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13:30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快子路北连升平路,南接莲花路,与大新街、古洞街交汇。
快子路曾一度改名为朝阳路(1967年-1982年与升平路合并称朝阳路)、筷子路。
快子路因建路前的快子街而得名,而快子街则得名于“筷子”。据民国忠义乡志载:“快子行约数十家多在长兴街陈大塘等处(快子是在“筷”字写入字典前的写法)”,而在升平路开建前长兴街往陈大塘方向的大塘正街街口向南则称快子大街,所以毫无疑问快子街名称源于快(筷)子行业。
从1936年5月10日开通至1967年间,一直沿用“快子”作为路名。1967年在江山一片红的时代,快子路与升平路合并改称朝阳路,直到1982年拨乱反正恢复快子之名,当时煞有介事地在快子路的快字上面加个竹,于是快子路又变成了筷子路。2015年官方决定将沿用三十多年的“筷子”恢复为原来的“快子”,此举惹来了诸多争议,而在一众专家学者不知所谓的解释下,让市民更是“一头雾水”。
因为筷子的谐音,一直以来,佛山市民或多或少的认为此路有“早生贵子”之意,八十年代恢复路名后,此寓意更是深入民心,加上附近的莲花路,绕路一周成为本地人婚庆嫁娶时的必备项目,寓意连生贵子.....但随“快子”寓意的深入,因筷子而名的本意被淡忘,加上新旧用字的差异,导致后来出现到底是‘筷子’还是‘快子’的争论。
“筷子”的写法只是现代的产物,“筷”被写入字典之前正规的写法应为:快子。
除了粤语中还保留“箸筒”、“大箸(夹餸)”...等等,这个“箸”字在现代汉语中已很少出现,筷子已成为通常的说法和写法。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卷一,八:“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此俚俗可笑之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将箸称为“快”大概就源出于此,在明代尚属可笑之列,可见“快子”的说法在当时还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而“筷”字出于何时则无从稽考,就字义来说当在“快儿”之后,“筷”应是因“快儿”而发展出来的衍生字。“筷”作为民间俗字,沿用二百多年的《康熙字典》并没有将此字收入典中,直到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民国《中华大字典-未部》才加注了“筷”字:“箸也,见陆容菽园杂记”。故在清至民国时期的出版物中通常只会写“快子”而很少会写成“筷子”。而在1949年后的多次文字改革中到底是“快子”还是“筷子”均没有明确说明,直至1986年《汉语大字典》出版后,在补订《异体字表》中才查到说法:“筷”--“快”,可见,现代“筷子”和“快子”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鉴于《康熙字典》中并无“筷”字可查,所以可以肯定清代乃至民初“筷子”的正规写法为“快子”。1923年民国《佛山忠义乡志》中的“快子行”以及佛山“快子新街”的老街额就是例子,当然,这些“快子”指的是我们写法的“筷子”而非寓意“快生子”。
关于将‘筷子路’恢复为‘快子路’,有网友认为:“路牌是写给普罗大众而非文字研究者看的.....而筷子路的由来又恰好是当时附近多制造筷子的工场的话,那么个人还是倾向于筷子路更妥”
佛山佚名回应:
第一,吃饭用的筷子其本义就是“快子”,写成“快子”或“筷子”意思是一致的。“筷”只是一个衍生字,在“筷”写入字典之前,正规的写法就是“快子”,即使教科书和新华字典将“筷子”作为常用词使用,但并不意味着写成“快子”就等于错别字,就如时下许多衍生的网络用语被写入词典、字典一样,这并不说明这些新入字词,以往的都是错的。不但要认字,还要识字,这只是普罗大众的基础教育,非文字研究者的专利。
第二,城市街道就是一条条饱含着厚重历史的脉络,作为官方路名,应以尊重历史为依据,用时兴的、屁股指挥脑袋的思维随意改动,无疑于将历史连根拔起、一抹殆尽。快子路的“快子”因为吃饭的快(筷)子而衍生出婚庆必到的“快子”,有迹可寻、有故事可说,而作为街名路名将通用百年甚至可能是数百年的‘快子’改成现在通用写法的‘筷子’,这只是想当然,绝非应有的严谨态度,历史就是历史,不应以时兴的做法随意篡改,以尊重历史的态度恢复路名。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