伯人担任),在阿基达之下又配备了许多“琼贝”(村长,一般由非洲人担任);在大部份内陆地区,部落酋长(有些是被保留下来的原部落酋长,有些则是由殖民当局任命的部落酋长)直接从属于殖民当局。上述地区的统治形式虽略有差别,但基本上属直接统治。德国官员代表殖民当局握有最高权力,殖民当局任命的一些中下层官员,如阿基达、琼贝和酋长们,虽有非洲人或阿拉伯人出任,但他们只是执行殖民当局的指令,主要任务是征税、为德国种植园提供劳动力、为公共工程征集劳工、监督农民种植当局规定的经济作物等。在德属东非的东北部高原地区,布隆迪、卢旺达和布科巴,情况有所不同。这些地区的传统统治者和社会制度在形式上被保留下来,素丹和酋长在一定范围内仍可行使某些权力,殖民当局向这些地区派驻一名驻节长官,名为顾问,实则监督素丹和各级酋长,进行间接统治。
在经济上,为把德属东非变成宗主国的工业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殖民当局采取了一系列超经济强制措施。
第一,强行剥夺非洲居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1895年,殖民当局宣布,德属东非的全部土地归德皇所有,当局有权出卖、出租或分配这些土地。于是,大批良田落入德国和欧洲的移民或公司之手。据统计,1907年仅萨达尼一地,德国12家大公司占田就达12.5万英亩。而分配给非洲人的土地则大多是零星和贫瘠的土地。
第二,全力推行单一经济作物生产。德国为使东非殖民地生产其所需的农业原料,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做法。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吸引德国及欧洲移民迁居东非,分给大量土地,支持他们开办种植园,大规模种植单一的经济作物。德国移民或公司建立的种植园,占地面积一般都较大,如最早开办的两座棉花种植园占地面积均达300平方公里。至1910年,德属东非已有橡胶种植园250座、剑麻种植园54座、棉花种植园17座。另一方面,殖民当局应用行政手段,强迫当地农民种植橡胶、剑麻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因此,德属东非单一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仅以剑麻为例,1905—1913年,种植面积由1390公顷增加到24750公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剑麻、橡胶和棉花已成为当地主要出口项目,1913年剑麻出口值为1030万马克,橡胶为650万马克,棉花也超过200万马克。
第三,肆意掠夺当地人力资源,为了给德国或欧洲人种植园提供大批劳动力,殖民当局实行强迫劳动制,成年居民每年需无偿服役一个月。服役者大多被送往种植园,也有部份人在铁路等公共工程工地劳动。
此外,殖民当局还通过征税等手段迫使土著居民外出出卖劳动力。征收的税收名目繁多,为了交纳不断增加的税金,非洲居民或扩大经济作物生产,或外出出卖劳动力,以换取现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垄断资本已成为德属东非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力量。当地传统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农业生产中传统作物生产萎缩,尤其是粮食生产,不但不能自给,反而需要进口。1913年的官方统计表明,当年的粮食进口已达504.9万马克。大量西方工业品的涌入,摧毁了当地传统手工业。对外贸易逐步脱离了传统的印度洋贸易体系,德属东非经济被纳入了殖民地经济的轨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比利时、葡萄牙均派遣军队进攻此地,但直到1918年德国投降时,协约国阵营都始终无法占领全境。
一战结束德国投降后,国际联盟于1919年依据凡尔赛条约分别将卢旺达及布隆迪、洛伏马河以南地区以及坦噶尼喀交付英国托管,结束了德国34年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