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14:42
思想解放是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鸦片战争
1840年鸦片战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也迫使中国与西方产生交流,为了救亡图存,地主阶级开始“睁眼看世界”,并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器物的制造强国御侮。这一时期涌现了魏源、严复、林则徐以及爱新觉罗·奕䜣等大量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等口号。传统华夷思想的逐渐变化,放弃文化自大主义,采取开放主义文化观,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开端,更因此引发了社会的变革。
儒家思想的改造
19世纪末通过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即把西方有关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相结合,民族资产阶级为维新变法寻找新的理论基础,极大地改变和扩展了人们的认知,因此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觉醒、大解放。维新派资产阶级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作为新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代表极大程度地冲击了封建旧制度、旧思想和旧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上层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给封建地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这是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思想的变革引起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是中国近代思想潮流第二阶段的初期。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的胜利,使得封建帝制在中国两千年的统治结束了,一些封建观念,如“君权神授”、“受命于天”等被打破。但是,袁世凯倒行逆施、宋教仁被暗杀、张勋复辟、签署卖国二十一条和巴黎和会屈辱外交均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的几年中,历史丑剧不断上演,这样的“民主共和”表明直接在形式上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实践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改革与文化背景、民族素质、思想观念有着重要联系,因此以陈独秀、鲁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层面上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
近现代历史上中外思想潮流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变革,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西方社会思潮经历以人文、人权和自由民主为主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而近现代中国思潮有着明显的西学东渐和结合本国国情的特点,经历多次革新,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良好局面。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研究中外近现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对个人实践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有着现实且重要的指导意义。