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更新时间:2024-09-19 01:35

忆秦娥,词牌名。入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格为定格,多用入声韵,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世传唐代大诗人李白首制此词(《忆秦娥·箫声咽》),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别名甚多,有“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等。代表作有《忆秦娥·箫声咽》外,还有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与贺铸忆秦娥·晓朦胧》等。

体裁沿革

“忆秦娥”词牌最早见于《忆秦娥·箫声咽》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秦娥”本指的是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传说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爱吹箫,嫁给仙人萧史

关于《忆秦娥·箫声咽》,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为李白之作,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明代以来屡有质疑者,理由是《李太白全集》并无此词,至今所知盛唐诗人除李白外无一人作此词。因此一般认为是晚唐五代词人所作,后被误归于李白名下。

此调高拭词注“商调”。此调自唐迄元,体各不一。要其源皆从李白词出也。因李白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而又名“秦楼月”;因苏轼词有“清光偏照双荷叶”而又名“双荷叶”;因无名氏词有“水天摇荡蓬莱阁”而又名“蓬莱阁”。至贺铸始易仄韵为平韵,又名“子夜歌”;因张辑词有“碧云暮合”而又名“碧云深”;因宋媛孙道绚词有“花深深”而又名“花深深”;因明徐有贞词有“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而又名“中秋月”。又有长筌子词名“华溪仄”。

格律说明

“忆秦娥”词调多用入声韵,上下阕各五句,两阕后三句字数、平仄相同。

定格(仄韵格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此调押仄韵者,格律例见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若晁补之词《忆秦娥·牵人意》之不作叠句,石孝友词《忆秦娥·秦楼月》之少押一韵,秦观词《忆秦娥·灞桥雪》之多口号四句,倪瓒词《忆秦娥·扶疏玉》之减去叠句,虽为变格,犹与李词大同小异。至冯延巳创为减字之体《忆秦娥·风淅淅》,张先词《忆秦娥·参差竹》由此添字,毛滂词《忆秦娥·夜夜》由此偷声,在变格中更与诸家不同。

前段起句,周邦彦词“香馥馥”,上“馥”字仄声。第二句,赵师侠词“不堪凉月穿珠箔”,“不”字仄声,“凉”字平声。第四句,李之仪词“迎得云归”,“得”字仄声,“归”字平声。第五句,李之仪词“还送云别”,“送”字仄声。换头句,苏轼词“背风迎南泪珠滑”,“泪”字仄声。第五句,周紫芝词“西楼残月”,“西”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姚、石、秦、倪四词。

变格(平韵格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一叠韵。此调押平韵者,格律例见贺铸词《忆秦娥·映朦胧》。若秦观词《忆秦娥·曲江花》之多口号四句,颜奎词《忆秦娥·水云幽》之减去叠句,皆变格也。

前段起句,程垓词“青门深”,“青”字平声。后段起句,贺铸词别首“粉娥采叶共亲蚕”,“共”字仄声。第二句,孙道绚词“画眉楼上愁登临”,“画”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秦词、颜词。

词谱对照

定格(仄韵格)

格律对照例词:《忆秦娥·箫声咽》

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变格(平韵格)

格律对照例词:《忆秦娥·晓朦胧》

中平平,中平中仄平平平。平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仄平平仄平平平,中平中仄平平平。平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唐·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北宋·张先《忆秦娥·参差竹

北宋·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

北宋·贺铸《忆秦娥·子夜歌

宋·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

南宋·万俟咏《忆秦娥·千里草》

南宋·曾觌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南宋·范成大秦楼月·楼阴缺

南宋·石孝友《忆秦娥·秦楼月》

南宋·刘克庄忆秦娥·梅谢了

南宋·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南宋·刘辰翁忆秦娥·烧灯节

明·方以智《忆秦娥·花似雪》

清·宋征舆《忆秦娥·黄金陌》

清·纳兰性德《忆秦娥·山重叠

现代·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