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3-25 18:40
1、《怀尧访谈录》是国内首档个人媒体品牌,深度对话文化领域最具代表性人物。
吴怀尧,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
1984年生于湖北,师从现代汉语词典。
得知《怀尧访谈录》出版,比自己出书还高兴,我与朱大可先生都为此书写了推荐语。不是因为书中有关乎我们的访谈,而是出于对一个新青年的激赏。这个因不满教育体制而退学的高中生,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谦逊与勤勉,竟然仰仗着一个博客,做成了两档万众瞩目的文化品牌,并由此在数百家媒体中脱颖而出,影响着愈来愈广大的人群。据美国友人透露,吴怀尧极有可能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看来,吴怀尧、韩寒的路子是对的,要不怎么叫英雄不走寻常路呢? ——著名文化批评家何三坡
我曾见过一个数据,某招聘网对7000名都市职场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居然有高达7成的人愿意当记者。虽然另一组数据显示,有高达24%的记者生活十分悲惨,仍然不能阻挡这么多的人对记者职业的向往。要详察这个现象的深层心理原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猜测这些都市职场人很可能是把记者想象成了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记者很可能只是意味着一份舒适的工作,而对记者应该具有的职业精神却知之甚少。
既然这么多人想当记者,他们为什么不去做记者呢?
首要的问题当然是工作机会,哪里有那么多媒体来提供这么多的记者工作岗位。在街上随便找个人做调查,他肯定晓得记者都是在媒体上班的人。记者真的必须在媒体上班吗?在此之前,我也认为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没有新闻机构,就没有记者。
然而,一个令人惊奇的声音在说不,他说记者不一定要在媒体上班。不在媒体上班的记者是什么样的记者呢?是独立记者,是不依附任何新闻机构的记者,他将匹马单枪地奔向新闻现场,发布他自己采写的、未被审查歪曲的新闻报道。
说这话的是吴怀尧,一个典型80后新青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创制人。我当然认识他,我与他曾在同一家报纸共事,我一直认为他是天生的记者。当他给我描述独立记者的构想时,整个人都是神采飞扬的,很有感染力,让我立刻感到了我自己属于正在无情地老去那一代人,我立刻听明白了,他描述的其实是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
独立记者这样的构想,是伟大的互联网催生的新事物。吴怀尧将充分利用自己的网页,让人们都已熟悉的博客发挥媒体的功能。在此之前,博客几乎都是私人的菜园,吴怀尧敏锐地发现了博客介入公共领域的广阔前景。他把自己的这款媒体称为《怀尧访谈录》,看起来像一个传统媒体中的板块品牌。
《怀尧访谈录》只不过是互联网上的一个小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被海量的信息淹没的情形,然而且慢下结论,如果互联网上有三百个这样的小点呢?
我突然想起类似谷歌的“云”构想一样的东西,如果这些小点自动组合起来,形成“云团”效应,那么这些年轻人就有可能催生一场媒体风暴,我个人非常乐意看到由吴怀尧开始尝试的这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有力的民间声音,释放出青年的活力。——著名作家张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