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6 07:51

忤,汉语二级字,读作忤(wǔ),部首是忄,五笔是NTFH,本义指抵触,不顺从。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忤wǔ

⒈ 逆,不顺从:忤耳(逆耳)。忤逆(a.背犯,违反;b.不孝顺父母)。

基本词义

◎ 忤 wǔ

〈动〉

(1) (形声。从心,午声。本义:抵触,不顺从)

(2) 同本义 [be disobedient to]

复忤宾客。——唐· 李朝威《柳毅传》

触忤当死。——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忤权(不屈服于权贵);忤物(触犯人;与人不合);忤怨(抵触而生怨);忤恨(违逆;反对);忤意(违逆心意);忤嫚(忤慢。违抗怠慢);忤触(触犯);忤鳞(直言犯上)

(4) 触动 [touch]

临风悼亡,忤愁心,匹鸟河洲上。——明· 汪道昆《洛水悲》

(5) 交错 [crisscross]

阴阳散忤。——《春秋元命包》

常用词组

忤逆、忤视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五故切,音误。《说文》逆也,本作啎。从午,吾声。今作忤。《後汉·鲍永传》持正之忤。

又忤忤。意不喜也。《释名》靑徐谓女曰娪。娪,忤也。始生时人意不喜,忤忤然也。

又或作牾。《前汉·王莽传》无所牾意。亦作午。《礼·哀公问》午其众,以伐有道。 亦作蘁。《庄子·寓言篇》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音义》蘁音悟,逆也。

又《正韵笺》忤,亦作梧。《释名》当涂曰梧丘。梧,忤也,与人相当忤也。

通作悟。《史记·韩非传》悟言无所击排。《注》悟作忤。

又通作迕。《前汉·食货志》好恶乖迕。《注》迕忤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