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6 09:54
快闪是“快闪影片”或“快闪行动”的简称,是在国际流行的一种嬉皮行为,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简单地说就是许多人用网络或其它方式,在一个指定的地点,在明确指定的时间,出人意料的同时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它行为,然后迅速离开。“快闪行动”是一种单纯搞笑或是膜拜纪念等行为艺术,其主要的特点是无组织、有纪律、只有参与者而没有发起者。
快闪分为 “快闪行动”或 “快闪影片”。
“快闪行为”指比较多人相聚同一个地方做统一的舞蹈或者其他指定行动的短暂行为艺术,或以简单的拍摄来记载。
“快闪影片” 指以专业歌舞影视制作的影片,以影片在网络的传播效果为主,拍摄时难度较高,为达到影片效果会反复多次,流传度较广,常与公益或商业相结合传播。
1.出现过程
快闪族是于2000年最先在纽约出现,后来扩展至欧洲、亚洲等。
快闪族最早起源于2000年3月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当时一个名叫比尔的组织者召集了400余人,在纽约时代广场的玩具反斗城中,朝拜一条机械恐龙,5分钟后众人突然迅速离去,快闪族因此而闻名。
快闪族是都市时尚文化中的一种,是现代人在忙碌之余和世界开的一个善意的玩笑。他们当中的多数人表示,如果活动设计合理,自己将会主动参加。当然,也有些人因为担心造成误会,而采取保守的态度。
2003年8月,有人发起全港首个快闪行动,在指定日期时间到旺角一间电器店问店员有没有游戏机售卖(该店不卖游戏机),然后集体拍手叫好后各自离开。但到了行动当天,玩快闪的人只有发起者,一名十来岁的小孩而已。2003年8月22日,一群外籍人士突然在铜锣湾时代广场的麦当劳,集体举起纸巾并跳芭蕾舞,行动持续了一分钟,之后四散离开。该行动被称为全港首个成功的快闪行动。
假装买书:罗马是欧洲首个出现快闪族的地方。2011年7月24日,300人在10分钟内蜂拥至一家图书馆,向馆员查询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书,时间一到,他们一同拍手15秒后迅速散去。
扮青蛙跳:8月初多伦多首度出现“快闪族”活动。当晚6时半,数十名本地快闪族在央街与艾灵顿道交界处一商场外聚集,听到首领现场指示后,数十人便一起步入商场内的TOYSRUS玩具店,扮青蛙在店内跳来跳去。
张伞跳高:柏林的快闪族则于2011年7月30日首现,策划的男子在街头拿彩色雨伞,号令在场75人随意跳高、鼓掌或伸展双臂、转圈。8月1日傍晚6时过1分,德国柏林闹市区街头突然有40多个人一起使出手机,大喊“是啊是啊”,然后开始鼓掌。
家具店聚会:2011年8月7日晚,由一名40岁的伦敦人号召的英国“快闪族”在伦敦购物区出现,约200人首先按所属星座分类,到不同酒吧聚集,细阅叮嘱他们“别让旁人看到”的指示:“你要在18:30到达”13分钟后,快闪族到一间家具店,依批示用手机致电朋友和称赞店内家具。正当该店经理心头大喜时,群众迅速在他面前散去。
动作定格:2011年4月1日,愚人节,由厦门理工学院的李同学和张同学组织的“快闪”活动在厦门中山路开展,晚上8点,突然一声响亮的哨声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目光。只见百余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哨声处集合,他们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有的戴白色面具,有的套上了《让子弹飞》里那种麻匪面具,有的则是戴骷髅头面具。他们以吹哨人为基准,按长方形散开,瞬间定格成塑像姿势静止不动。
第一次行动:在第一次行动前,比尔向50个朋友发出电子邮件,邀请他们到曼哈顿下城的一家零售店碰头。但由于没有向官方透露活动的任何信息,外加有人向警方透露了消息,此次活动同时也吸引来了6名警察和1辆警车。因此,此次活动的举行并非成功。比尔在事后总结并被迫采取保密措施:要求参加者先在某一地点集合,然后再由组织者分发传单,说明目标的具体地点。
第二次行动:第二次行动的目标是梅西百货的曼哈顿旗舰店。此前,活动组织者仅通知何时在何地点碰头。在得到组织者的命令后,大约有200人涌入梅西的9楼家庭装潢用品,然后团团围着一块标价1万美元的地毯,七嘴八舌地对它评头品足。
一名参与活动的人随后向记者表示,“我们被告之我们共同居住在郊区的一个大而旧的五金商店内。我们向售货员表明我们希望购买一块称心如意的地毯”。在大约10多分钟之后,这群人突然四下散开消失,令店员们困惑不已。
第三次行动:参加者在纽约中央车站集合,然后开进凯悦大酒店,乘扶梯上夹层,然后在瞠目结舌的客人和服务员面前大声鼓掌15秒钟。
第四次行动:行动锁定时尚的索霍区的一家高档鞋店,参加者妆扮得像从邻近的马里兰州乡下乘大巴来纽约见世面的观光客。
第五次行动: 在2011年7月24日举行的行动,大批快闪暴走族来到曼哈顿上城西区的一家爱尔兰酒吧,在一台点歌机周围闲逛,并竭力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一位头一次参加的人焦急地低声向旁人打探:“你也是快闪暴走族吗”“嘘——”对方只是会意地点点头,眨了一下眼睛,神经质地轻笑一声。这时,一位“闪客计划”的组织者出现了,他悄悄地给大家分发指令条:集合地点——中央公园内与国家历史博物馆对面的小山包。傍晚7时18分,300多名到达指定地点的参与者准时而严格地按照指令条的要求,依次进行静默学鸟叫赞美大自然的行动。出发前,他们都在一个时区网站上对过表。
第六次活动:超过500名FLASH MOB成员在某大酒店聚集,扮着久别重逢,而后在大堂睡在地上几分钟,之后极速离开。在8月初举行的一次活动中,200多人在美国的一家书店内假装排队刷卡付款,然后突然一起鼓掌欢呼,令旁人瞠目结舌。
比尔事后表示,“第二次开始后的活动都非常成功”。他在接受CNN的采访时表示:“对有些人来说这只是好玩,有人则觉得这是社交,还有人觉得这是政治。我自己则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我喜欢看这么多不知从哪来的人聚集在一起。”
此后,快闪暴走族风潮通过互联网传播到英国伦敦,进而横扫欧洲大陆。意大利的罗马,奥地利的维也纳,德国的柏林都已出现快闪暴走族的身影。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活动为例,在参与者接收到电子邮件后,他们在蜂拥而入指定的书店,在短短十来分钟之内,书店的大厅里已涌入三百多名快闪暴走族。当指定的时间一到后,所有参与者大声鼓掌,时间没有超过15秒中。但当地路过的居民表示,“此次活动实在是超现实,看到这些,很难不去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此次活动的高潮时间不超过1分钟,2分钟之后,所有的快闪暴走族都已散去。等一切都恢复正常之后,留给书店工作人员的只有惊愕的气氛。
2011年7月30日,柏林,100人,在街头撑起彩色雨伞跳舞,然后闪去。2011年8月7日,伦敦,200人,群聚家具店一同称赞家具,然后闪去。
在罗马也曾有300多人同时涌进一家音乐书店,要求店员寻找并不存在的图书或作家。
同样,暴闪快走族风暴在8月开始袭卷亚洲各大城市。2011年8月22日晚上9时许,数十名外籍人士突然涌入香港铜锣湾的一家快餐店,一同高举卫生纸大跳芭蕾舞,并发出轻快的呼叫声,约一分钟后立即停止行动并火速四散,令在场的职员及顾客均错愕不已。台湾的“快闪暴走族”可谓是亚洲最为庞大的一个群体,当前台湾的网络上至少已经有5个“快闪暴走族”相关网站。其中成立于8月17日的“台湾快闪暴走族”是规模最大的,当前拥有400多位成员,参加者声称要“将快闪的理念推广全台”。8月27日下午2时许,该群体的成员在台中广三百货前,演出脱线无厘头的活动,集体面向广三广场大喊三声“火星来了”!然后迅速解散。
某一天,城市广场中 心突然围聚了一批70年代模样人士,约莫百来人,典型的Hiphop装扮;高举着手机,头仰望天,喃喃自语,一时间广场弥漫各种方言,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充斥耳边,煞是新奇。突然洪亮一声喊:“我们爱菠萝,正如广州爱时尚”,接二连三,此起彼伏,最后竟成了“大合喊”,这一过程整整持续了3分33秒有余;待喊声落毕,哗地一声巨响,人群飞快四处逃散,在场警察措手不及,阻拦不成,整个广场混乱非常。这是广州某大学三年级学生Topku发表的网上的一份假象行动,它完全符合快闪暴走族的标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突然出现,怪异的行动和突然的消失。不过。这只是快闪行动的一种方式,有这种类型的还有舞蹈和定格。
快闪是英文FlashMob的中文翻译,它最早起源于周星驰导演的著名电影《整蛊专家》和《少林足球》的搞笑片段中,国外第一次快闪行动是在2000年3月美国纽约的曼哈顿。人们仅仅知道它最初的组织者名叫比尔(Bill),他自诩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比尔为组织活动专门成立了一个叫“Mob Project(快闪计划)”小组。“快闪计划”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参加者应当了解一些人已接受了邀请。没有网站会对活动提供专门的信息,更不会在任何当地报纸上发布任何广告--他们只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进行邀请,同为虚拟世界的朋友,几乎没有人在现实生活中会相互熟知。
比尔在第一封致网友的信中就说到,“因为是我的主意所以我写的这封信,但这并不能表明我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在我个人看来,在发动电子邮件之前就策划好活动的人就可以担当活动的组织者。活动应当由那些了解活动内容的人来组织”。
对于“快闪”活动,有专家认为,采用这样行为艺术形式的人可能具有比较强烈的“冒险心理”,敢于尝试,锻炼自己的胆量、勇气,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使自己不再内向,更加自信。为自己解压,也给周围的人送去欢乐。这种行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损及他人,同时要注意安全。
在现代社会人们内心的交流减少背景下,“快闪族”的出现,可以从三个角度看待。首先,从表面看是通过“无厘头”的游戏在公众面前表现自我,锻炼自己的勇气和胆量;第二,就是缓解生活中的压力;第三,现代社会年轻人会常感觉到“无价值感,无意义感”,即没有生机地活着。年轻人精力充沛,但很多时候无处消耗,快闪运动提供了平台,宣泄青春情绪,于是风行起来。人生下来就有展现自我的意识,婴儿的大哭也是一种需要引起周围人的注意,需要得到周围人的“回应”。快闪族强烈地希望通过刺激,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进而“影响周围人”,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能“回归”社会,做一些既是个人兴趣爱好又对社会公益事业有好处的事情,比如涂鸦、街舞等和街头表演结合,所以能被更多的年轻人和大众接受,并且参与进来,但绝对是以不违法为前提的娱乐活动,且不参与政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