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美学

更新时间:2023-02-13 23:19

“心理学的美学”也称审美心理学。是美学三个分支(其它两个分支为:哲学的美学和社会学的美学。)之一,在近代西方得到了特别的发展。德国费希纳从心理实验着手,自下而上地由审美经验出发来研究审美活动中的心理规律,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美学,因而被誉为近代科学美学的创始人。自此以后,心理学美学构成了美学中的一个新的部门。

学科简介

随着心理学美学的发展,对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主要学说有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立普斯的“移情”说,桑塔耶耶的“对象化的愉悦”。

学科发展

心理学美学在本世纪的中国获得了可喜的发展。王国维首创的“出入”说,可以说是中国心理学美学所取得的最早的成果。其后是1920年郭沫若带头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析《西厢记》,鲁迅翻译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并在北大、北师大讲授文学批评课程。

学科研究

简介

30年代,北京的学者朱光潜,上海的作家胡风,从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视角所进行的研究,把中国的心理学美学推到了一个高潮,其中不同的治学道路和方法耐人寻味。

朱光潜于1933年以《悲剧心理学》(英文)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并在国外出版,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变态心理学》,1936年开明书店出版了他早于1931年完成的《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意图是“丢开一切哲学的成见,把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当作心理的事实去研究,从事实中归纳得一些可适用于文艺批评的原理”,那么创作和欣赏中的“心理事实”是什么呢?这就是“美感经验”。这样作者要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美感经验的特征”,对此作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概括

美感经验的特征

1、美感经验是一种凝神的境界。在凝神境界中,我们不但忘却欣赏对象以外的世界,并且忘记我们自己的存在。欣赏的对象成为孤立绝缘的意象,欣赏者无所为而为地去观照它、赏玩它。这种把一切都忘却的境界,也就是形象的直觉,形象是直觉的对象,属于物;直觉是心知物的活动,属于我。美感经验就是直觉欣赏中的形象,而把物与我以外的事物的关系置之度外,在聚精会神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2、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的形成,必须在观赏者与对象的功利属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美的创造和欣赏是否成功,就看这种心理距离能否安排妥当,距离太远,则无法了解,距离太近,则可能是欲望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才是理想的距离。

3、在凝神观照中,我们心中除观照的对象之外别无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从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产生移情作用,我沉入物,物也沉入我,我的情感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物则因我的情感的移入而变得有生气,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互相回环震荡。美感经验与移情作用密切相关。

4、美感经验还与生理的运动相关。在移情作用中,不但我们的情感移注于物,物的情趣移注于我,而且我们的“筋肉”、“呼吸”等生理器官发生特殊的生理变化,似乎也模仿着运动,只是这种生理的模仿的运动大半隐在内而不发出来,这里感觉中的生理运动可称为“内模仿”,“内模仿”会影响美感经验。

5、美感经验中的形象,不是固定的,同一事物对于千万人即出现千万种形象,物的意蕴的深浅以观赏者的个性为转移,因此,欣赏是个性的创造,而创造出来的形象是情趣、个性的返照。(以上五点参见《文艺心理学》第五章作者自己的总结)

学者朱光潜和作家胡风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美学30年代自觉期的双峰。他们通往理论的道路不同,采用的方法不同,但他们的理论是可以互相补充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