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0 23:53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隋义宁年间(617-618年),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仍保存着二堂。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隋义宁年间(617-618年),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仍保存着二堂。
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仍保存着二堂。
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徽州府衙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
保护范围:徽州府堂外,北至府城城墙,南至原府衙照壁处,西至府城城墙,东至阳和门南北向一线。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面包括小北街、中和街、打箍井街,北至徽园及徽园广场。
旧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生息。
春秋时期属吴。
战国时期,先属越,后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黟、歙二县,隶鄣郡。
汉元狩二年(前121),隶丹阳郡。
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遣贺齐平黟、歙,析置新都郡,领黟、歙、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六县,郡治始新。
晋太康元年(280),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新定为遂安、海阳为海宁。
梁普通三年(522),割吴郡寿昌隶新安郡。
承圣二年(553),分黎阳、海宁、黟、歙四县置新宁郡,始新、遂安、寿昌为新安郡。
陈天嘉三年(562),并新宁郡入新安郡,黎阳县入海宁县。
隋开皇九年(589),并新安郡入东阳郡,黟县、歙县并入海宁县;十一年,析海宁县置歙州,领黟、数、海宁三县,
州治黟县;十八年,改海宁县为休宁县,州治迁休宁。
大业三年(607),改歙州为新安郡。
义宁年间(617-618),汪华迁郡治于歙县乌聊山,筑郡城
唐武德四年(621),新安郡复改为歙州。
贞观元年(627),歙州属江南道。
永徽五年(654),析歙县东乡竦口置北野县
开元二十八年(740),分休宁回玉乡与乐平县怀金乡置婺源县。
乾元元年(758),三改新安郡为款州。
大历元年(766),析歙县西乡、休宁东乡置归德县;析黟县及饶州浮梁地置祁门县;析歙县华阳镇置绩溪县;析黟县
为石埭县,隶池州。领县八:歙、休宁、黟、绩溪、婺源、祁门、北野、归德。五年,撤北野县复属歙县,撤归德
县复属休宁县。领县六:歙、休宁、黟、绩溪、婺源、祁门。自此,徽州府一府六县基本定格。
五代先属吴,后属南唐。
宋宣和三年(1121),方腊起义被平,改歙州为徽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徽州为徽州路,属江浙行中书省。
至正十七年(1357),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二十七年(1367),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洪武九年(1376),徽州府属江浙承宣布政使司;十八年,徽州府改属直隶。
永乐十九年(1421),徽州府属南直隶。
清康熙六年(1667),取安庆、黴州两府首字建安徽省,徽州府隶属安徽省。
民国元年(1912),废府留县,各县直属安徽省。
隋义宁年间(617~618),汪华从休宁万安山迁郡治歙县乌聊山,就汉毛甘故城扩筑城池。外为罗城,周四里二步,高一丈二尺;内为子城,周长一里四十二步,高一丈八尺,宽一丈三尺五寸。子城即今微州府衙位置,内建郡治和郡王宫室,有宫殿、东西宫廨、正门楼等建筑。弘治《徽州府志》载:“(府城城池)唐越国公汪华在隋义宁中称吴王时所筑,自休宁万安山徙治于此。东半抱山,西半据平麓,筑以为城。扬之水顺城东北而西为练溪,环绕东南隅而下歙浦,因以为池。山溪之险,天造地设。
唐武德四年(621),汪华归顺朝廷,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军事,即歙州州治为总管府。七年,改郡督府。
贞观元年(627),撤郡督府,复为歙州州治。
唐中和五年(885),罗城南北向扩建为九里七步。
宋初,府衙大堂设厅,东厢楼为防守库西厢楼为甲仗库,南为仪门,建有军姿库、公使酒库、谯楼、宣诏亭、班春亭、吏舍、紫翠楼等建筑。
北宋末,因方腊起义,州城毁坏严重。
宣和三年(1121)八月,改筑州城于城北扬之河西岸(今歙县第二中学一带),时人称新州。其城周四里余。翌年,因百姓生活不便,复居旧城,并按唐中和年间规制重修。罗城周七里三十步,设六门:东富州门,西丰乐门,南表城门,西南紫阳门,北通济门,东北太平门。各城门皆建城楼,并环以敌楼。不再修子城,且于州治之南数百步建谯楼。
绍兴二十年(1150),因州城内经常发生火灾,风水先生以为南谯楼正对河西火焰山,因此关闭南谯楼正门,筑东谯楼,启东门。
元改徽州为徽州路,因此为路治,延祐二年(1315),重修路治,正堂之南为仪门、谯楼,堂前东西二廊分列吏舍及吏、户、礼、兵、刑、工、税课诸房。
至正十二年(1352)路治因兵乱毁坏。次年,元帅沙不丁克重创如旧规。十七年三月,明将邓愈镇守徽州,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以府治为行枢密院,府治权设于衙署右侧廉访分司衙。
二十年十月,改行枢密院为指挥司。二十七年,复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元至正十七年(1357),明将邓愈加筑府城,城周扩至九里七十步,改六门为五门:东德胜门,门楼三层;南南山门,西湖水门,正北镇安门(俗称小北门),东北临溪门(俗称大北门),门楼各两层。门内各设兵马司房,城上窝铺三十三个,自北而东至南门建敌楼七处。并在东、西、北三面开挖濠池(护城河),深一丈二尺,宽二丈四尺。
耆儒召对:元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明太祖朱元璋率常愈春领兵十万,由宣城至徽州,驻玉屏山,召耆儒朱升,唐仲实,毕祥卿,朱升对“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明洪武三年(1370),撤指辉司为徽州府治。
正统九年(1444),衙署毁坏,同知徐亨上奏准予拨款修复。次年六月,知府孙遇重修正堂、泊水、后堂各三间,左右耳房各二间,穿堂两间,内有左右厢房各两间、外东西廊各十三间,正堂前东列史、户、礼三房及承发科各三间,西列兵、刑、工三房及勘合科各三间。正堂右建经历司三间,左建照磨所、理刑司各三间,又建仪门、侧门、班房共七间。
弘治十六年(1503),知府何歆复启南谯楼正门,塞东门;增建承宣坊,移建钟;迁旌善亭、申明亭于南谯楼前左右;建清心阁三间于知府廨后,阁下凿池一方。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重修府城,南山门至大北门天宁寺后六百余丈城墙俱加高三尺,筑南山、锁安二门月城,西门外建敌台,以便守望。清代,各门皆有月城,月城又称瓮城。今仅存潮水门月城。
崇祯十五年(1642),知府唐良懿重修府治正堂。
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府朱庭梅重修仪门。
乾隆二年(1737),知府杨云股重修大堂。三十八年知府张廷炳重修府堂。
嘉庆间(1796~1820)正堂朽坏不堪,木料撤至中庭。
道光五年(1825)八月,重修正堂已经谯楼、阳和门、钟楼、鼓楼、甬道、围墙、石坊等处。
咸丰中(1851~1861)府衙毁坏于军事。
同治末年(1870~1874),筹工局督工修复。
宣统元年(1909)。修葺南谯楼。
民国元年(1912)撤销徽州府;十六年安徽省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在旧府衙成立;二十四年,安徽省歙县地方 法院在旧府衙成立。
1949年4月28日,歙县县城解放,歙县民主政府入驻府衙。
1951年1月,歙县民主政府改歙县人民政府,同时成立歙县人民法院,皆驻旧府衙。
1981年,旧府衙的一部分建筑拆迁为歙县人民政府大楼。
2009年,歙县县委、县政府决定重修徽州府衙。
2012年7月,徽州府衙被列入安徽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9月,徽州府衙依明治年间形制修复完毕,并以中国衙署文化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完成布置,向社会开放。
衙署为地方城市最高行政长官的驻在机构及第宅所在,为古代城市中最重要的建筑组群之一。徽州府衙位于原徽州府城内西北,西侧紧靠城墙,宋代时其建筑大致由南谯楼(外有宣诏、班春二亭)、仪门(军资库、公使酒库分列两侧)、设厅(号舍盖堂,其外东厢楼设防守库,西厢楼设甲仗库)及后部的紫翠楼、静治燕香之堂、清心阁、黄山堂等建筑组成,史载黄山楼踞城为之,可北望黄山天都诸峰。
明代府衙布局多以中轴对称、左尊右卑和前衙后邸为基本原则。正统年间重修后的徽州府衙以一条南北向的主体甬道为中轴线,牌坊、南谯楼、仪门、正堂、后堂和知府廨等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这一中轴线上,前为礼仪性的大门广场和行使权力的治事之堂,后部及左右为行政人员的办公起居及家人居住之所,知府廨位于堂后,同知署位于东路,后为通判署,经历署位于西路,大致按照左尊右卑的原则布置(图)。原另有推官署、知事署、照磨所和司狱司署等,后均裁撤,至清道光时均为空地。
1.南谯楼:本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同时也是徽州府衙的正门门 楼。本来,类似的城门楼子在各地见多了,听了陪同朋友的介绍,才看出这座南谯楼的不同寻常之处:方形 门阙宽4.5米,左右各有略微倾斜的12根木柱支撑。这叫“排栅柱”,乃正宗的宋代营造法,据说在其他地方已 经很难见到,是珍贵的宋代建筑遗存。
2.钟楼
3.东谯楼:东谯楼的另一侧就是许国石坊。
4.仪门
5.大堂:府衙正堂,用于宣读诏书、接见官吏、公开审理重大案件、举行宴饮、祈雨做法事等。屏风下正位 称公座,知府到任,择日上公座,皂吏排衙,报时辰,同知、通判、经历、知县、巡检等所辖官吏皂役按 《会典》规定前来作拜见礼。
7.司狱司:
宋代,刑狱有州院和司理院两处,司理院禁重囚。
元代在路治的东南方置司狱司。
明初,仍旧处建司狱司三间,狱官吏廨舍二间,监房七间,散监、房厨各三间,狱门东向,于府 治相去较远,押解不便。弘治十六年(1503)知府何歆于南谯楼前建司狱司。清仍其旧。
8.兵房:军器:明代,徽州府军器局军器每年由所属六县提供物料交局匠制造。所造军器有黑漆铁甲、响 甲、铁盔等。
9.工房:徽州府学:始建于唐代,其址在府城东北角(今徽州师范学校)。北宋太平天国三年(978)迁乌 聊山,嘉佑四年(1059),因山高地狭,徙于江东道院(今新安宾馆一带)。其后又三迁至府城东北角旧 址。
10.吏房:办理本府正佐官员的到、离任文书,报吏部备案;为境内官员出具调任、假期证明,为应试贡 生、举人、生员上报亲供、甘结、印结;协助知府起草各类文书。
11. 东架阁库:用来存放黄册,鱼鳞图册及案牍等各类档案之处
12.礼房:主管本府坛庙,祠祀,阴阳,宗教,办理学校科考、学田、学产。
(1)礼房职责:主管本府坛庙,祠祀,阴阳,宗教,办理学校科考、学田、学产,旌表列女、孝子、义行忠列人物,举办乡饮酒礼,制定乡规民约。
(2)承发科职责:协调督促本府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书吏的工作,并负责承发民事、刑事案卷以及抄批、挂号等。
(3)吏房职责:办理本府正佐官员的到、离任文书,报吏部备案;为境内官员出具调任、假期证明,为应试贡生、举人、生员上报亲供、甘结、印结;协助知府起草各类文书。
(4)东花厅:用于接待来往宾客及商议政事。如坐堂休息、整理衣装、幕僚办公、乡绅耆老会谈等亦常在此厅。
(5)勘合科职责:对中央衙署下发到徽州府的各种文书进行字号,半印查验,辨识公文真伪。徽州府勘合字号“亢”。
胡锦涛(194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绩溪瀛洲镇龙川村(坑口)人。
朱熹(1130年—1200年),中国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婺源人,从小在歙县外婆家长大。
陶行知(1891—1946),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
胡雪岩(1823—1885),著名徽商,人称“红顶商人”。名光墉,字雪岩,绩溪人。
胡适(1891—1962),著名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绩溪上庄村人。
胡宗宪(1512——1565),明代抗倭名将,字汝贞,号梅林。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祖籍安徽绩溪。
戴震(1724—1777),清代考据学家、音韵学家、思想家。字东原,休宁隆阜(今属屯溪区)人。
方腊(?-1121年),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又名方十三,歙县人。
程大位(1533—1606),明代数学家。字汝思,号宾渠,休宁率口人。
汪机(1463—1539),新安医学奠基人。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祁门城内朴墅人。
吴承仕(1884—1939),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字检斋,歙县人。
弘仁(渐江)(1610—1664),新安画派创始人。俗姓江氏,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出家后取法名弘仁,号渐江学人、渐江僧。歙县人。
汪士慎(?-1759),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又号溪东外史,休宁人(一说歙县人),流寓扬州。与金农相友善。笔墨习染,逐臻妙境。
毕昇(?-约1051),北宋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者。
渐江(1610~1664) 俗姓江,名韬。字无智,号渐江。释名弘仁。歙县人。新安画派创始人。
王茂荫(1798-1865),安徽歙县人,清代经济学家,货币理论家。进士出身,历任户部、工部、兵部侍郎,并两度出任御史。
黄宾虹(1865—1955):现代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字相存,别号虹庐。歙县人。是现代中国画坛上成就卓著的一代宗师,为“新安画派”的现代代表。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安徽婺源县人,京张铁路设计师。
柯庆施(1902-1965),歙县水竹坑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任上海市委书记,中共华东局书记。
苏雪林(1897—1999年):女,文坛巨匠。原籍安徽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岭下村。
吴景超(1901-1968):字北海,社会学家,著有《第四种国家的出路》等社会学著作,安徽歙县人。
洪雪飞(1942-1994),歙县人,著名昆剧,京剧大师。
江瓘(1503--1565),字明莹,安徽歙县篁南人(今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南溪南)。著《名医类案》12卷刊行于世,是我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医案的医学名著。
汪华(586-649),原名世华,字国辅、英发,歙县登源汪村(今属安徽绩溪)人,隋唐时期割据势力,唐朝大臣。隋大业年间(605~617),起兵占领歙、宣、杭、睦、婺、饶六州,拥兵十万,建号吴王。义宁年间(617-618),迁郡治于歙县乌聊山,修建城池。唐武德四年(621)九月,归顺唐朝。因汪华所治之地,为政宽宏、百姓安居乐业,唐高祖授以徽州刺史,使持节总管“六州”诸军事,封上柱国、越国公,食邑3000户。
明代吏员主要来源于金充、罚充和求充三种方式,分为主管、案牍、司财、司狱四大类。吏员三年一考,可由低品衙门转补高品衙门,或由地方衙门转补在京衙门;九年考满,可获得出任官职资格。吏员所在衙门品级越高,考满后所给出身越高。徽州府衙属四品衙门,司吏协调首领官检视、起草文案,统领该管事务内的典吏、书更等,为正九品出身;典吏掌抄写收发,保管文案,并分房办事,为从九品出身。攒典掌仓、库、税课、钱粮等署会计事物;狱典分管狱卒,管理人犯,皆为杂职出身。
明代任官,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其中科举制、荐举制和吏员制各为一途,所谓三途并用。荐举制主要盛行于明初,以后全废:科举制和吏员制贯穿有明一代。
官员铨选,除亲属回避外,明初定南入官北,北人官南。其后官制渐定自学官外,不得官本省,亦不限南北。
明代官吏考核以考满、考察二法并行。考满主要是考核官吏的从政资历和政绩,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三考为满。九年考满之日,按官吏所属衙门量其功过,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依此决定升降去留。
考察主要目的在于区分官吏的优劣,重在惩黜不法官吏,与考满相辅井行。考察之法,在京宫吏六年一次,在外官员三年一次,有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不谨八种,被处大计者,永不叙用
洪武十一年(1378),明太相朱元璋令克部考核朝觐官,对称职无过官员,赐坐享宴:有过但称形官员,赐宴无座;有过而不称职官员,令其站立门外,待宴者完毕走后,方依次离开。
戒石铭”即历史上的官箴。孟昶当政时,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但鉴于前朝国君王行因吏治
腐败而亡国的前车之鉴,于后蜀广政四年(941年)撰写了这篇振奋人心的“官箴”,颁于郡国,
以期让官员们“历历在目”,“则必能隐惕于其心”,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孟昶941年创作的
《官箴》24句96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安绥。政在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
猛所得,风俗可移。毋令侵削,毋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朕之爵
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人父母,罔不仁慈。特为尔戒,体朕深思。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曾受朝廷的命令书写过一则十六字的碑文,文字内容正是取自孟昶的
《官箴》:“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意思是:官员们所领的俸禄,都是老
百姓的血汗。百姓们虽然好欺负,天理却难以容忍。这一碑文被颁发到各州县,刻成石碑,叫做
“戒石”,立于官署衙门的大堂上,警示官员们务必清正廉洁,克己爱民。
徽州府衙位于徽州古城景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