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

更新时间:2024-07-03 20:16

怙恶不悛(hù è bù quā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

成语出处

成语典源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最早出处

元·脱脱宋史·王化基传》:“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怙恶不悛”。

成语故事

公元前723年,十四岁的寤生继任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过了三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庄公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结成联盟。

不料,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不愿与郑国结盟。他的弟弟五父仗义劝谏说:”对邻国亲近、仁爱和友善。是立国的根本。您应该考虑到这些,答应郑国的要求。”

但是,桓公听不进五父的话,反驳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它们才是我们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有什么作为,能把我们陈国怎样!”

庄公得知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勃然大怒.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公元前717年,他率领大军攻伐陈国。桓公仓促率军应战,结果大败。后来,史学家对上面这段历史发表评论说:“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别人是挽救不了的。

成语寓意

俗语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心灵,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就会跃进犯罪的泥坑,成为一个可耻的“大恶”。成语告诉人们,如果作恶开始,就遏制住其发展势头,则不至于罪恶累累,如果坚持作恶,则会祸及四野,恶名昭著。

成语运用

“怙恶不悛”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明·施耐庵《水浒传》:“如将士怙终不悛,尔等军民……速当兴举大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八二回:“岂得怙恶不悛,又率领群仙布此恶阵。”

清·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二回:“野蛮政府,怙恶不悛,偏要和我们为难,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

近代·黄远庸《陆总理演说后之政界》:“今如诸君约,苟能痛改前非,以国家为前提,则宽其既往……如仍怙过不悛,则王麟辈一介武夫,为国家起见,惟知以武力判断。”

近代·章炳麟《宣言书》:“必若怙恶不悛,任用狼虎,则义师所指,固当无坚不摧。”

近代·蔡东藩《清史演义》:“倘有愚民助纣为虐,怙恶不悛,天兵所到,必予诛夷,凛之慎之!檄到如律令。”

成语辨析

长恶不悛—怙恶不悛

“长恶不悛”与“怙恶不悛”意义相近,两者都有长期作恶的含义;区别在于“长恶不悛”的“长”是过去的积累,指的是长期作恶,不肯悔改;“怙恶不悛”的“怙”指的是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