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16:32
徽州漆器,徽州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徽州漆器中的螺甸漆在宋时被誉为“宋嵌”,而菠萝漆在南宋曾作为贡器。明清两代漆器工艺空前发展,这时期雕漆、漆画、金漆、雕填、戗金、螺甸、百宝镶嵌等形式争奇斗艳,蔚为大观。明代徽州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则是中国古代唯一流传的漆工专著。
徽州漆器早期主要产地在歙县、岩寺等地。民国以后,屯溪逐渐成为徽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店铺及艺人转移到屯溪发展,漆器工艺也不例外,屯溪成为漆器工艺制作中心。
徽州漆器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生漆(植物漆)、桐油、木材、麻布、贝壳、各种天然色彩的玉石、金粉、金箔、金丝以及牛骨、瓦灰、棉纸、猪血等。徽州漆器与中国传统工艺漆器一脉相承,镶嵌漆器是用产自全国各地的天然彩石、贝片、牛骨、蛋壳、珍珠等,通过锯割、雕刻、开纹而嵌在漆版上。纯粹在漆器地色上用彩色绘制图案的,称为彩绘漆器。只用贝片镶嵌在漆版上,与地色一样平整的,称为平磨螺甸漆器。
1959年,屯溪工艺厂数位老漆工赴首都,为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制作漆画屏“百子图”。1978年,俞金海研究复制出失传已久的“漆砂砚”,赖少其称赞其“功同天造”,作家端木蕻良则尊俞金海为“楚漆国手”。菠萝漆砂砚在1984年获省“轻工旅游优秀新产品”称号。骨石镶嵌屏风、四大美人屏风在1986年分别获省“优质产品”、国家轻工业部“百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